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初学者来说,如何才能轻松的学好一门外语?唯一的答案就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就要使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英语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运用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养成一个自己的求知欲是一个求学者的求学前提,养成一个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成熟求学者的标志,只有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面,理清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不断创新,引领学生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走向今后求知的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怎样培养?本人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犹如一把宝剑消铁如泥,然而养成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要求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好习惯可以带动自己向好的方面发展,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服务。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的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从小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在此借助以下观点来介绍一下自己从教多年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往往对它都较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可惜的是渐渐地有些学生“掉队”了。许多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甚至放弃了对这门功课的学习。仔细分析以上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治本的方法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于人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一个人如果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必然终身受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如果学生在这几方面养成了良好习惯,则会在学书、做人等方面受益终生,反之,也将深受其害。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启发诱导、严格要求,检查矫正,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形成一种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动力定式。一、纵观教材书写提示,学生书写逐步提升我们将小学阶段的教材和教参关于书写的教学目标通读之后,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他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作出的反应。就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说,道德认识或知识是前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两个内在的条件和力量,道德信念是核心和主导,这些因素都以道德实践活动为基础并由道德实践联系和统一起来;学生通过道德实践中的反复行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意志和信念,从而养成更高一级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学习,本是学生自己的事。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有自主的精神,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只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才会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才会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这里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因为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完全的自主,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开阔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10.
“三疑”问题导学课堂模式主要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想问、敢问、会问,从而达到想学、会学、学好,真正感悟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之口。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方面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方法,具有培养自学与思考能力的优点,是解决当前临床技能教学内在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性学习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认真对待错误,时刻检省自身学习态度,并通过不断重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写字教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成绩好坏与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现在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实在令人堪忧,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作业书写潦草等。形成学生不良习惯的因素是多方面,有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社会的影响,有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在书法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书法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谈几点心得体会。一、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做事习惯记得刚开始给小学生上书法课,我最头疼的不是他们不会写字,而是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的"意外事故",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总是  相似文献   

15.
张亚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59-159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一二年级汉语拼音教学要求是,要使学生学会声母、韵母、声调、拼音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运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注音读物。并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拼音工具,就能打开学习语文的大门,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好汉语拼音至关重要怎样教学汉语拼音,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语文课改对阅读教学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走进孩子的生活中来呢?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注重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与个性的发展,并将成长的过程置于广阔的现实社会背景之中,教育引导未来一代的精神生命尽可能不受挫折地成长.我校把“儿童文学 学生的精神家园”作为校本课程,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以实际行动营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指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疑难,分辨是非,理解情意,获得知识,使学生逐步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看书、读报的能力并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它凝聚着几千年来累积下的民族力量,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奇迹。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书法也在不断进步,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积极作用。书法教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小学正是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书法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对于今后他们的自我修养、培养人的各种优良品质和宣扬爱国主义思想、继承传统文化等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