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典的风险决策研究及相关理论模型关注人们如何对以不同概率出现的损益结果进行评价与选择,但很少区分和探究在相同概率和损益值下不同风险来源对决策的影响。事实上,决策情境中的风险既可能源自客观因素,也可能源自人为因素。与相同大小的客观风险相比,人们更规避人为风险,这种现象被称为"背信规避"。本研究采用信任博弈任务,通过最小可接受概率法和决策选择法两种方式探讨风险来源对决策冒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被试存在"背信规避"现象,即对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高于客观风险;(2)当恐惧情绪被唤起时,被试对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降低,使得背信规避现象消失,甚至出现"反背信规避"倾向;(3)人际联结需求影响背信规避,人为风险下人际联结需求中介了恐惧情绪对决策冒险性的影响。上述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风险来源影响决策的现象及其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睡眠剥夺是指由于环境或自身原因无法满足正常睡眠时间的情况。大量实证研究发现, 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在风险决策中更倾向于风险寻求,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风险规避, 而目前尚无统一结论。睡眠剥夺从风险感知、风险容忍、风险决策策略三个方面影响了风险决策, 其心理机制可由认知和情绪双路径模型进行解释, 且脑神经生理学研究也提供了相关证据。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现实工作生活中的睡眠不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2)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理论模型建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类型强化刺激(中性刺激,奖励刺激,惩罚刺激,以及奖励、惩罚刺激并存)来改变可获得奖励和惩罚的强度和频度,分别考察不同类型强化条件对停止信号任务中抑制能力、心率和皮肤电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奖惩混合条件相比,在奖励条件下,被试的反应速度快,但正确抑制率明显低于惩罚条件和奖惩混合条件;在奖励条件下,被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心率明显高于反馈条件、惩罚条件和奖惩混合条件.四种条件下被试的皮肤电活动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余川   《心理科学进展》1983,1(4):24-24
强化,是塑造和矫正儿童行为的必要手段。在美国,不少学校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十分注意强化对行为形成和改变的作用。相应地,他们也提出了不少强化设想与措施。例如,马斯劳(A.H.Maslow)提出用分等级强化的方式,来促进行为的塑造与改变,即对不同的学生及行为给予不同“级别”的强化,如从满足具体的物质需要到抽象的心理要求,使强化不断加强与持久。  相似文献   

5.
采用奖惩敏感性人格量表(SPSRQ)、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和爱情三角理论量表(TLS)调查558名正处于恋爱阶段的大学生,探索成人依恋类型在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两性亲密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惩罚敏感性通过回避依恋影响亲密、激情和承诺;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都可通过焦虑依恋影响亲密和激情,这表明成人依恋类型是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影响两性亲密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6.
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损失规避是指,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这种强烈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广泛存在于风险与非风险领域,在该两个领域中损失规避的研究范式也不同。损失规避常见于经济和消费等领域,可用于解释行为决策中有悖于规范化理论的诸多现象,如禀赋效应、现状偏差、股权溢价之迷和赢者的诅咒等。然而,损失规避的机制研究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损失规避的本质以及适用条件。今后的研究不仅要注重认知角度和情感依恋,还要结合认知过程来研究损失规避的性质和内在机制,以期帮助人们认识、预测及干预由损失规避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非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MALT淋巴瘤等)关系密切,根除Hp是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西医三联疗法(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免拉霉素,或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曾使Hp根除率达到90%以上,但近年来由于Hp耐药致其根除率下降低于70%,故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潘禄  钱秀莹 《心理学报》2014,46(12):1860-1870
