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蒋林海孙中山先生(1866年-1925年),原名孙文,字逸仙,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近代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是革命救国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一生。他的思想和事业是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宝贵的...  相似文献   

2.
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博学多识、颇具文采。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常常睿语飞扬、语出惊人,就是因为他的妙语连珠,化解了好多困境和难题。1918年至1919年,正是孙中山革命最困难的时期,尤其是经费常常无法保障。此时,孙中山在上海深居简出,思索革命前途,奋笔著书。各地的革命者因经费问题时常来信,原湘西护国军司令罗剑仇因生活困难,写信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新探蒋兆年孙中山在他光辉的革命的一生中,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精华与杂质并存,如何正确评价,学术...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本文对孙中山的革命缘由、革命表现和革命精神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革命思想,也有助于拓展辛亥革命的相关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5.
王静  霍涌泉  宋佩佩  张心怡  杨双娇  柏洋 《心理学报》2019,51(11):1281-1290
心理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 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思想在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做了较多研究, 而从心理学视角的探索还较少。孙中山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对社会政治的巨大作用, 强调心理建设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心理建设在他的革命与建国方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命题, 强调了科学认知的艰难和重要性, 体现了孙中山独特的知行观。突出了心理建设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引领作用, 主张心理建设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相联系。在当今时代中, 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依旧熠熠生辉, 他的奋斗精神、思路与方法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不仅由于完成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的政治革命而革新了中国的政治结构, 而且也由于把近代哲学的革命推进到顶峰而重建了国人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领袖,而且是革新传统观念的旗手、战士和思想家。他运用近代伟大的进化观念考察了宇宙演化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描绘了建立近代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基本道路;他以近代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的革命历程为背景参照,一反数千年来中国文化所崇奉的“知易行难”的传统路数,力倡了以“知难行易”为基本特征的近代科学理性精神;他从中国文化伦理精神和…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近代哲学史》应分为三编。为什么分三编?从整个中国近代哲学革命进程来考察:由龚、魏到早期改良派,是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准备阶段,是为第一编;从戊戌变法康、梁开始到辛亥革命孙中山是进化论盛行阶段,为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第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在他救国救民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很早就体会到宗教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政治所不能及者,倘得宗教以抉之,则民德自臻上理,人民愈相亲睦(见孙中山:《宗教与政治》)。至于佛教问题在中国,孙中山认为,除了宗教上的意义外,还与民族、外交、国防等许多方面的工作有关,又是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不能绕行的隘口。因此,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答复佛教会申请立案的信中,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在申请立案呈文中提出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  相似文献   

9.
略论孙中山的读书生涯沈道初孙中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称他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往人们只知道他是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而对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学者,知之不多。其实,孙中山一生勤奋读书,与革命关系十分密切,也很有启发,理应加以重视和研究。他为何如此博览群...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学说与儒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中国优良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重视继承、弘扬,其中儒家学说中有不少观点就是他所乐道的。 一 继承与吸收,无论是对一个思想家、一个学派的形成发展,还是对一个民族(或国家)具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的新思想新文化的创立,都是不可少的,从近代中国来看,有成就的思想家大都重视继承和吸收,只不过其侧重点不同。孙中山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人。 孙中山的理论、学说,是在“新旧潮流相冲突”中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的。他认为中西文化各有其特点、短长,“各有各的文明”(《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立足于这一点,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需要出发,他说:“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学问也。凡一切学术,有可以助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余皆用以研究之原料,而组成余之‘革命学’也。”(《与邵元冲的谈话》)“一切学术”,当然包括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让我们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重建是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任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的得失进行了持续的反思,愈益清醒地认识到道德重建对于革命的重要价值。围绕着国民道德的革命与革命者的道德这两个方面,孙中山阐发了诸如人格救国、替众人服务、为主义奋斗以及为主义牺牲等道德主张。这些道德思想为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引导,其合理的内容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然而,囿于历史的与阶级的局限,孙中山的诸多道德主张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问题,但并未能对道德的本质与道德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认识与探究,故未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沿着孙中山一生的足迹,探索宗教文化对其思想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时代.他受洗入教,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在革命生涯的开创时期.基督教精神成为推动其革命的动力之一。迈向不惑之年的孙中山,自愿礼拜民间宗教偶像,发誓遵守洪门帮规,其主旨在于发展革命势力。民国初创时期,孙中山作为民主共和制度的缔造者.努力谋求各种宗教势力的支持,表现出近代民主政治家的风鉴。在其晚年思想的飞跃中,孙中山的宗教观也日臻成熟达观。其一.科学比宗教优越。其二.政治的主义比宗教的主义切实。其三,宗教之仁在于,以心感化民众,为灵魂谋幸福,健全国民人格,培养国家之基。晚年的孙中山力图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他呼吁:“本基督救世之苦心.行孔子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美意。”  相似文献   

13.
唐若玲 《天风》2012,(8):28-29,41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宋耀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传奇在于他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受过西方正规神学教育的传教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忠于传教事业的同时,"隐传革命之道",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引导其子女信仰上帝的同时,还教育他们要胸怀大志,做一个对祖国、民族有用的人,成就了显赫的宋氏家族。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反映在他的著述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广泛及时地引用自然科学理论,作为哲学观点的论据,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宣传、阐述革命的思想、主张。这一特点在《孙文学说》里显得十分突出。 人们习惯敬仰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而对于作为科学家的孙中山,人们往往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在继承孙中山的思想遗产时,由于对他的自然科学理论,没有做到认真地对待,深入地探讨,因而对孙中山的哲学思想的研究,产生了歧义。  相似文献   

15.
审慎的历史思辨──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莫永明孙中山既是时代的象征,又是一位超越时代、永垂后世的伟人。他的名字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连在一起,在1911年以后风云变幻的八十多年岁月里,成为几代人不断记叙、反复探研的重要课题。其间问世的众多著述反映了不同...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吸取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进化论哲学思想,即宇宙进化论、生物进化论和历史进化论。他的进化论哲学思想超越了西方进化论,将进化论运用到历史和认知领域,提出了“突驾说”和进化认识论,因此孙中山的进化论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新论蒋兆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伦理思想,是他的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没有专门写过系统的伦理学专著。但在他的各种讲演和论著中,几乎对伦理学上的主要问题都阐发了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早年接受西医教育,从事医生职业,弃医从政后,又致力于医疗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先生所处的时代与接受的西医教育、济世救人的行医生涯中所体现出的医术与医德、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远见卓识以及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都与中国近代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1897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曾与政治家犬养毅有过这样一次交谈。犬养毅问:"孙先生,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革命——把清政府推翻。"孙中山回答。犬养毅问:"除革命之外,你最喜欢什么?"孙中山顿了片刻,用英语答道:"Woman(女人)。"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初,地处僻隅的五台县,有多达二十一人被选派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创立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他们都为山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省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革命活动,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