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是康德所论的人类三个精神生活领域;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是康德所论的人类三种精神能力。进一步研究康德的思想体系,发现有两种类型的理智隐含且贯串于上述三个部分的内容之中。迄今为止,康德对人类精神之诸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剖析,依然有着经典的意义。如果说,两种类型的理智因其对称性和互补性而具有整合性,因其受到过康德的严格批判而具有典型性,那么,用来作为对理智之分析的一种模型,无疑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康德的两种判断力 康德为了寻找连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林文恩 《天风》2006,(5):28-32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不仅意识到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藉着耶稣道成肉身,上帝国的权能要在历史中彰显,上帝要藉着他把上帝的国带给人,把上帝的救赎带给那些愿意接受他救恩的人;同时也藉着耶稣所开展的事工,使人现在就可以经历将来上帝国的权能,耶稣也呼召众人预备迎接即将来临的上帝国。耶稣也自觉到他是弥赛亚,他的使命就是为了拯救罪人而受苦和受死,他要藉着死亡来成就上帝的救赎计划。耶稣的受死是他自愿的,是做上帝与人之间的和好工作;同时也具有献祭的、赎罪的、和末世意义的性质。早期教会认为,耶稣受死是完成他弥赛亚使命最基本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理智(intelligence)是杜威实践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但是这种重要性至今还没有被学界所重视,几乎没有人对这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和研究。这使得人们在释读杜威哲学的时候,容易把其理智概念想当然地归结于经验的一种功能,或者简单地等同于大写的理性,从而出现许多偏颇和不清晰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厘清杜威理智概念的真实内涵,成为客观地理解杜威哲学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而且,笔者认为,杜威在经验世界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理智与经验、冲动、习惯、思虑以及行为选择之间的整体性关系,进而突出了理智的实践性的德性内蕴,使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智慧以及算计等概念有了一种本质的区别,成为杜威哲学超越传统二元论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穆圣时代,有两个人来请教穆圣:“主的使者啊!谁是人类中最有知识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这两个人又问:“谁是人类中最虔诚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这两个人又问:“谁是人类中最尊贵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穆圣在这段“圣训”中回答了三个问题,答案却只是一个,那就是“理智”。的确,有理智的人最知道知识的重要,他们掌握的知识越多,越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同样,虔诚的信士必定是有理智的人,这等人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在生活中患得患失,不会盲从于他人。胜不骄,败不馁,经受得起生活的各种考验。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5.
理性信念的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类理智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和发展 ,才露出了文明之光。人类有高于其他动物的智慧灵光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被无知的黑暗所遮蔽。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 ,有文字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文字的出现为人类积累知识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然而 ,文字的出现 ,理性能力的提高 ,文化信念的内化 ,并不是只伴随着真理、智慧、正义和宽容精神的传播 ,有时 ,人类恰恰借助于新的能力去从事前所未有的恶。动物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同类做牺牲 ,去敬拜神灵。可是 ,许多有了宗教文明的早期人类 ,为了博得神灵的欢心 ,把自己…  相似文献   

6.
伏永红 《天风》2004,(11):10-11
经文:传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 置在世人心里,神是满有智慧的神,他给人安排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合时有序的。因着神的爱,他创造了我们人类,并且创造日光、空气、雨水、食物养育我们,因着神的爱,藉着他的爱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为我们成就救恩,将永生赐给我们,并藉着圣灵的引导,带领我们经历他一切丰富的恩典,每一个上帝的儿女在享受神爱的同时应以自身的行为和生活上的见证来回应上帝的拣选和救赎之恩。  相似文献   

7.
陈华鹏 《天风》1996,(2):44-45
人凭着那微不足道的智慧和理性无法真正认识神。人必须接受神自我的启示,才能认识神,才能不至于在黑暗中跌倒。圣经就足神藉着他所拣选的人记载下来的神的道。神在圣经中主动地向人启示他自己,因些,我们必须依靠圣经来认识神。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首先论证了神圣知识的知识地位以及人类的自然理性在获得此种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前者是以神圣学问的学科需要为基础的,跟其它实践科学一样不可或缺;后者在人通过类推的方法获得神圣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出来。阿奎那不仅认为理智能够认识上帝,而且可以在恩典的作用下认识上帝的本质。然而,人类的自然理性并不是全能的,它无法认识像三位一体这样的神圣奥秘;获得此类神圣知识只能通过信仰。  相似文献   

9.
何谓Autonomy?     
Autonomy①一般被理解为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智推理和动机欲望过自己生活的能力,而这些理智推理和动机欲望都不是操控性和歪曲性的外部力量的产物。对于康德而言,Autonomy的观念专注于人类理性意志。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康德解释说,人类思想所固有的自由意志正是  相似文献   

10.
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而造成理智不成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懒惰,二是怯懦。这是人自身的缺陷对启蒙的阻碍。然而,排除这些因素,启蒙所需的只是自由。康德区分了两种自由。公开和私下运用理性的自由。这样一来,只要有一个开明的君主能允许自由,那么启蒙就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罗以 《天风》2008,(14):42-43
崇拜,是神与他子民的相遇。崇拜,是一种交流,神向我们说话,我们向神回应。神向我们说话是藉着圣经上的话语,藉着神的创造,甚至是藉着人的行动;人向神回应则是透过言语、文字和音乐。在圣经真理中,有很多是言语所不足以表达而需要以声音来代替的。有时,声音里面蕴藏的意思比言语更加的丰富。  相似文献   

