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泊尔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宣布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现沙阿王朝开国元勋第十世普列特维国王以廓尔喀为基地,团结联合号称卡斯族的西部印度教上层(多数为从印度西北部平原和山区移居尼泊尔西部的刹帝利王族和婆罗门),组建骁勇的部族武装东进,1768年攻克加德满都,进而统一尼泊尔。随即逐走西方传教士,宣布印  相似文献   

2.
尼泊尔是一个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印度与中国西藏之间。以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南部狭长的特莱平原而著称。尼泊尔国土呈长方形,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东西宽约885千米,南北宽约193千米,国土总面积147,188平方千米。尼泊尔分为5个发展区,14个专区,75个县。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是一个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印度与中国西藏之间。以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南部狭长的特莱平原而著称。尼泊尔国土呈长方形,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东西宽约885千米,南北宽约193千米,国土总面积147,188平方千米。尼泊尔分为5个发展区,14个专区,75个县。  相似文献   

4.
1950年7月,尼泊尔和印度两国签订了<和平与友好条约>,这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尼泊尔来说,<和平与友好条约>虽未能最终挽救日薄西山的拉纳家族政权,并令国家主权受到了部分损害,但它让尼泊尔的民主制打上了印度的烙印,同时也使尼泊尔争取到对方的可观援助.对印度而言,该条约为它干预尼泊尔内外事务提供了平台,从而将对方纳入自己构建的安全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与尼泊尔佛教文化交流肖雨尼泊尔,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面积147,181平方公里,人口1,713万(1985年),首都加德满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尼泊尔南部地区古名迦毗罗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因此,它就成了我国历代僧人...  相似文献   

6.
张剑 《中国宗教》2015,(4):88-89
应印度文化部、尼泊尔文化、旅游和民航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邀请,4月1日至10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率代表团对印度、尼泊尔、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4月1日,代表团会见了印度文化部长谢利帕德·耶索·纳伊克,就佛教文物保护、共同开发玄奘法师遗迹交换了意见。4月5日,代表团拜会了尼泊尔总统拉姆·巴兰·亚达夫,会见了尼泊尔文化、旅游和民航部长迪帕克·昌德拉·阿玛特亚。双方表示,中尼是友谊加法谊的双重友情。今年是中尼建交60周年,双方将共同致力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是南亚最大国家。印度既是一个由10大民族和若干小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由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构成的多宗教国家。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12%,仅次于印度教,逾亿之多。  相似文献   

8.
从教徒的人数上来看,印度教可谓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据1991年大英百科年鉴统计,印度教徒有7亿多人,约占全世界总人口52.9亿的百分之十三以上,仅次于基督教徒(17亿多)和伊斯兰教徒(9亿多),但多于佛教徒(3亿多)。在尼泊尔,印度教被奉为国教,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在印度,印度教属第一大宗教,其信徒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根据1981年印度政府人口普查的结果,印度教徒为5.5亿,约占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现今的印度教徒早已超过7亿大关。广大的印度教徒遍布于印度的各个地区,有的邦百分九十以上的居民崇信此教。印度教徒最多的邦为北方邦,高达9千2百万人;  相似文献   

9.
印度基督教     
晓望 《天风》2017,(9):63-63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India),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其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但其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3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11.67%,基督教徒2.32%,锡克教徒1.99%,佛教徒0.77%,耆那教徒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祅教、犹太教等。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它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成员,与印度教一起构成印度文化的基石和主体。…  相似文献   

11.
尼泊尔介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北与中国西藏自治区接壤,西与印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毗邻,全国总面积14万余平方公里。根据1981年的人口统计,全国总人口为1千6百万余,其中绝大部分为印度教徒。关于穆斯林的人口比例,官方数字为2.6%,穆斯林自己的估计为8%到10%。  相似文献   

12.
许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尼泊尔是一块印度教的净土。1993年我亲赴尼泊尔考察之后,彻底改变了这种印象。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在那里依然十分兴盛,特别是藏传佛教。 一 历史上的西藏飞地“加容卡肖” 在国内时,我曾阅读过一些藏汉文古籍,得知加德满都有一座大佛塔叫“加容卡肖”,历史上是西藏的飞地,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但近百年来失去了联系。到底这座大佛塔还在不在?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相似文献   

13.
佛教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婆罗门教相传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以崇拜婆罗贺摩(梵天,即创造之神)而得名。此外还信仰多神。它把人分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7,(6):50-50
【天亚社·加德满都讯】来自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的年青佛教徒、天主教徒和印度教徒,在尼泊尔参加宗教交流营,共同生活一周。交流营统筹员皮亚·拉特纳(Piya Ratna)说:"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一 ──十二世纪印巴次大陆的佛教造像艺术(续二)黄春和二、尼泊尔造像艺术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东连不丹、锡金,西南连接印度,北与我国西藏接壤。虽然国土面积不大,而且多为山地,可是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影响,佛教造像艺术便是其古代文?..  相似文献   

16.
##正##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印尼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官方承认的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印尼90%的居民信仰伊  相似文献   

17.
当代尼泊尔佛教张惠兰1997年10月,尼泊尔世界和平佛学院在加德满都巴聂硕尔落成,这是近年来尼泊尔佛教发展进步的又一个成果。众所周知,尼泊尔蓝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是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地方。可以说,尼泊尔国家和尼泊尔佛教均由此享誉全球。虽然尼泊尔...  相似文献   

18.
印度掠影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 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1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占11.67%,基督教徒占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祆教、犹太教等。这表明,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他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组…  相似文献   

19.
谢路军 《法音》2008,(2):56-60
斯里兰卡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古称师子国,有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  相似文献   

20.
高观如 《法音》2000,(7):16-17
据尼泊尔《苏瓦扬普史书》记载:“加德满都一带地区原来是一个巨大的那伽巴沙湖泊,湖内有龙王居住,后来文殊师利由摩诃支那(中国)来到此地,辟开了湖南边的山岭,将这一湖水泄干,并在此建立苏瓦扬普寺,因之称此地为尼泊尔。”这一传说显示了中尼两国传统的亲切友谊。 西元前565年,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的王子释迦牟尼出生在今天尼泊尔南部的洛明达(古称蓝毗尼)。他出家成道后,在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吸收徒众,传播他的思想,于是形成为佛教。他的教法于西元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广泛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