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6,(10):71-73
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四川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26~2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国际美学协会的20余位理事和国内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会议的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并形成共识:今日全球美学面临着“文化间性”转向的问题,以往的理论家们是从东往西、由南往北看,而今的美学研究则逐渐展现出东方、南方过去和现在是如何看西方和北方。1.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海因斯·佩茨沃德在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文化间性”的主旨,强调起源于…  相似文献   

2.
论道教美学的“至善-至美”观点潘显一古罗马神学美学家普洛丁(Plotinus,205-270)认为,“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心灵由理性而美,其它各种事物——例如行动与事业,之所以美,都是由于心灵在那些事物上印上它自己的形式。”①几乎...  相似文献   

3.
何谓真理?     
在早期基督宗教哲学中存在有两种对立的真理观。一种以奥古斯丁为代表,主张“真理即是存在”。另一种以波爱修为代表,主张“真理并非存在”。阿奎那既反对奥古斯丁的也反对波爱修的真理观,主张真理乃事物或存在与理智的符合或一致。阿奎那之所以反对奥古斯丁的真理观,乃是:勾了强调真理与事物或存在的差异性,更好地阐述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他之所以反对波爱修的真理观,乃是为了强调真理与事物或存在的同一性,强调真理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认知方式现代化的思考陈爱华我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在此氛围中形成的认知方式具有情理的特征。重感通、直观和类推。在运作过程中,注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注重从事物的整体和联系中把握其规定性;较注重经验与实用。这些优点又蕴涵了它自身的缺陷,如重情理感通而鄙视实证分析;重整体直观而轻理性探索;重实用经验,忽视理论升华。与情理认知方式形成鲜明对照的古希腊文化则注重探索自然规律,发展科学技术,其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方试都统一于理性。在运作过程中显示的特征是:求索性、实证性、理论性与系统性。情理认知方式应吸取理性认知方式中的合理因素,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充、深化和重组,从而实现认知方式的现代化。首先,将情理感通完善化。对原有的“情”和理的内涵加以扩充,将人伦之情与理性之情相融合,将伦理之“理”与理性之“理”相容并蓄。既要进一步探索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又要积极探索自然、社会、思维的规律性,注意人一社会一自然这一超大系统协调运转。其次,情理直观的分析化。在情理直观中引进分析和理论论证的机制。通过对事物内在结构的观察,进而通过分析、抽象、归纳和理性升华,达到对事物的全面、真实、精确的认识。再者,类推进的理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它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反对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在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下,跨文化心理学开始摆脱“欧美中心主义”偏见,出现了普遍性研究策略和特殊性研究策略相结合、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相结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殷波 《管子学刊》2007,(1):72-75
在知识学、美学、伦理学分科的学术背景下解读庄子思想,庄子以“道”为指归,批判现实人生中的知识、伦理因素,追求与“道”相融通的境界,向自身、向固有存在结构复归,具有美学内涵。“天地大美”作为其唯一肯定的通达于“道”的中介,在于使世界以其本来面目自然呈现,具有“美”的本体意义,成为体现庄子思想美学内涵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7.
二千多年来孟子一直被视为“迂阔”的典型,历史的偏见至今未得到彻底的厘清。其实孟子是位坚定的现实主义者,其学术的基调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其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强调实事求是。孟子反对脱离实际、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社会经济政策;主张道德源于生活,摈弃与生活严重脱节的虚骄的道德言行;坚持条件论,强调事物存在的现实性,强调人能有所为,但不能无所不为。孟子的条件论为其思想的务实精神,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芳恒 《哲学动态》2003,6(9):33-36
儒家和墨家对待宗教对象的态度 ,似乎是矛盾的 :儒家重丧祭之礼 ,但并不相信鬼神真存在 ;墨家强调“天志”、“明鬼” ,但又极力反对厚葬。其实两者的态度并不矛盾 ,因为儒家的丧祭之礼 ,只是“诗”的表达 ,它给予人的是“诗”的境界 ;墨家宗教制裁的目的是“神道设教” ,主要用来监督人们实行兼爱 ,所以墨家对待宗教的态度也是“诗”的。一 儒家的丧祭之礼 :诗的表达冯友兰指出 ,过去的事物虽然是“归” ,是“鬼” ,但过去的事物并非无有。过去的事物不仅无有 ,而且与现在有关联 ,即所谓“鬼能作祟”。人们祭祀的目的 ,就在于加强过去与现…  相似文献   

