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99,(2)
应泰国亲友之邀,到泰国小住了月余。一踏上泰国的土地,除被浓郁的亲情包裹之外,扑面而来的就是典型的东南亚佛教文化气息。泰国素称“黄袍佛国”,相传早在2200年前,便从印度传入了佛教。位于首都曼谷西面50多公里的佛统府,是当年的佛教中心。佛统塔全高120...  相似文献   

2.
佛指舍利泰国巡礼段启明中国陕西法门寺佛指舍利应李国政府的邀请,于1994年11月29日至1995年2月19日赴泰国巡礼,在泰国佛统府的佛教城供奉了83天.佛指舍利在泰供奉期间,泰国国王亲自前往朝拜,并主持了佛指舍利在泰国供奉的开光典礼;泰国王室成员、...  相似文献   

3.
佛教新闻     
《法音》2003,(2)
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泰国本刊讯应泰国曼谷越素读佛寺住持、御封维素塔堤埔谛大尊长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协会长、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于1月22日至29日对泰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友好访问,并参加了越素读佛寺举行的佛像开光吉祥法会。在泰国期间,代表团先后参访了越素读佛寺、大王宫玉佛寺、泰国北柳府梭通斋坛佛寺、春武里府丛林寺、大城府大佛寺、佛统国家佛教中心,并瞻礼了正在泰国供奉的我国佛牙舍利。1月27日上午,代表团应邀出席了曼谷越素读佛寺举行的佛像开光吉祥法会。代表…  相似文献   

4.
中泰两国佛教界的旷古盛事──佛指舍利赴泰国巡礼侧记启明中国法门寺佛指舍利应泰国政府的邀请,于1994年11月29日上午11时3o分乘泰国空军专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赴泰国巡礼,供泰国僧俗大众参拜。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释迎牟尼在朝野、在僧俗群...  相似文献   

5.
佛教信仰的主要标帜是制作、礼拜佛塔和佛菩萨像。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印度出现了桑奇大塔等佛教艺术品;公元1世纪顷犍陀罗始作佛菩萨像;公元2—3世纪时马图拉制作的佛菩萨像运往印度各佛教圣地;公元4世纪之后犍陀罗、秣菟罗等地相继出现了文殊塔和文殊像,文殊信仰遍及了印度各地,  相似文献   

6.
佛牙塔供奉在大圣窟仰光大金塔和“各巴依”(汉译和平塔大圣窟),可以说是仰光市最大显著名的两处佛教活动及文化中心,佛教活动中心以大金塔为主,文化中心以和平塔大圣窟为主,很多重要的佛教组织学术会议都在大圣窟举行。缅甸佛教第六次结集也是在这里举行的,以大圣窟为中心形成全缅最大的佛教组织机构和教学设施;依次是和平塔、长老别墅、增伽医院、偕伽宾馆、宗教部、僧伽委员会、图书馆、纪念馆、各巴依广场。广场青草铺地,菩提树及其它阔叶林木生长茂盛,占地面积很大,佛教建筑彼此相距不远,分布均匀。所谓和平塔是汉文的意译…  相似文献   

7.
孔勤 《法音》1994,(11)
寺、塔、石窟为佛教三大建筑,起源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时,这三大建筑也伴随而来,开始了与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历程,绵延相续一千九百余年,经过中华民族的创造与发展,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如今遍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寺、塔、石窟,是印度佛教建筑转化为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外建筑文化相互交流的历史丰碑。本文说的是中国佛教三大建筑之一的塔,并且主要是说佛塔中的塔林。塔,梵文Stupa(牵堵波),是为埋藏佛舍利而建。这种塔名真身舍利塔。后来,佛的教法(佛经)也称舍利,为此建造的塔,叫做法身…  相似文献   

8.
王立 《法音》2004,(8):47-48
应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帕帖素篷校长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4年7月16日至20日参加了在泰国曼谷召开的首届“南北传佛教国际会议”。大会在曼谷的佛城和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佛教的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佛寺平面布局的变迁,同佛教徒礼拜对象的转移有密切关系。从印度佛教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佛教的礼拜对象发生过三次转变,即礼拜象征物、礼拜塔、礼拜佛像。起初佛弟子以塔、菩提树、佛座、法轮、佛足迹、佛钵、佛衣以及三宝标志等物作为礼拜的对象(塔表涅槃、菩提树表成道、佛座表降魔、法轮表说法……)。释迦逝世后,各地纷纷立塔  相似文献   