在没有轮次限制的轮盘赌任务中考察了先前一轮及多轮的决策结果对后续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模式, 结果表明:(1)无论盈亏, 前一轮获益或损失的程度越大后一轮的风险偏好越大; (2)先前获益后, 接下来的下注投入的金额小于先前一轮的获益金额, 先前损失后, 接下来的下注的潜在获益金额大于先前一轮的损失金额。实验结果定量地验证和拓展了私房钱效应(house money effect)和保本效应(break even effect),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动态重复决策中“决策前景与先前结果合并后规避损失”的决策标准, 即当决策情景具有重复性且可以自由制定决策方案时, 决策的标准是使得先前一次的获益(或损失)与下一次决策的潜在损失(或获益)合并后可以规避损失。实验结果还表明决策者仅合并最近一次的先前结果而不会合并先前连续获益或损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璐璐  李永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46-1550
本研究探讨心理疲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以及任务框架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2 (疲劳, 非疲劳) × 2 (获益框架, 损失框架)被试间设计,实验组接受心理疲劳诱导后完成风险决策任务, 控制组直接完成风险决策任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相对于非心理疲劳组, 心理疲劳状态下个体更倾向于风险规避, 且不受任务框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可导致多种严重的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2亿HBV感染者.目前临床主导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IFN)和拉米夫定(LAM).据国内报道[1],治疗慢性乙肝,用IFN-α可使约10%病人HBeAg转阴.单用1年后,约15%出现耐药,常出现副作用.用拉米夫定可使约71%病人血中HBV DNA转阴,27%~40%的HBeAg转阴.用拉米夫定的疗程较长(1年以上),易产生耐药(1年后为20%,2年后为53%,3年后70%).这主要是由于拉米夫定不能清除细胞核内以cccDNA(共价闭环DNA)形式存在的HBV.机体清除细胞核内的HBV cccDNA,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功能.另外cccDNA也可再进入病毒复制循环而逐渐消耗.由此产生两个治疗途径,一是辅用免疫调节剂,如拉米夫定加用乙肝疫苗(HBsAg)或细胞因子;二是保证拉米夫定长疗程使用,使cccDNA逐渐耗尽.对此笔者有两点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1.
谷莉  白学军  王芹 《心理学报》2015,47(1):39-49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探讨奖惩条件对行为抑制和程序阶段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奖惩组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 抑制失败率则显著低于控制组; (2)奖励组与其它两组相比表现出心率显著增加和皮肤电活动显著降低; (3)各生理指标在准备、工作和奖惩阶段中的奖惩差异性显著(4)奖惩条件下皮肤电活动呈现出一致性程序阶段变化。结果表明:奖惩条件均对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但在自主生理反应上则有显著差异; 各生理指标在准备、工作和奖惩阶段的情绪效价显著; 皮肤电活动的程序阶段变化显著, 但其奖惩效价较为稳定, 很少接受程序阶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范式,探究工作记忆在情感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风险取向类型与工作记忆的作用机制。以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变量2(风险取向类型:风险偏好/风险规避)×2(工作记忆负荷:无负荷/有负荷)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高工作记忆负荷会降低被试的IGT成绩;工作记忆负荷和风险取向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即对于风险偏好型被试,工作记忆负荷对IGT损失敏感性的干扰并不明显,但对于风险规避型被试,高工作记忆负荷时的IGT损失敏感性比低工作记忆负荷时的更差。这些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和风险取向均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决策。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决策中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81名青少年(初二、高二、大二)为被试,探究其在不同决策领域(生命、娱乐、学业)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及其在年级、风险偏好水平上的特点.结果表明:(1)框架效应程度与决策领域有关,被试在生命和娱乐领域的决策问题上倾向于风险寻求.(2)不同年级被试的决策结果受问题框架的影响,大学生在生命问题上倾向于风险寻求,初中生在娱乐问题上倾向于风险寻求,高中生在学业领域上倾向于风险规避.(3)不同风险偏好水平被试的决策结果受问题框架的影响,风险偏好水平高的被试在生命、娱乐问题上倾向于风险寻求,风险偏好水平低的被试在学业问题上倾向于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4.
