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科学划界与中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划界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分,依据科学划界的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以及重建划界的多元标准,中医不晃科学,但中医也不是伪科学,而是一门实用的技艺,因此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的提法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我们反对把中医伪科学化,中医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融入现代医学的发展之中,为医学的发展而奉出自己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的融通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都是人类医学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要达到两者的融通与共建,其前提便是在对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医学精神,促进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和重要性。科学划界,本来是西方科学哲学中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出的一个特殊问题,目的是依据经验或实证的标准,把科学与非科学,甚至把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区别开来,认为实证性或客观性是科学的根本的、乃至唯一的特性或本质,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其他一切知识或理论,要成为科学,就必须把自然科学作为效仿的榜样,否则就不能晋升科学的行列。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理论由于偏执于实证性…  相似文献   

4.
张增一 《现代哲学》2006,48(2):52-58
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20世纪哲学四大主题之一的科学划界研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该文从科学划界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科学家和创世论者在“猴子审判”这一著名案件中的辩护与反驳,揭示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对科学划界标准的影响,并且指出在现实社会中研究有关的科学争论,从研究科学精英的科学观转向研究社会公众的科学观,可能是有助于摆脱这一困境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异质性与科学划界─—L.劳丹的划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篇题为《划界问题的消亡》的文章中,劳丹说:“习惯上被视为科学活动和科学信念的内容都具有认识异质性(epistemichetero-geneity),这种异质性提醒我们注意,寻求划界标准的认识形式可能是无效的。经过详细分析,看来不存在一个认识常量。…划界问题——被波普尔称为‘认识论中心问题’的那一问题是虚假的,因为它预设了这一常量的存在。”①劳丹是循着以下思路得出上述结论的。首先,他设立了关于科学划界的三个元标准。然后他检查了新老划界主义传统,发现无一划界方案满足元标准。最后他才形成了异质性概念科学观。不难看出,此…  相似文献   

6.
医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的性质;医学的科学属性;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医学中有无伪科学?划分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医学科学数据既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又是一种重要研究资源.针对医学科学数据共享所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如医学科学数据的所有权、医学科学数据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提出相应的举措,对促进和规范医学科学数据的共享、最大化科学数据的价值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科学发展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生(沈阳110003)李树义导师孙开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iect,以下简称HGP)是当代生命科学领域一项最引人注目的跨世纪巨大工程,被誉为“人体阿波罗计划”。其目标是用15年时间...  相似文献   

9.
科学解释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及科学理论的结构相关,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关系到科学理论何以能成立、理论和实体的关系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纳格尔在《科学的结构》一书中提到了十种解释范例;亨普尔在《解释逻辑之研究》、《演绎规律解释与统计解释》、《科学解释种种及科学哲学论文集》和《自然科学的哲学》中提出了两种解释模型;孔宪中在《是科学的解释,还是骗人的解释》中根本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国伪生命科学产生的文化原因和背景,指出其致命的谎言、骗术与危害;揭露其理论上的荒谬与科学上的无知。并强调开展对这类伪科学产品进行批判运动的意义;同时重新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宗教、神话、迷信等进行划界和定义。医学研究需要正义、需要哲学的引导;在事实的世界之上,必须由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来把握;医学理论不允许任意杜撰和加工,从这个意义上,医学科学还需要法律来维护其正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特点,提出了宽容地理解医学的必要性与意义,探讨了医学中的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划分,并就由此而引发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医学并不简单地就是自然科学。医学的方法是综合的,利用其他任何科学的成就。中医是经验医学,而且主要是临床医学。在广义的科学概念下,可以说中医是科学。中医基本理论没有根本改变其自然哲学形态,评价中医药学应主要着眼于其实践活动,也不可忽视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关注中医药学可以启发我们,知识的发展可能以多元、曲折的方式进行,重估中医药学价值既可以对医疗实践也可以对科学发展做出某种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全科医学的兴起与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华医学会(100710)马凤云全科医学,顾名思义是不分科的医生。是对病人进行全身心诊治的医生。国际上也称之谓家庭医生。我国古老的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就是在整体防病、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千年的医疗实践都是推崇全身心诊断...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精神促进医学健康地发展本刊编辑部科技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科学能有今天的辉煌,无不与人们依靠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掌握科学思维息息相关。在技术性较强的医学领域中,这个真理的体现更为充分。可以肯定他说,科学精神是发展和创新我们事业的第一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医学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既包括向医学科学注入人文精神,还包括向人文医学注入医学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充实、丰富人文医学,使人文医学具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和现实针对性,摆脱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当前在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呼声中,我们人文学者似乎忽视了这一点,因而影响人文学科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对医学科学领域内存在的和某些一度充斥的唯心科学观的社会表现进行分析,从过程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入手,提出防范学术腐败和发展医学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从教育和民生的角度探讨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学家必须关注的医学领域内的唯心科学观,并举例说明医学工作者的科学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1后现代医学的发展史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整体的、系统的、多元的、综合的和协同学的思维方式,尽管在认识论上有远离理性和相对主义的倾向,然而却更多地带有辩证法的情结[1]。后现代主义所进行的多学科和多元的研究批判方法,必然冲击现代医学模式,并对其诊断和治疗观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相对论开始,自然科学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发生在牛顿物理学之后的新阶段即“后现代科学”,它向医学领域渗透便产生了“后现代医学”的概念。其研究方法是理论综合,而思维方法是系统论或称辨(辩)证法。它未摒弃在现代医学中占据辉煌地位的寻求确定起源的精…  相似文献   

18.
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看中医学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看中医学的发展道路浙江中医学院研究生(杭州310009)刘金洪中医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数千年来,经久不衰,并不断向前发展。但由于社会、历史等的原因,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学却落伍了,甚至出现了对中医的信任危机。[1]中...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科学与后现代医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中心主任格里芬等人提出“后现代科学”与“后现代医学”的理论,认为还原论的科学传统是造成当代世界诸多问题的祸魁,因而在后现代科学中重新强调人类以及自然的经验和意识,建构整体有机的生态科学观,并进而提出“心身相关”的后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20.
实现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我们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狭隘视野来审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就会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1] ,医学是科学也是人学 ,医学的发展是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过程 ,医学教育要克服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的现象 ,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医科人才。1 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哲学审视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自然科学[2 ] 。科学文化属于科学 (认识 )的世界 ,科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 ,试图运用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 ,建立各领域严密的逻辑体系 ,因此科学以事实为依据 ,科学世界强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