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寺观壁画艺术的杰作,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宏伟的独特风格、绝妙的构图技巧,成为中国古代壁画中不朽的篇章。从它的艺术风格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元代民间绘画精湛的艺术特色。永乐宫壁画集历代壁画之大成,继承大唐风格,沿袭唐代正统派的绘画传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元代画风,破译唐代壁画以及窥探民间寺观绘画提供了有价值的摹本。文章重点对永乐宫壁画的背景、构图、造型、线描、设色、风格进行梳理,解读元代寺观壁画的发展,窥探元代民间绘画的特点,诠释元代绘画独特之风。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唐代是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朝代,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融汇一处,对唐代佛教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佛教舞蹈因其广收博采、兼收并蓄的特点,在舞蹈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舞蹈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唐代的文化发展模式是儒、释、道三教并重,各取其长,一方面激发了唐朝士子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空灵豁达、富于浪漫精神的人生境界以及艺术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石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秦汉之前它就产生。随着佛教的传入,它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佛教的造像、建寺和开凿的石窟等方面。闻名于世的敦煌、云冈、龙门和麦积山的石窟造像,就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华。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早在北魏时期就有了石雕佛像。唐代是五台山石雕艺术的顶峰,著名的南禅寺的千佛石塔就是唐代五台山石雕艺术的代表作。现在五台山保存最多的是民国年间的石雕。其中,佑国寺、龙泉寺、尊胜寺和普化寺的石雕就相当可观。其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形象逼真,技术娴熟,有的满可与唐代石雕相媲美。现将普化寺的几幅石雕公诸于世,以引起人们对五台山石雕艺术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和佛教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唐代道教对宋...  相似文献   

6.
天骄 《中国宗教》2022,(4):80-81
唐代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从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可以发现当时佛教乐舞艺术的状况:舞蹈形式与佛教思想巧妙结合;注重舞姿的灵动与韵律;将宗教乐舞与世俗民间乐舞融合;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唐墓壁画是有具体创作年代考证的宝贵考古资料,有助于各个学科研究唐代社会和风俗史料。壁画是唐代艺术成就中发展最完善的一种,唐时期中国壁画传统人物题材绘画达到巅峰。以唐代墓室壁画中章怀太子墓《托盆景仕女图》为例,浅析了墓室壁画的临摹意义及综合临摹技法,希望借助临本能够使得壁画充分发挥出历史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存唐代佛寺壁画虽已不多,但它在我国绘画艺术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壁画就是现存唐代佛寺壁画中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维乃唐代山水诗画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开创了唐代文人画发展及兴盛的历史先河,同时,他将佛教禅学文化与诗歌艺术完美相结合,于诗歌文学中融入自己对于佛学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字字入禅的禅境诗。这意味着中国禅宗美学思想自唐代王维起开始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相似文献   

10.
张欣华 《美与时代》2023,(3):123-125
唐代是敦煌壁画最为鼎盛的时期。唐代飞天作为敦煌飞天历程中的一个高峰,其风格的转变体现了唐代画工绘画技艺的高超。首先通过敦煌飞天形象溯源并介绍其在整体敦煌莫高窟中的位置,而后论述唐代飞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风格特征,进一步结合唐代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具体形态,分别从肢体动态、色彩变化以及衣着服饰方面概括其艺术特征,最后总结其整体风格特征的转变趋势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为我国古代艺术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古代书画市场也在唐代正式形成。书画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三个:首先要有艺术的生产者,即书画家;其次要有艺术市场的中介人,也就是卖书画或促成书画买卖的人;最后要有艺术消费者,比如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唐代艺术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都已初步形成,从生产者方面来说画家群体的增多、自身技术的进步、绘画种类的完善都促进了其生产。销售环节上,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的交换外,还有促成交易的中介,另外书肆、集会、典当铺等交易场所也有所发展。消费部分主要有为了审美而进行的收藏、宗教信仰消费以及家庭装饰几个部分,当然还有用艺术品谋求官职的功利消费等多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佛光寺彩塑的塑造,有着复杂、厚重的皇家背景。佛光寺唐塑和东大殿木构建筑共同物化和象征着唐代社会的精神和气度;佛光寺唐塑主像的组合,体现了朝廷对佛教的认识和意图,具备了中国古代皇家道场的基本功能和特征;佛光寺唐塑艺术造像是唐代社会文化、风俗时尚的物质凝结,也是晚唐艺术潮流乃至哲学、宗教思想在佛教造像中的典型体现;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佛光寺唐塑,是后人很难攀顶的一座艺术山峰。  相似文献   

13.
唐代国家繁荣富强,昌明发达,外交上采取开放、和谐的民族政策,中西交流频繁,大量的外来人士涌入中土,带来许多别样的技术与艺术文化,并逐步溶入中国原有文化之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唐代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社会的一个黄金时期,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绚丽瑰宝,同时,也带有着唐朝人们鲜明的审美特征与心态。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都市经济繁荣的典型时期,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艺术的发展。宋代诗词的雅、俗走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诗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宋诗要发展,就要独辟蹊径,于是宋诗一改唐诗恢弘之气,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偏重"言情"。宋词来自于民间小曲,这种特性决定了宋词之"俗",然而宋代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词逐渐走向"雅"化。宋代诗由"雅"到"俗",词由"俗"到"雅"的这种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发展需要雅俗共存。  相似文献   

15.
张万励 《中国宗教》2018,(10):64-65
唐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由于在文化上秉持开放精神,广泛吸收、容纳了古丝路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唐·张说《醉中诗》)唐代的诗歌与乐舞堪称文化艺术的双璧。唐代乐舞流行朝野,广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诗人们创作的素材,被称为“乐舞诗”。  相似文献   

16.
赵婧 《中国宗教》2023,(6):80-81
<正>道教乐舞是唐代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道教乐舞兼收并蓄、融合众技,不但继承了汉代道教乐舞的神韵,同时还融入了当时胡乐胡舞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其艺术思想对后世的乐舞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贲 《中国宗教》2022,(8):80-81
<正>宋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转型时期,相比于唐代的佛教建筑,宋代的佛教建筑淡化了宗教属性,院落布局更为灵动变幻,木造建筑技法更为高超精湛,建筑形态和装饰艺术更加多元化。宋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个转型时期。相对于唐代而言,这一时期的建筑尽管规模较小,但是建筑形态更加灵活、装饰艺术更加多样化,而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甚至出现了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书《营造法式》。  相似文献   

18.
迟志鸿 《美与时代》2013,(9):108-108
唐代书法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书家、书体、风格流派,还是书法理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唐代开明政治和唐太宗的鼎力推崇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颜真卿、张旭、怀素、柳公权等一代大家们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楷模。这的确是一个开宗立派、人才辈出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供养人 《五台山研究》2007,(1):F0002-F0002
佛光寺唐代彩塑,不仅为五台山彩塑的精华,而且是国内外罕见的艺术珍品,如此浩大的场面和惊人的气势,只有在鼎盛的唐代才会出现,因此说,像佛光寺这样规模宏大,作品精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戏说霓裳     
《霓裳羽衣》从它的曲体结构可以进而了解唐代发展鼎盛时期的歌舞大曲的完整的曲体结构,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化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促成了歌舞音乐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