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己弄吾”是剑川白族信仰的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种象征意义的神灵。将“己弄吾”置于剑川地方神灵体系、地域社会文化、地方性知识之中,探究其建构背后隐藏的各种力量尤其是国家力量的作用,辨析其中蕴含的人—神、边缘—中心、异端—正统、生—死、爱—惧等关系维度,提出建构化——符号化——结构化的分析框架,展现剑川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多元宗教文化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疏文表诰是人们向神灵表达诉求的"书信",它们能发挥灵力将信仰者的诉求送达神灵,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疏文表诰是否具有这种灵力,取决于它的宗教内涵,即人神关系、人际关系、人地关系。若这些关系处理妥当,疏文表诰便具有了沟通人神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原本是牧民之称号,“戎”是农耕民之称号。“羌”是牛羊崇拜和信仰的组合体,代表了羌人对牛羊神灵的自然崇拜。羌族宗教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是多神崇拜。羌绣以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为常用的题材,是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在手工艺术上的反映,表达了羌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崇敬心情。 赵晓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虫神是中国远古就出现的一种信仰,是中国农业虫灾猖獗的产物。虫神最初是对神秘力量神虫的崇拜,为朝廷专享的正祀。到宋以后发展出实为民族英雄崇拜的刘猛将军信仰。元以后朝廷废除蜡祭,虫神信仰变为民间信仰。清以后又成为政府承认的信仰。虫神的主神也再度发生变化,变为爱民的官员。虫神主神的变化表明,中国的信仰是有历史根据的,非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的统辖;中国信仰的轨迹有一个由神到人的过程,是对人自身力量的崇拜;中国的神灵信仰是有道德评判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对于很多人来讲或许是比较神秘的,而心理实验就更加神秘了。大多数人觉得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进行心理实验呢?虽然心理实验不象物理和化学实验那样现象明显,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一定的变化和反应,但是心理实验并不神秘,一些实验甚至能够在家庭中进行。各种心理量表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探讨了山西民间信仰中神亲关系缔结的因缘、概况及此关系的属性与功能。村际神亲在山西普遍存在,它是村落之间以共同信奉的民间神灵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虚拟亲属关系。这种文化建构将村际的地缘关系亲缘化、世俗联系神圣化。本无亲缘关系的不同村落群体由此成为亲属集团,在信仰领域保持了联系,其世俗交往也从无到有或由少到多。既维系了共同信仰、又培养了亲属感情的神亲关系是乡村社会整合、凝聚、和谐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民间信仰研究中,为了达到对民间诸神的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有必要为其构建一个体系.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界反映神灵等级、来源、礼制地位、流行范围等属性的已有体系,分析了其利弊,然后从社会史角度、以神灵职能为依据构建了一个新的民间神体系.它包括地理环境神、人口保障神、个人命运神、群体监护神和综合神五个大类,每一大类中又有若干小类.这一体系凸显了民间诸神的职司,揭示了其在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整合控制中的地位与功能.  相似文献   

8.
道教一向主张“自然无为”,对自然的博大、巧妙,充满无限的崇拜,主张世间的一切事与物都要顺其自然,人要与自然相互包容。《淮南子》中只着重论述了人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并没有将自然作为审美对象。早期道教也是这样,张陵的五斗米道要人们崇拜天、地、水三宫,以及各种古代流传下来的自然之神,乞求神灵保佑长生久视。魏晋时道教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属天  相似文献   

9.
道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在道教的教义教理中居于核心位置,亦为道教的最高信仰.然而道教同时是一种神教,是信仰种种神灵的宗教.那么在道教中,道与神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道家的"道"给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这是道教崇奉老子为教主的内在根据;指出道教中视道本身为神或者神灵变化的本体,还以分气说阐明道一分多的神道观,并贯穿于修炼思想之中.文分三部份:一、先秦文献中"道"的用例和含义,以及道家的"道"在宗教信仰层面对道教的作用;二、道教信仰层面的"道"及其与神灵观念的关系;三、"道"的普世意义及其现代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入台湾地区以后,从北部的台北,到南部的高雄,随处可见规模不等、造形各异的寺庙或宫观。其数量之多,香火之盛,实属大陆内地罕见,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说,台湾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民众信仰笃诚的地区。在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格局中,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它在该地区的民众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一、道教对台湾民众生活的影响道教属于多神信仰,在其开发的和复杂的神真体系中,不仅包括为数众多的神灵与仙真,而且也包括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民俗神以及著名历史人物。台湾地区的道教神灵信仰主要来源于福建、广东等地的民间信仰,例如,…  相似文献   

