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禄认为犹太法律和人类良心都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更不能帮助人与天主和好,只有基督内的新人是保禄心中的完美人格形象。保禄在《罗马书》12-16章还对基督徒做出了具体的伦理训导。他以天主的慈悲劝勉基督徒:在基督内过新的生活方式、在教会中要平等互助;在国家中服从世俗政权;同时呼吁教徒以爱的伦理为核心,信仰坚固的人要帮助信仰软弱的人。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刘小枫等学者提出汉语神学的概念与思路以来,汉语神学日益在华人学术界与基督教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刘小枫认为,"对汉语基督神学的发展而言,要考虑的问题首要是自身与理想形态的基督神学的垂直关系,即汉语思想之语文经验如何承纳、言述基督事件和反省基督认信."①但在拥有深厚传统的希腊语神学、拉丁语神学、德语神学等西语神学面前,汉语神学目前仍然十分单薄,不可避免地受到西语神学的强烈影响."鉴于基督神学是西方的神学,西方基督神学就取得了权威解释的地位,从而汉语思维者如若进人基督神学,则只能通过西语神学.这样一条诠释进路将使汉语神学永远是西语神学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蒂蓓  王芃 《天风》2003,(3):30-31
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几乎没有例外,都不是先被一套套教义所说服而归向基督的。我们都是首先受到了爱的感动,爱的激励。他们首先感受到基督爱人们的那种爱。他们被世界上最高、最美、最好的爱所感动,意识到自己有亏欠,是罪人,因而甘愿放弃一切接受基督。我们不是首先用脑袋去把教义一条条搞通的。我们首先是在感情深处,在心灵深处,为基督的爱所吸引,所融化,因而五体投地地归服于基督,投诚于基督。  相似文献   

4.
彭安平 《天风》2006,(1):4-5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相似文献   

5.
金徽 《天风》2003,(10):21-21
《天风》编辑部: 基督教、基督教会、基督徒都是将基督放在前面,显明我们是属基督的,基督是我们救主。在主内,基督是我们共同的姓,基督徒是我们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论复活     
基督从死者中实在复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因为死亡既因一人而来,死者的复活也因一人而来;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不过各人要依照自己的次第:首先是作初果的基督,然后是在基督再来时属于基督的人,再后才是结局;那时,基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从今以后,不再按人的看法认识谁了;纵使我们曾按人的看法认识过基督,但如今不再这样认识他了。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这一切都是出于天主,他曾借基督使我们与他自己和好,并将这和好的职务赐给  相似文献   

8.
钱耀君 《天风》2007,(22):16-17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造的人,一切都是因为基督的恩典,是基督十字架上的代赎恢复了人与神和好,是基督复活的生命改变了人的旧生命……  相似文献   

9.
国家的法律与教会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体,国家的法律是社会法,是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纪律。它是反映人们意识的、经立法机关通过的、由国家强制机关保障实施的法律。国家的法律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教会法是为了维护传播基督福音和救世工程,围绕教会的圣事活动,用来规范礼仪生活。  相似文献   

10.
吴恩平 《天风》2011,(2):5-6
使徒保罗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在这冬去春来、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在神的恩典中彼此激励,用主的话语互相劝勉,共同追求在基督里做一个新造的人。  相似文献   

11.
“给,都给,全部都给。”这正是基督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但那时做了,现在还在做“全部都给”的工作。他给我们的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法律式的缚束,而给我们的是他的爱。 基督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泉源。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师保一圣神在不断地呼唤,引领我们去接受拥有此泉。此泉使我们能够战胜并且拥有一切的以及无所不能的法宝。谁若拥有并已会用此法宝,他将会拥有所有的一切。 这是因为:基督的爱是一种催生生命的伟大力量,它能催生出人的真正幸福与快乐。倘若你真的拥有并善用了它,你就会体验到生命的存在;你若拥有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1世纪基督宗教两种发展可能作了分析。一是认为基督宗教将走向衰落;二是认为基督宗教将会在21世纪得到复兴。这两种看似相互矛盾的趋势正反映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本文对这两种趋势的种种迹象、表现形式及其原因逐一作了分析。总之,基督宗教在新的世纪中将会面临各种挑战,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基督宗教仍具有应付各种挑战的能力,并且会顺应形势朝着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11)
正"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经文:约4:23-24;林后5:14-17在犹太人的大背景里,思想这两段经文,意义显得更为重要。耶稣在《约翰福音》4章23节至24节中所教导的话语,显然是对那个撒玛利亚妇人而言的。耶稣对她纠错式和指引性的教导,使她的心意转向基督,并成为撒玛利亚城首位传扬和见证耶稣是基督的人,  相似文献   

