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王弼易学对两汉象数易学的继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王弼易学对两汉象数易学的继承田永胜学术界认为王弼易学扫象阐理,一改两汉象数学派气象。本文对照两汉象数易学的残存著作,重新对王弼易学思想做了一番研究后,发现王弼用了不少象数易学的注释,有的甚至与象数易学家们的注几乎完全一样,也用了一些象数易学的解经方...  相似文献   

2.
稷下学宫中的百家争鸣是齐文化尊贤重士传统的产物,而经学则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经学在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与汉魏相比 ,东吴的经学发展确实处于式微时期 ,然而东吴并没有割断两汉学术传统 ,经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形态 ,仍然在挣扎中向前发展 ,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经学家 ,也产生了一批在当时乃至于后世都产生一定影响的经学著作。由于三国的经学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故本文着重从钩稽东吴经学史料入手 ,考镜学术渊流 ,试图揭示东吴经学自身的发展概貌、学术渊源、学风特点及其成因 ,昭示一代学术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旭 《学海》2002,(4):111-114
两汉时期 ,经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 ,经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尖锐。《春秋》三传在两汉时期的沿革 ,反映出特定的政治内涵 ,简言之 :西汉时期 ,政治更多地依赖于经学 ;而东汉时期 ,经学更多地依赖于政治。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功利的。  相似文献   

5.
南宋事功学派代表陈亮,面对国家民族的困境,以一种英雄式的生命形态解读和体悟《周易》。相对于同时期的思想家们,他将《周易》提升到高于四书、《春秋》等书的地位,进而秉承易学中利用厚生、开物成务而广业的经世面向,在其整体天下意识之下,开拓出一套不同于心性学派的高标实事实功的经世之学。这种学说以道器一体论为其哲学根基,以道义与功利的关系为其主要表现内容,是对易学经世面向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汤用彤先生曾指出了荆州学术对王弼玄学形成的意义,实属不刊之论。(们为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既页。)如果从当时可见的直接作用着眼,荆州官学无疑为三国鼎立时代所普遍出现的黄老形名加古文经学的过渡文化形态,作了人材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尤其对魏、蜀两国,影响十分明显。这是因为,在当时长期的战乱中,荆州官学作为一个稳定的学术中心,对汉末思想解放运动之文化成果的进一步发展,起了薪尽火传的作用:它萌发着新的学风,培养着新一代学子,并不断与周边地区进行着频繁的学术交流,最终分别融入三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怡 《世界哲学》2009,(6):5-22
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主要传人,但在历史上,第一个向国内学术界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是张中府及其胞弟张岱年。洪谦对维也纳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冯友兰也曾对维也纳学派做过介绍和分析,并试图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金岳霖及其学生殷海光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对维也纳学派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洪谦与冯友兰之间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但正是由于洪谦先生毕生坚持了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洪谦与冯友兰之间的思想交锋也反映了他们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人关于儒法互补的理论设计,是在借鉴秦朝暴亡教训的基础上建立的,客观上适应了汉代政治实践的需要,但随着西汉中后期孟子一派儒家理想主义的崛起,儒生们很有一股实现儒家王道理想的冲动,此最终演化为两汉之间以儒家经典中的王道理想为依托、以三代古制为蓝本的王莽新政。王莽新政的失败,表明纯粹儒家王道具有较浓厚的乌托邦性质,东汉儒生也因此对现实政治实践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对社会政治作彻底改造的不切实际的热情日益降温,从而再次认同儒法互补的政治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两汉今文经学强调六经折中于孔子,经学为孔子所立之法。汉末面对《周官》《左传》等典籍的传播与兴盛,郑玄把古文经典纳入经学体系。郑玄的注经目标,是"究先圣之元意",其基本背景,是体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把经学理解为"王官学"的体系。把经学视为王官学,容易导出经学就是历史。而在郑玄的体系中,经书是自伏羲至孔子所遗的文献集合,而历史只是理解经书的一种方式,作为文献的经书本身是独立的。经书的独立性与解经方法的历史化,既维系了经部的独立地位,也塑造了中国的经史传统。  相似文献   