12.
理性、理智、非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理智、非理性肖雪慧(四川民族学院)在国内学术论著中,常见把理性等同于理智,尽管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异。究其原委,大概因为无论是理性还是理智,都表现出与人身上通常被视为非理性的本能、欲望、激情等力量相对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相对于这些力量而起作用,理...  相似文献   

13.
刘一虹 《哲学研究》2023,(3):109-116
以阿维森纳(或伊本·西那)的《论灵魂》为例,本文从有关灵魂的定义、灵魂的本质及其存在性、灵魂的功能、灵魂的永恒性诸方面,具体阐明阿维森纳的灵魂学说对亚里士多德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阿维森纳沿袭亚氏的“属+种差”的方法,将灵魂区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阿维森纳把人所特有的灵魂,即不同于动物和植物的灵魂,称为“理性灵魂”,进而依据其“行动的功能”和“认知的功能”分别称其为“实践理智”(■amalī,practical intellect)和“思辨理智”(■speculative intellect);并指出实践理智在其所有活动中都需要身体以及身体的各种功能的参与;而思辨理智并非总是在各个方面都需要身体及其功能,它有时是自足的。阿维森纳在亚里士多德“心识(理性灵魂)”和“现实灵魂”以及灵魂的永恒性观点方面,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西方哲学的理智直观情结自从古希腊哲学家区分了理智和感性知识的高下,从而确立了西方哲学注重分析、推理和论证的知识论传统以来,由于感性与理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哲学史上许多思想家都认为,除感性的和单纯理智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存在第三种类型的知识,即一种理智直观的知识。这样一种知识既保有来自直观的清晰性,又超越了感性知识的朴素性;既是对本质或规律的把握,又扬弃了理性推论的中介,因而是最高的知识。柏拉图在可感世界之上悬设出一个理念的世界,而所谓理念本来就是要靠灵魂来观照(饲ein)的“可见之物”(eidos)…  相似文献   

15.
反智是基督教信仰主义的先天因素。基督教反智主义的思想源头可远溯原罪神话。知善恶树的寓意,是世界真理的禁忌,原罪其实是人的欲望。原罪论的本质是反对人类智慧僭越神的智慧进入真理的领域。基督教区分两个理智的世界,即属天与属地、神与人、圣与俗、真与假、正与邪两种智慧。神智洞悉天机,人智则分别局限;神智无欲则刚,人智因欲而争;神智可涵摄人智,而除非真的信仰,人智不能上达神智。这是基督教反智主义的神髓。尽管基督教在圣俗二元结构下贬低世俗智慧,带有非理性主义的色彩,但其反智也有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哲学合理性。认识论方面,基督教圣俗两种智慧的真假区分,根据的是人的理智的有限性认知,人的理性不可能对超验世界进行真正的理解与把握,所以基督教反对其僭越进入终极真理的领域。价值论方面,圣俗两种智慧滋生德性的正邪区分,在于人相对于神的灵魂局限性——欲望,导致人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神无党无偏之道,知识和理智易沦为算计他者的邪恶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研究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纯文本性的,二是传记性的。前者意谓,将哲学作为外在的客观对象,偏重于思智的研究;后者则言,研究者带着自身的存在感知,通过理性的追问,探求人类历史明确的价值方向。此二者,近于金岳霖先生之语:"知识论底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底裁判者是整个的人"。余敦康(1930.6—2019.7)先生显然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发现他的声音:《精神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现象学》作为后康德计划,证明不存在“给定的”对象,意识已涉及自我意识,而理性的现代性权威导致精神危机;生命过去的那些表现方式削弱了它们关于价值和忠诚的主张;碎片化世界表明“优美的灵魂”成了“道德世界观”的沉默的代言人。因此藉着新发现的哲学见解,黑格尔赋予他最早关注的应认作现代宗教的东西完美的声音。“绝对知识”在于历史化的自我理解,自我理解体现在《精神现象学》将现代性看作人类自己历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哲学可以说是关于智慧之学。人作为社会的人,都是有智慧、有理性的;人的智慧和理性是在人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把人类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中所表现的智慧和理性精神集中和概括起来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所以哲学是人类智慧和理性精神的结晶。反过来,哲学又应该为人们正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依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的论述,灵魂,尤其是人类的理智灵魂,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在于:一、与一般的非生命体的形式相比较,灵魂是生命体的第一原则,等级更高,更加高贵;二、按照生命体的形式的等级,人类的理智灵魂高于动物的感觉灵魂和植物的生长灵魂,并且包含有后两者的全部能力;三、灵魂作为形式,对于质料具有主动性,并且理智灵魂具有对其他形式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因为主动理智的原因而与上帝有关系;四、灵魂脱离躯体后,依然保有其存在,但是其认知方式已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0.
1.问题在最近几个世纪中,一种自豪和乐观的精神使西方文化闻名于世:对作为人理解和驾驭自然界的手段的理性的自豪;对实现人类最渴求的希望即为最大多数人取得最大幸福的乐观。人的自豪是有道理的。他凭借着理性创造出一个物质世界,其现实甚至胜过了各种神话故事和乌托邦的梦想与幻想。他利用了各种物质能力,它们将使人类能保证获得有尊严和生产性的存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尽管他的许多目的还未达到,但几乎毫无问题,这些目的是能够达到的。生产的问题(这是个老问题)原则上解决了。现在,人在他的历史上第一次能够感觉到,人类统一和为人而征服自然的思想不再是一种梦幻,而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难道他没有理由感到自豪,自信并对人类的将来充满信心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