14.
司铎是教会的公开代表,并且有时更是基督,这个教会主人的代表。“代表”这一专有名词需要进一步的澄清。因为通常情况下,它仅仅只被用来指代代替别人的人。然而从神学上来讲,代表不是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机体上的概念。司铎被设定肖似基督,这样基督能把他当作工具,在他内工作。作为基督的奥体教会不是让她的司铎们在不同的地方祈祷或是敬礼,而是使其成为这一奥体的各个器官机体,  相似文献   

15.
<正>基督的教会是一:基督在中国的教会是一。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充分的理由,任何造成教会分裂的行为都不过是人出自私心的借口以及人的罪性和软弱的记号,不符合上帝的心意,是对基督身体的撕裂。主耶稣基督在离开世界前,曾特地为教会的合一祈求,这个祈求显明了父上帝和基督对教会的心意。主耶稣这样祷告说:"我  相似文献   

16.
<正>亚伯拉罕在圣经中居有特殊的地位,以色列人的祖先是从亚伯拉罕开始的,真以色列人也是以亚伯拉罕作为其祖先。他的信心踪迹也是一切跟从基督之人的榜样。从灵性层面讲每一位信从主耶稣基督的人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既然是其子孙,我们理当熟悉先祖亚伯拉罕的信心举动。今天我们以一位跳高运动员的动作来形容亚伯拉罕的信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7.
心中有了主     
今晚,学圣经,看到马尔谷福音第二章18-22节,主耶稣基督又给我们说:“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囊里的,不然,酒涨破了皮囊,酒和皮囊都丧失了,而是新酒装在新皮囊里”。(谷二·22)主的话语,真是感人肺腑,使我臣服。 主耶稣以新酒与新囊为例,强调了,他的真理是新的,是爱的法律,是宽恕,只有那些赋有弹性和伸缩性的心,才能承当和接受他的真理,那些  相似文献   

18.
德日进宇宙进化思想是基督信仰与现代科学对话的产物,20世纪中叶得到各界的重视。其中"宇宙性基督"(The Cosmic Christ)在其演化论神学和基督教灵修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其神学的重要概念。本文对德日进"宇宙性基督"的特点和意义、圣经依据及其与教会传统神学的关联进行探讨,指出宇宙性基督并非泛神论,它提供了探讨基督论的"自内而外"的模式,它是对传统基督神人二性探讨的延续,它指出基督论虽然和救恩论不可分离,但是更要从创造论的角度来理解,同时它也为宗教和科学、基督教和现代社会对话提供了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3)
正教会行政管理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着实现基督的爱《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第九条指出:"中国教会要在爱中建立自己,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此条款内容来自圣经,它与新约《以弗所书》4章1节至16节完全契合,为中国教会的行政管理提供了属灵的前提和依据。我就结合这段内容以及相关牧养和管理教会的经验,来谈谈在教会行政管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教会行政管理要在基督的爱中。我们都知道,上帝就是爱。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基督宗教将向何处去,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基督宗教将走向衰落,另有人认为基督宗教将得到复兴。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 基督宗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的确有衰落的趋势。这与社会的世俗化有直接关系。所谓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也就是指社会愈来愈理性化,宗教对它的影响日益缩小,宗教成为个人的私事。从20世纪的基督宗教的发展来看,尤其是二战以来,西方基督宗教的世俗化似乎大有势不可挡的趋势。一是表现在人们对基督宗教态度冷漠。二是反映在信徒人数的流失,主要表现在西方的主流基督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