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汤士文 《天风》2023,(1):15-17
<正>吴雷川(1870—1944)是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基督教思想家和本色神学家之一。与赵紫宸、吴耀宗、诚静怡等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基督教领袖不同,吴雷川是进士出身,在晚清被点过翰林。作为经过科举道路、有进士出身的基督教领袖,吴雷川在民国时期是独一无二的1。他所写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和赵紫宸的《基督教哲学》、吴耀宗的《没有人看见过上帝》,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神学思想的三本书2。本文以吴雷川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十章标题“基督教更新与中国民族复兴”为题,从吴雷川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创作背景,然后说明吴雷川先生为何强调基督教更新,最后谈谈基督教对中华民族复兴有何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韦 《中国宗教》2022,(2):24-25
一、吴雷川简介与历史地位吴雷川(1870-1944)是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之一。与赵紫宸、吴耀宗、诚静怡等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基督教领袖不同,吴雷川是进士出身,在晚清被点过翰林。作为经过科举道路有进士出身的基督教领袖,吴雷川在民国时期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3.
李韦 《宗教学研究》2012,(2):227-232
吴雷川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界的著名人士,他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于非基运动的回应中,形成了以耶稣人格为中心的宗教教育观。吴雷川努力将他的宗教教育观应用于中国救亡图强的实践中,他的宗教教育观是其处境化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李鑫 《天风》2023,(11):12-16
<正>前言吴耀宗先生(1893—1979)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奠基人,是中国教会卓越的思想家、实践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会领袖。吴先生祖籍广东顺德,1893年11月4日出生于广州市的一个非基督徒家庭,1908年考入北京税务专门学校(Customs College),毕业后先后在广州、牛庄(今辽宁营口)和北京等地海关工作。1918年6月,吴先生在北京受洗加入教会,1920年辞去海关工作,正式投身于基督教青年会的事业中。  相似文献   

5.
王思洋(1897 -1964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教育家。他曾在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先生学习,后来回到四川家乡创办平民教育,一生对佛教、儒教的研究与教育事业贡献尤多,撰写著作文章400余万字。过去人们对他的学术成就了解不多,4雕对他作出一个公正的学术评价,近年来虽然王恩洋先生的著作目录已经发表,他的著作集也全部出齐,但是它还没有引起学者的充分颤,这是仲十分遗憾的事情。 王恩洋先生生前没有写过研究禅宗的专门著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接触过禅宗。根据他的自述,他与禅宗最旱接触当是在…  相似文献   

6.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1):36-37
《佛教文化》期刊社的社长吴立民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常有人来向他求教。在众多的求教者中有一些人老是盘根究底,总觉得吴先生有什么修行妙法不肯开示,而对他指出的扎扎实实、勤修苦练的要求则摆出一付“这个我早知道”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中国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在1951年2月23日在其亲笔所写的遗嘱中留给南开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他不愧是中国教育之魂。  相似文献   

8.
王荣伟 《天风》2006,(23):20-21
吴耀宗先生,1893年11月4日出生,广东顺德人。1913年,毕业于北京税务专门学校后入海关工作。1918年在北京受洗入基督教,后辞去海关工作,于1920年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学校部干事,1921年加入“唯爱社”,曾任该社主席。1924年,吴先生赴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于192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校会组干事。1937年,吴先生第二次赴美进修。1938年回国,改任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出版部主任。1945年,吴先生任主席的联合出版社在成都创办了《天风周刊》。1949年9月,吴先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1950年夏天,吴先生等40位中国基督教领袖发表了“三自宣言”,由此兴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1951-1953年,他多次出国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和基督教和平大会等国际和平会议。1954年,他被选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1961年获选连任。吴先生曾历任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著作有《为人师的耶稣》、《没有人看见过上帝》、《黑暗与光明》、《科学的宗教观》、《社会福音》等。  相似文献   

9.
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的吴先生,在美国一家银行负责“投资风险控制研究”。到美国十几年光景,从穷学生做到大公司的部门主管,年过不惑的吴先生脸上丝毫看不出劳心劳力的沧桑,反而显出一派青春气息。笔者向他探询:如何在美国公司里如鱼得水?    面试看缘分  也许因为是搞技术的缘故吧,吴先生并没有碰到过人际关系方面的难题。也因为性格随和,没有什么奢望,反而容易得到提升。但他确实目睹了周围许多同事在华尔街的沉沉浮浮,看多了,便也就以此为诫。  求职的第一关是面试,往往在这时候,就决定了上司今后对你的态度。其…  相似文献   