11.
道教内丹性命双修与中国器乐形神俱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钊 《中国道教》2004,(4):11-13
一 、道 教 内 丹 学 中 的 性 、命 身 、命 、气 、精 、形 等 物 质 性 范 畴 。 固 ,气 聚 则 神 灵 。 性 无 命 不 立 ,命 性 命 二 字 为 道 教 内 丹 学 之 纲 在 “性 命 关 系 ”方 面 则 代 表 了 “物 无 性 不 存 。 真 人 云 :“神 是 性 兮 气要 , 内 丹 学 文 献 中 对 性 命 问 题 的 质 与 精 神 ”、“身 与 心 ”、“形 与 神 ”、 …  相似文献   

12.
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又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早期道教的内修之术,便首重“爱气尊神重精。”《太平经》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而治。故人欲寿者,乃当受气、尊神重精也。”又说:“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  相似文献   

13.
"霍卓尔·巴日肯"是达斡尔族的祖先神,也是达斡尔人信仰体系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氏族成员无不对之虔诚敬拜,该神灵在增强氏族认同感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其类型系统划分,可以把处于复杂关系之中的各类祖先神纳入一个既定的图式之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各类祖先神的来由和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道教的神灵崇拜与古代和少数民族的神灵崇拜,道教的神灵崇拜与传统神学理论,以及道教神灵崇拜中的中华宗教精神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道教神灵崇拜是中华民族多神崇拜融合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宗教的象征;从而肯定了道教神灵崇拜在中华文化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具有神性情结的人看来,花草中隐含了“神”(譬如上帝、佛陀、真主、湿婆等神灵)的灵光;而在世俗常人看来,花的魅力首先来自它的鲜艳、芬芳、姿态以及由这色、香、形勾起的人们当下的感官欲望与现实想像,然后才可能推及历代积淀的美丽传说和风闻逸趣。常人的耳目所及、感官所触和生存境遇是他们的文化之根,玄远的沉思或神秘的体悟往往是与他们不沾边的,即便有所思也越不出随物感兴、触景伤情之类。因此,文化艺术的胚胎往往孕育于生活中的日常实用———譬如鲁迅先生提及的音乐的“杭哟”派。古人以为神明掌握着…  相似文献   

16.
城隍是中国民间的城市保护神。城隍在宋代被纳入道教的神灵系统,它作为道教吸纳的民间神祗之一,在道教民间神灵中颇具典型性。因此,城隍神民间信仰的形成,城隍何以衍化为道教的神祗,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宁 《宗教学研究》2006,1(1):210-216
具有浓厚神话意味和巫史氛围的三星堆文化,原始宗教的政治形式几乎是其唯一的意识形态。在三星堆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神坛、神殿,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宗教祭祀物品,100多件青铜像(面具),是一个宗教的神像系统。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天神、山神、“绝地天通”的超凡神灵,特别是鸟形器和太阳轮器所表现出的日神系统,它们代表的神圣世界将灵魂、自然、天命三者贯通,是来源于远古自然观念的自然主义神灵观,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通过与神话的对比研究,论述三星堆以“祭神玉璋”和神树、神坛为代表的“神址”,达到了天、地、人三界划分,是战国前原始宗教空间思维的完整再现;而作为“神圣显现”的“神迹”,则来源于神话思维的宇宙生成观。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中外辞典中,神秘主义被解释为“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同神或超自然力之间能够进行直接的精神交往,人借助这种交往就能领悟到世界的秘密”;是“泛指不从科学考察和逻辑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它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不由使我想到了心理学中的两个效应。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它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人,总是先入为主,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置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  相似文献   

20.
天(上帝)之微观“天”与“上帝”在古人心中,是非常原始的观念,他们认为天或上帝是无限完善的神,创生宇宙人类,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他的意志降在人身上,即是天命,天命表现于芸芸众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上,即行善避恶。天或上帝与其他神灵不同,上帝是唯一的至上神,而其他的神灵不只一个,古人相信上帝之下,派有众神管理宇宙事物。如:山川之神、日月之神,古人肯定天地万物之发生,是上天使之发生,万物的存在、自然律和道德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在天或上帝身上才能找到最后的理由。在他们心中,这是一位有位格的、主宰性的至上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