9.
"智者不惑"的道德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者不惑"是先秦儒家尊崇的君子三大德行之一."智者"之所以"不惑",并非仅仅因为具备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能力而能知物识理,而是更多地指具备人事活动领域的道德理性而能明善祛恶,它主要体现为:明是非、辨善恶,贵知己、善识人,知当务、识时势.正因为对明善祛恶之智的强调,促使儒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成人之教",而有异于西方的"爱智之学"."智者不惑"蕴含的人文内涵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过于倚重科技理性之风,是以真善美为底色、崇尚人的全面发展之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7,(10):71-72
2007年7月9~13日,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召开,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学者参加了盛会。本次会议以“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为主题,现综述如下:一、艺术与哲学:分析美学的东西视界艺术问题一直是美学研究的重心,分析美学在20世纪为此做出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目共睹,分析美学的研究者们仍在该问题上逡巡反思。当代哲学家约瑟夫·马戈利斯在开幕式上以《艺术的状态》,明确反对康德“超验的转向”及其所形成的一种“普世性”追求,认为这种普世性抽掉了历史,最终要回到一种“后康德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主义”那里来重新…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充满自信地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进一步强调要继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资源经过创造实践转变为另一种新的文化事物,借以形成新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创造性转化”是路径与方向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是在吸收学术界“创造的转化”“创造的发展”观念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炼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要义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它是手段与特征的统一、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的统一、发展途径与发展目的的统一,它不仅吸收了“创造的发展”“综合创新”“综合创造”等思想观点,而且集中体现了全党关于文化继承、弘扬与建设的智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涵盖范围、社会要求和时间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彼此拥有共同的根本目的和前提性条件,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追问“什么”是欧洲形而上学的核心,它真正追问的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在理性观照下,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显现与本质。事物的这种显现与本质,既是它们的存在,也是关于它们的知识。但是,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前,尚有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外于“知识”,外于“存在”。因为它是自由者间的关系,他者不可由“我”来显现、观照,是完全异于“我”的。因此,人与人之间首先是伦理-道德的关系,而不是知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伦理-道德外于、高于知识。然而,对于人这种有限存在者来说,他的一切知识,实质上都是对“不断(的经验事物)”的一种断,都是在不全处作出全的论断。因此,知识实乃包含着自由与责任于自身。换言之,伦理-道德也在知识中,知识实际上也是事物的一种自由的存在。因此,存在论-知识论与伦理学之关系,是否如列维纳斯所认为的那样,仍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3.
陈涛 《美与时代》2004,(2):42-43
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及室内环境设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追求人情味;崇尚隐喻与象征手法;大胆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其积极的、合理的内涵对当今建筑及室内环境设计仍具有指导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各种文化矛盾纷纷暴露出来。随着哲学、美学、文学艺术领域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兴起,设计领域受其影响,也投入到这场变革浪潮中来,它在对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反思和批判中,逐渐对其修正和超越,产生了多元的反主流设计思潮,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新思潮。它形…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美学》第1卷,第78页)高尔基更加明确地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这都表明,美学或具体地说美感教育负有崇高的道德责任,它与伦理学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意味深长地向美学和文艺工作者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那么,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当如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呢?下面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谈谈一点初步的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世纪的女作家、文艺评论家苏珊·桑塔格,以其最真实的美学态度指明了文学批评的方向.对“反对阐释”的理解是走进桑塔格的关键.转向文本本身、呼唤敏锐的感受、沉默的姿态,构成桑塔格美学的重要内涵,她的美学启示我们去发现艺术的真与美.  相似文献   

17.
余大庆  李希言 《学海》2004,1(4):18-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建构上具有缜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因而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这集中表现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上。这种内在统一性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其中主要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规律与运用规律的历史主体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18.
"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的过程,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相似文献   

19.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行为规范,体现着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汉代刘熙《释名》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而“择”、“吉”的实现,则意味着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同。作为一门古老的环境文化,它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不乏一些迷信的成分,但就整体而言,古代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美学、地理、历史、人类学、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其本质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儒家美学思想与中国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中的美学精神,无论是儒家美学思想、道家美学思想,还是佛家、法家等美学思想。对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学艺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儒家美学,提倡“文以载道”,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文质彬彬”的审美观,注重发挥文艺作品“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深远。从积极影响来看,它对艺术家们的电影观念、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最大滋养,一方面是“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价值趋赴,以及情理统一、美善共体、内外交融的圆整叙事;另一方面,则是其原始人道主义、忧患意识、救世情怀以及救天下之溺的道义承担所撑起的积极人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