10.
泮池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泮池考论张亚祥泮池,也称半月池,是一个外圆内直的半圆型水池,位于孔庙的第一道门“棂星门”的内外,它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孔庙型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官学的代表,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具有庄严性和神圣性。泮池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鲁国,鲁僖公...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本来没有儒学。儒学是在中国三代(夏商周)文明进入整合升华时代———春秋时期,由一位穷困的教师、我们尊称为孔夫子的人率先创立起来的。他的伟大而动人的故事,凡崇尚儒学的士子,无人不晓。儒学在创立之初,只是作为一种挽救失坠的官学而出现的私学,也是重整礼治以结束社会纷乱状态的一种思潮。起初它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它凭借着文化下移的新形势,依托于创办私学的新事物,创立并广泛传播了儒家学说。当时的年轻人只要送上一些干肉就可以受教。孔夫子为了扩大生源,实行了“有教无类”的方针,历来被贵族垄断的官学,由于文献的…  相似文献   

12.
晏子伦理思想略论黄宝先晏子是姜齐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思想体现了一种伦理精神。他的伦理思想对儒家学派的早期思想家们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的许多观点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本文试就其伦理思想中的礼、义、忠、孝等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周红 《中国宗教》2022,(6):48-49
一、古代道教丛林官学制度的历史演变官学是指古代官方开办的学校。古代道教丛林官学制度,则是道教仿照此规定,在道教丛林中设立的在固定时期进行的教学制度。早在唐代,官方有道教科举制度(“道举”),可视为道教丛林官学制度之滥觞。道举制度为唐开元二十九年( 741)始设。  相似文献   

14.
试论汉初儒学发展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汉初儒学发展的历史地位马亮宽汉初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儒学在这个时期之所以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士人儒家化,政治环境宽松和儒家学派具有包容性和关注社会等。汉初儒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儒学与社会政治结合,为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划分学派的着眼点以什么作为中国古代学派的分水岭?每位学者在论述一种学说的学派属性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划分学派属性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说的主旨上,也就是说应该放在学说的根本观点、基本主张和核心思想上。其理由如下。1、历史上的学派之分是由学术主旨不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学派的形成有个过程,而形成的时期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蜂起,形成争鸣之势。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立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都有一个学术宗旨;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争鸣的情况,它们各自也都是在围绕着自己的学术宗旨立论。没有一个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16.
公正观:现代国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与公道、公平、正义等范畴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含义。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公正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伦理概念,公正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文明素质。在我们为了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努力奋斗的今天,在全社会努力倡导社会主义的公正观,大力培养广大社会成员的意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公正是人类文明素质的优良传统在西方,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几乎都将公正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品德范畴进行过论述。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不仅把公正作为一种“政治德行”,而且认为它是“一切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为一切人学习与行为的条件”①。…  相似文献   

17.
刘志茹 《美与时代》2014,(3):159-160
从概述欧洲语言学史出发,说明了语言学史讨论的基本问题,对于各个时期出现的学派及其主要思想和基本观点进行了相应的介绍与阐述。其中,摩迪斯泰学派及其“思辨语法”,代表了继斯多葛学派和亚历山大学派之后古希腊思想结晶的第二个里程碑,也是以下进行详细论述的学派。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文化大解放、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说蜂起,学派林立,各种学说,各个学派在春秋战国所提供的历史大舞台上竞相表演,互相诘难,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于这一时期的学术有人用“吹万不同”来加以描述,称这一时代为“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在这样一种学术情势下,任何学派都不可能“洁身自好”,丝毫不受其它学术和学派的影响。实际上在这种沸沸扬扬的学术论争中,各种学说、各个学派都从对方的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充实、完善、发展自己,正是这种互相吸收…  相似文献   

19.
南阳两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汉代艺术中的典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南阳两汉画像石艺术虽然是一种极具地域性的文化形式.但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比较完美地反映了我国两汉时期的时代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不愧为我国两汉画像石艺术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既然是变化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亦会涉及到文艺思想领域。那末,我们怎么去看这魏晋风度的产生呢?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标志着魏晋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在经历了秦汉的辉煌帝国中国封建政治已经初步稳固和发展,到了魏晋,疆土的分裂又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道儒两家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是从魏晋时期开始博弈,最终,道家的“出世”思想浸入中国画坛。文人士阀无不归隐山林。作画自娱。以山水画的创作理论作支撑,说明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创作观念的影响和启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