10.
沈德溶 《天风》1995,(2):2-3
《天风》是吴耀宗先生于1945年2月在成都创办的,至今已整整五十年。 吴先生为什么要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来创办这个刊物呢?他在《天风》的《发刊辞》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抗战已经到了一个最严重的阶段,中国的前途如何?就看我们如何渡过这一个危急的关头。”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8)
<正>"基督教中国化"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命题,事实上,至少在明清之际就有一批皈依天主教的大儒,开始探索基督教中国化的道路;后来中国教会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如吴雷川,赵紫宸以及吴耀宗先生都曾著书立说,阐述。基督教中国化"的观点。尤其是吴耀宗先生的"中国教会要自己发掘耶稣福音宝藏,摆脱西方神学羁绊,创造中国信徒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吴冠中是20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一位有着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在复杂和变迁的文化环境中,他亲历了中西文化相互激烈碰撞的过程,他始终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吸收运用西方艺术,创造了中西绘画意蕴贯通融合的独特成果和崭新经验,致力于走出一条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道路。吴冠中先生以实践者和思考者的双倍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不问     
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先生在他的自传《西潮》中回忆了这样一件事:蒋梦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家里人把他送进了家塾中学习,在家塾中,最先读的是《三字经》,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有些枯燥,于是,蒋梦麟开始反感这个学习环境了,进而反感书本、反感先生。他恨透了家塾中的生活,便有一天,趁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回了家。母亲见儿子回来了,很感意外,便问他:"你怎么跑回家来了?"他回答说:"家塾不好,先生不好,书本不好。"母亲听罢,又问他:"你不怕先生吗?"他回答说:"先生,我要杀了他!家塾,  相似文献   

14.
《管子学刊》2008,(1):F0002-F0002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先生(1917.06.14-2007.11.27)。山东省安丘市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赴山西前线参加抗日游击斗争。曾为夏(县)支队营教导员。1947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91年离休。  相似文献   

15.
容肇祖教授是我国当代老一辈卓有成就的学者、哲学思想史专家和教育家。他曾在教育园地和社会科学领域辛勤耕耘近七十年。在他逝世一周年之后,缅怀他一生的业绩和学术贡献,令人产生无限敬仰的心情。容老1897年生于广东省东范县一个世代书香而清寒的家庭,代有硕学之土,其兄容庚先生也是当代一位著名学者。容肇祖先生1922年就学于北京大学,是当时胡适、陈垣等名师的高足。毕业后先后任厦门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解放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先生曾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另外的85%,则要靠人际关系。你是否善于交际?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58年8月18日夜,月辉遍洒巴黎。 一辆出租马车,将维克多·雨果先生送到了博永区福蒂内林荫大道14号。先生轻叩门扉,被擎着蜡烛的女仆迎进了门。先生注意到,女仆在哭泣。进入客厅时,遇到另一个女仆,她也在哭泣。先生关切地询问,被告知:“他已经奄奄一息。夫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里,医生从昨天起就撒手不管他了……教士来过了,给他做了临终涂油礼……他过不了今夜了......”  相似文献   

18.
先人风范永世长存——怀念吴耀宗先生□徐明涵●吴耀宗先生是一位国内外颇有知名度的爱国基督教界人士。新中国成立后,吴先生率领中国基督教内的爱国人士发起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教会改变了殖民地教会面貌,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教会,并从此获得了新生,走上了健康发展之...  相似文献   

19.
唐柯三先生是我国现代穆斯林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人士。今年是他归真六十周年,我们特刊出两篇纪念文章对他表示深切的缅怀。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深切缅怀任继愈先生的生平业绩和历史贡献,学习和弘扬他的学术精神和崇高品格。在此,我谨代表德州市委、市政府向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任继愈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学究天人,道贯古今,成就斐然,举世敬仰,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繁荣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为人与为学都是中国学者的典范。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学术研究的优秀代表.解放以后.他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哲学,由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是大学哲学系的基本教材。任继愈先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论文集——《汉唐佛教思想论集》,成为新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问题的奠基之作.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