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宗教文化》2023,(2):88-88
梁景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239千字本书从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以明清以来华北地区曾经广为流布的民间教派为研究主题,以寺庙与相关人物为基本线索,根据长期田野调查和访谈,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厘清了早期黄天道历史中的若干疑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全庙”与“孤庙”、“三普”与“五祖”等概念体系和分析思路,究明了黄天道之“黄会”与“明会”、“明会”与东大乘教以及还源教等教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3-25日,由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宗教极端主义研究》课题组、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联合主办,国家  相似文献   

3.
张宪 《现代哲学》2003,25(3):42-50
本文以解放神学为例考察了基督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性,对中国基督宗教的处境化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武汉是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信教人数众多。主要有佛教归元寺、道教长春观、伊斯兰教民权路清真寺、天主教上海路天主教堂(汉口圣若瑟堂)、基督教荣光堂等。  相似文献   

5.
历史意识与"历史的公用"--哈贝马斯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行福 《学海》2004,(6):12-18
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犯罪行的真诚忏悔,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人类道德意识发展和历史反思的重要成就。哈贝马斯作为批判理论的当代代表,在历史意识的转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以历史意识和“历史的公用”两个问题为主线来研究他的历史哲学。哈贝马斯强调历史意识不仅应该具有反思的批判维度,而且应该有公共的政治启蒙维度。因此,只有从后传统的交往理性的规范前提出发,反思民族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培育后传统的历史意识与“宪法爱国主义”,才能实现史学的“公用”。  相似文献   

6.
陇南的道教和民间宗教碑碣文献中,有不少值得重视的材料,不仅在道教史方面有一定意义,有的在地方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艺术史以至神话传说和民俗史的研究方面都具有一定价值。本文结合陇南石刻文献,对陇南有的道教神灵作了梳理与探究,也附带论及今天看来不在道教神灵系列之中的民间宗教神灵。认为道观同礼仪性、纪念性祠堂,应有明确区分。道教应该结合宗教改革完善道教教义、教规,以期在社会和谐发展和文化建设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巴比伦人的宗教节日--"新年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在古代美索布达米亚的公共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美索布达米亚不仅有全国性的神,而且每个城市又有自己的守护神。上至国王,下至奴隶,人人都要受到神的意志的支配。与此相适应的是美索布达米亚的多神教的宗教观念。宗教仪式作为人们宗教观念的表现形式,也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日常生活中占  相似文献   

8.
陈坚 《宗教学研究》2005,46(3):91-97
谈"善"论"恶"是宗教中的永恒话题,但宗教中的"善恶"并非仅仅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恶,而是包括宗教修持意义上的"善恶".一般而言,"善"是有助于宗教修持的,但是贝施特和智顗却分别站在犹太教和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立场揭示了"恶"对于宗教修持的积极作用,阐明了"恶"的宗教价值,尽管他们所说的"恶"的内涵不同.其中贝施特主张"恶"中分有"善"的神性,通过"恶"可以回归上帝;智顗主张"恶"中本具"善"的"实相",通过观"恶"的"烦恼心"可以达到解脱.可以说,在"恶"的宗教价值这个问题上,贝施特和智顗进行了一次跨宗教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道教与民间宗教资料的认知与编撰"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2-23日北京洋桥大厦顺利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出席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际存在有“三清仙境”信仰、“三宝神君”信仰、“三洞真经”信仰与“三清尊神”信仰等几种不同的信仰形态与内容。因其皆与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等名号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可称为广义的“三清”信仰。这种信仰的具体形态与内容,在历史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先后相续,几经演变,最后才定型成为“三清尊神”信仰,成为宋明以来道教各派奉祀的最高尊神。本文试就道教“三清”信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及其宗教内涵作一学术性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河南王屋山区,民众基于对道教神仙的信仰建立了香会组织,每遇生活难题,他们便降神迎神,通过神灵附体的方式与"神仙"沟通交流.在这种活动中,个体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支持,这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香会组织在当地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史中,两家经常借用对方的名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产生了很多话语歧义。一般认为,法轮功邪教是抄袭盗用了佛教的“法轮”名词,笔者通过考证,发现“法轮功”邪教盗用的是道教经典中的“法轮”。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会首门泛滥成灾,它们大量盗用道教与佛教的教义和修持方法,李洪志从民间宗教、会道门那里学来一些东西,经过胡乱拼泰,编出了一套“法轮功”的歪理邪说。  相似文献   

13.
云龙是云南省历史悠久的重要产盐地。云龙山地白族的盐井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与该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拓发展息息相关,也在当地白族宗教文化的建构中打下了烙印。探讨云龙山地白族的盐井宗教民俗及其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映证云龙盐井生产的历史,而且可以映证云龙山地白族宗教文化的特性。白族的盐井宗教民俗文化是云龙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云龙山地白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周慧 《现代哲学》2006,(2):59-65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的三对矛盾:“经验-先验”、“我思-未思”、“本源的隐退-回归”。围绕着“陈述”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福柯为此所做的努力,即打通共时与历时之隔,经验与先验之分,实现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联姻。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自律的话语理论的症结所在,认为福柯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跳出“有限性解析”的窠臼。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在普通民众生活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广泛的影响力,具有文化传承的强大惯性。本文从民间信仰的概念、现状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就民间信仰研究和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做了一些思考,认为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和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都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药之“毒”由来已久,从食物中脱离的“毒药”与早期医学建立联系,随后在《黄帝内经》中形成中药之“毒”的理论框架,历经两千多年临床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一个具有辩证逻辑的中药之“毒”理论体系最终得以呈现,在近现代科学思想影响下,中药之“毒”概念又有了新的突破。中药之“毒”概念的变迁史,也是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关系史,在变迁历程中体现的直观性、模糊性、稳定性以及融合性四大特征有助于科学认识中药之“毒”,进而得出中药安全性研究应合乎中医自身特色,为解决当下中药安全性争议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孔德的实证哲学与他所倡导的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广为人知,但从宗教学的角度看,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他对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的宗教的设想以及他对宗教功能的论述。孔德认为宗教过去一直都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在未来社会还要靠宗教来维持社会秩序,但是一种新宗教.即建立一个将人的情感、人本主义宗教化的“人性宗教”  相似文献   

18.
19.
20.
David Chidester 《Religion》2013,43(2):141-159
This essay focuses upon a single object, a shipwrecked anchor that was washed ashore on the eastern Cape coast of southern Afric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an travellers, missionaries, and magistrates cited this anchor as evidence of religion among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region.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however, this same anchor was being used by metropolitan theorists as a classic piece of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religion. By recounting the strange story of this anchor, I hope to recover a history (or prehistory) of the study of religion in three phases—frontier, imperial and apartheid—that have defined the practice of comparative religion from a southern African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