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这个概念是指性质不同的东西并列存在、共同发展的意思。哲学上根据对世界有几种本原的看法不同,分为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民主社会主义者把“多元”的概念运用于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的问题上,形成了一套关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多元化理论。它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和它所宣扬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真理的多元化紧密相联的。它标榜自己允许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思想共同存在和发展,反对把某种思想理论放在主导地位。其实,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每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是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时宣布的、用以标明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它是从“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但是,社会党国际却一再声称自己是在1864年创建、1951年重建的,马克思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是它的“前身组织”。这样,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为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制订《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时,并没有提出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而是用当时参差不齐水平的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达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科学规律与“以人为本”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由来在“以人为本”成为理论界的热点后, 有人却反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社会主义和“以人为本”都是党的文献肯定的, 为什么它们不能联系在一起呢?问题出在: 人们把“以人为本”同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等同起来, 而人本主义也就是人道主义。于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也就成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后者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派别,确实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原则性区别。但是笼统地反对把“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是不明智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科学规律与“以人为本”的结…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历来利用人权问题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和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在最近几年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它们更把资产阶级人权观当作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也发挥着一种特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积极参与了资产阶级发动的这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攻势;另方面,它又以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自我标榜,既批评资产阶级人权观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状况,又给它自己  相似文献   

5.
国内理论界已开始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本质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研究。人们初步认清了“民主社会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分析“民主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从深层次探寻“民主社会主义”的谬误所在,分清理论是非。我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折衷主义的方法论、多元真理的认识论、改良主义的政治哲学。其哲学理论根源,在于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新康德主义、基督教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主要观点及其错误、违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宣扬抽象的价值主体。认为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是具有共性的即不受任何社会关系决定的人。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直接对立的。 2.歪曲价值关系的实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价值关系则是抽象的人与抽象的“自由”、“民主”、“平等”、“人道主义”的关系。比如萨特说,“人即自由”,认为人的本质即自由,人类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在于它是自由的。这种抽象的价值关系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关系。 3.宣扬绝对民主、绝对自由、绝对平等是人类的价值目标。其中民主是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要求”和无穷无尽的“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民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引起人们广泛争论的一个问题。索尔仁尼琴曾断言,社会主义民主的观念就像煮冰块一样是意味深长的。M.弗里德曼认为,资本主义是民主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在I.克里斯托尔和D.贝尔看来,社会主义对民主的遗弃则导致了社会主义的死亡。他们在这里不仅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能够提供民主和繁荣,而且还意指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甚至理想性信念的崩溃。 但是,社会主义者仍然执着地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和民主之间有着非常牢固的密切联系。N.普兰查斯在他最后一部著作的末尾写道:“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社会主义或者是民主的,或者它根本就不会是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人们的研究一切社会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我们今天再认识民主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正反映了我们过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存在着不少片面的、以至错误的观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问题上: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生产力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决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者遇到了双重任务:1、面对资本主义者的反对,为捍卫社会主义而斗争;2、以将能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之潜力的方式完成此项工作.谁若以为第一项任务很容易完成,那他一定是对当代历史一无所知.资本主义者摆脱了财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束缚,但却又受到(有碍意义重大的慈善事业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他们确信,资本主义需要借助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才能运行.这样一种体制必定会使过多的人的抱负受挫,以致于无法指望每  相似文献   

10.
宋雄伟  臧雷振 《学海》2023,(6):143-151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标识性概念,与政治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关系紧密。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于中国历史实践,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自由主义民主”的历史逻辑,它内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紧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对民主价值的追求过程中,是一种融合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自治民主的民主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于解决实践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学理上回应了民主与治理,中央与地方,政党、国家和社会间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所揭橥的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是以文化启蒙为主要基调的。由于这种启蒙思想曾经产生了美国和法国革命新的激进体制,我国近代以来的各种民主运动和思潮都把“民主”作为一项追求目标。可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它与其它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其归宿的。同样地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大优点是它建立在现代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因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息息相关。 2 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历史教训和我们当下正在进行的实践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和新发展 ,都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待总结和概括的丰富材料。而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统一的高度 ,结合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在当代的发展 ,对这些新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创造性探索 ,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也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本刊继以前开设的“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哲学探讨”,进一步推出“哲学与社会主义”专栏 ,以期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理论讨论会侧记本刊记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理论讨论会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第6届年会于1993年1月9日至15日在长春市召开。它是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吉林省社联、吉林省哲学学会等15个单位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近80篇。讨论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家争呜的方针,除了围绕主题开展理论研讨外,还组织代表实地考察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启祥、大庆石化总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奎应邀就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问题作了报告,使与会者受到极大启发。现将会议讨论和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择要简介如下。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与会同志指出,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现如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新的飞跃,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  相似文献   

14.
应当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历史比它更为久远的一场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而从另一方面说,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赋予这场运动以充分的含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理念无论就其范围还是就其内容而言,都受到极大限制,从而减少了它对既存政权和特权的威胁.相反,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大大地扩展民主的范围.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是十九世纪缺乏热情的民主预言家.在他为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写的序言中,托克维尔说,他使之与他认为匕在美国发现的“身分平等”相等同的民主,在欧洲也在迅速发展起来.他这样写道:“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正在我们中间进行.谁都看到了它,但看法却不相同.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新现象,出于偶然,尚有望遏止;而一些人断定,这是一场不可抗拒的革命,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历史上已知的最经常的、最古老的和最持久的现象.”而且,在1848年他为该书第十二版写的序言中,他也曾这样问题道:“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痴心妄想?”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之中,统治阶级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竭力纂改和歪曲托克维尔的预言,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民主而斗争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下,隐藏着各种思想倾向和流派,它们有着复杂的思想渊源,且处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这里着重考察的,是作为意识形态的西欧社会民主党的官方思想体系(它通常是由社会民主党的领袖和理论家们所代表的),即“西欧民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经历了较多的磨难 ,也引起了较为广泛的探讨。在这些探讨中 ,值得关注的是德拉 -沃尔佩的社会主义理论。德拉 -沃尔佩是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平等、民主与自由是其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 ,他把这一问题看作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认为在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下 ,“为了坦率地表明我们对现实所指出的各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的态度 ,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社会主义和自由 (以及民主 )之间的关系问题” (德拉 -沃尔佩 ,第 6 0页 )。十分显…  相似文献   

17.
最近,广东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就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的目的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它同一切问题都发生着联系。三十一年来,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失误,不能说是与社会主义目的的不明确无关。有的同志指出,过去由于社会主义目的不明确,就出现了“九重九轻”的现象,即重国家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重领导干部利益轻人民群众利益;重长远利益轻眼前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转眼快到三十周年了。积将近三十年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这就是:政治战线上实行民主法治问题,经济战线上实行生产力革命问题,思想战线上反对极“左”思潮问题。总的目标就是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二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植根于大相径庭的思想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中;二者赖以支撑的制度保障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得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等多层制度保障,而西方协商民主受资本主义私有制制约,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二者的协商主体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具有政党、民族、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公民等多层次主体,而西方协商民主着重强调公民个体的主体地位,缺乏政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有效协商;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协商民主正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协商体系,而西方协商民主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协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正在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这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国际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进行这种宣传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