10.
东汉早期山东南部便有佛教流传,东汉后期山东西北部也开始了佛教传播。魏晋时期山东处于佛教的初始阶段,发展缓慢。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后赵崇佛和佛图澄弘佛,山东北部开始大规模传播,泰山成为佛教传播中心之一。南部的琅邪佛教兴盛,大批高僧南渡传法,为江南佛教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南燕定都广固城,青州遂成为北方的佛教重镇。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新闻     
《法音》2001,(9):41-42
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  本刊讯 应斯里兰卡康提佛牙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泰国“世佛联”主席的邀请,以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新成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5人,于7月30日至8月9日先后访问了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泰国,受到三国佛教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7月30日,代表团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斯里兰卡佛教部埃迪里维拉部长和暹罗派佛教达玛帕拉大长老专程到机场迎接。在斯里兰卡访问期间,代表团访问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西古城,参拜了斯里兰卡国宝--圣菩提树和法显大师当年参学过的无畏山寺等著名的佛教圣地,拜…  相似文献   

12.
塔的来历佛教典籍里有给孤长者求得佛的指甲头发造塔供养的记载,说明释迎牟尼佛住世时,印度就已有塔.佛入灭荼毗后,弟子们将佛的舍利分藏八塔中.后来阿育王开启八塔分发舍利令各地建塔供养.这就是佛教史上广为流传的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塔,梵语窣堵波,汉译坟冢.印度现存著名的桑志一号大塔(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就是一座建在圆形塔  相似文献   

13.
可潜 《法音》2008,(6):80-81
本刊讯5月17日至20日,应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校长帕·达磨孔莎瞻(Phra Dharmakosajarn)长老的邀请,一诚会长、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率团赴曼谷出席泰国佛教界举办的2008年联合国卫塞节庆典,并参加了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向中国佛学院赠送吉祥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张开勤  王立 《法音》2008,(10):63-63
9月12日至17日,应国际佛教大学协会(以下简称:佛大协会)会长、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简称:朱佛大)校长达玛库萨伽博士邀请,以中国佛协副会长、云南佛协会长、云南佛学院院长刀述仁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院校处处长李革为顾问、中国佛协副秘书长陈文尧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12人,出席了在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举行的“国际佛教大学协会首届峰会暨佛教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早期以来,泰国佛教传统日益遭受到西方文明和现代性的巨大冲击。如何重新塑造自身作为佛教徒的文化身份成为现代泰国公民的一个重要问题。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对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关系、佛教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地解答,一方面为现代泰国公民-文化身份的重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也仍然体现出公民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王磊 《美与时代》2004,(5):20-21
佛教艺术源于印度,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后50年,印度中部出现了巴尔胡提、桑志、佛佗伽耶等处的塔门,及塔周围栏杆匕佛本生、佛本行等故事的浮雕,这是印度佛教艺术最早的创作.在印度贵霜王朝时,迦腻色迦大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也敬信佛法,从而使印度佛教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常正 《法音》2007,(6):46-49
本刊讯应泰国佛教总会、泰中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泰国艺术大学、泰国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邀请,以及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4,(3)
正本刊讯3月9日下午,泰国前代僧王颂德·帕菩塔瞻尊者荼毗仪式在曼谷贴西林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四众弟子数十万人出席了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率领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在泰国佛教委员会副主席周力平夫妇和泰国副僧王帕波玛师提长老陪同下,应邀出席帕菩塔瞻尊者荼毗仪式。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5,(3)
<正>本刊讯3月5日下午,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与泰国僧王办公室于曼谷北部大学礼堂联合举行第二届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颁奖典礼,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获颁"世佛联"第二届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据介绍,3月5日下午,在柬埔寨狄旺僧王及泰国九大长老的见证下,泰国代僧王H.E.Somdejphrabuddhajarn上座,于颁奖台上向本性法师颁发"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获颁此奖的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1,(9)
当代中国和泰国有两位禅门宗匠,影响佛教发展至深至巨,中国的虚云老和尚遐龄120岁,是民国四大师之一。泰国的佛使比丘今年85岁,弘法度众无日不有,被尊为泰国今日第一高僧。两者都是值得效法学习的对象,这是本文撰写的一个动机。南传佛教国家到底有没有禅法?若有,与中国禅法有否不同?一般人总认为南传佛教国家只有小乘教法,并无大乘,更无中国所独有的禅法。事实是否如此?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抱着作南北传佛教融合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