不同自尊者在赌博情境下的风险规避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考察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赌博情境下的风险规避行为,263名大学生被试同时完成外显Rosenberg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和21点赌博游戏。实验结果发现,(1)随着风险的增加,所有被试都表现出风险规避;(2)在高外显自尊水平的个体中,低内隐自尊水平个体比高内隐自尊水平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行为;在低内隐自尊的个体中,高外显自尊个体比低外显自尊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行为。风险规避行为间接地反映出个体的防御倾向,结果提示,在风险情境中,高外显低内隐自尊个体表现出较高的自我防御倾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险决策框架探讨情境紧急性和依恋类型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影响,通过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区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被试,考察他们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求助意愿及风险偏好。结果发现:(1)个体在紧急情境下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一般情境下的求助意愿,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2)依恋安全调节情境紧急性对求助意愿的影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和紧急情境下均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情境下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在紧急情境下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型求助。这表明,情境越紧急,个体的求助意愿越高,且依恋安全调节个体求助方式的风险倾向。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社会互动中通过他人的行为对他人特质、意图及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规范进行学习, 是优化决策、维护积极社会互动的重要条件。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结合计算模型与神经影像技术对社会学习的认知计算机制及其神经基础进行了深入考察。已有研究发现, 人类的社会学习过程能够较好地被强化学习模型与贝叶斯模型刻画, 主要涉及的认知计算过程包括主观期望、预期误差和不确定性的表征以及信息整合的过程。大脑对这些计算过程的执行主要涉及奖惩加工相关脑区(如腹侧纹状体与腹内侧前额叶)、社会认知加工相关脑区(如背内侧前额叶和颞顶联合区)及认知控制相关脑区(如背外侧前额叶)。需要指出的是, 计算过程与大脑区域之间并不是一一映射的关系, 提示未来研究可借助多变量分析与脑网络分析等技术从系统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大尺度脑网络如何执行不同计算过程。此外, 将来研究应注重生态效度, 利用超扫描技术考察真实互动下的社会学习过程, 并更多地关注内隐社会学习的计算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
时间贴现的分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迟和相对延迟时间贴现的实验范式, 用选择法、匹配法确定价值主观相等点, 探讨时间贴现的分段性。三个实验和一个问卷调查发现, 时间贴现具有分段性。被试的时间贴现有三次显著变化, 表现为三个时段时间贴现心理状态的不同: 从现在到未来2周内规避损失、偏好风险、愿意短期等待, 从未来2周起直到未来10年采取非补偿性策略、需求与风险并重、愿意长期等待, 和从未来10年起直到未来50年规避风险、聊胜于无、不愿意等待。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激素(92例)或丙种球蛋白(16例)或rhTPO(10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1)激素组、丙种球蛋白组和rhTPO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81.3%和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有效率(67.3%)明显低于初治组(83.3%,P0.05),PAIgG伴PAIgM升高组有效率明显低于不伴PAIgM升高组(P0.05);(2)血小板达峰时间:激素组为(5.70±3.68)d,丙种球蛋白组为(4.31±0.75)d,rhTPO组为(5.00±1.63)d,激素组与丙种球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激素组均出现类库欣综合征表现,丙种球蛋白组未见不良反应,1例(10%)rhTPO组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增高。总之,丙种球蛋白和rhTPO治疗成人重症ITP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可导致多种严重的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2亿HBV感染者。目前临床主导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IFN)和拉米夫定(LAM)。据国内报道[1],治疗慢性乙肝,用IFN-α可使约10%病人HBeAg转阴。单用1年后,约15%出现耐药,常出现副作用。用拉米夫定可使约71%病人血中HBV DNA转阴,27%~40%的HBeAg转阴。用拉米夫定的疗程较长(1年以上),易产生耐药(1年后为20%,2年后为53%,3年后70%)。这主要是由于拉米夫定不能清除细胞核内以cccDNA(共价闭环DNA)形式存在的HBV。机体清除细胞核内的HBV cccDN…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对101名初中生在两年半间数学元认知的发展状况进行5次测试。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等探讨初中生数学元认知的发展轨迹,并考察性别对数学元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数学元认知及各成分在初二表现出下降趋势。(2)初中生数学元认知的发展表现出三种类型,即高-缓慢下降组(32.67%)、中-显著下降组(54.46%)以及低-缓慢下降组(12.87%)。(3)与女生相比,男生有着更多的数学元认知知识和更高的数学元认知初始水平,且与低-缓慢下降组相比,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属于高-缓慢下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