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渐渐地在我国兴起,这是因为研究者认识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的价值,认识到了中国心理学不能不包括亚文化的各少数民族的心理资料。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心理学家所从事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普遍采用心理测验的手段,通过测验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晓莉  张杰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38-42,105
跨文化心理学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积累大量丰富经验的同时,也暴露了它自身的不足。比如研究前提与研究目标相矛盾的问题;研究者的立场问题;研究方法及结果的效度问题等等。然而,21世纪为跨文化心理学的完善和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跨文化心理学又在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分析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的跨文化比较方法之上的、探求群体心理行为差异与相似的一门学科。它发端于本世纪初,形成于七十年代。近二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认为代表了心理学未来的主要方向之一。一、跨文化心理学的现代概念跨文化心理学有一个有代表性的最新定义,是在1989年由加拿大皇后大学 Berry 教授等人提出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各种文化和民族群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关于行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跨文化/文化心理学自20世纪中叶创立以来,在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心理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文化特异性的问题上的持续争论.第二部分探讨文化差异的魅力,论证为什么迄今的研究往往偏向于寻找行为的差异而不是跨文化的不变性.第三部分简要概述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文化偏误、缺乏等价性等问题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本文题目中的主题,即跨文化差异的心理组织.这部分内容对目前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倾向,即从宽泛的维度或笼统的心理功能角度来组织和解释行为差异提出了挑战.第五部分则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以几个重要的传统研究领域为代表来具体说明这种过度泛化的倾向及近期的研究发展,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研究人员贡献越来越大的文化神经科学领域.最后对跨文化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和平心理学是近20年在心理学内部兴起的一种以和平心理研究实现世界和平愿景的心理学运动,主要经历了孕育、萌生、形成等三个阶段。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三维和平理论模型、和平自我理论模型、过程式多维积极和平理论模型。和平心理学使心理学的和平研究价值得到回归,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未来的和平心理学理论需要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内自我改良式的局限,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和平本质理论的高度,需要加强与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跨领域整合、重视多元方法的运用、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考虑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外交、军事、国内社会现状,在我国开展和平外交心理研究、转型期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心理研究,将势在必行、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跨文化心理学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而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年龄的个体行为表现或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成果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有助干区别在文化依赖和文化独立两种情况下产生、发展的行为,还有助于揭示影响儿童如何仿效成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结构,宗教、经济状况等。跨文化发展心理学可以为社会科学和生理科学提供具体的证据以验证它们的理论假设或预测,这种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消除民族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偏见,也可以促进普通心理学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确切地说,跨文化心理学是由一大类建立在比较文化方法基础上的心理学研究所构成的一个领域,它的所谓理论问题,主要体现为对心理学的比较文化方法和方法论课题的理论思考。跨文化心理学的方法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比较方法的借鉴与移植,二是传统心理学方法的跨文化改造。大部分的研究者对这种借鉴移植与改造过程中的理论问题的观点,只是或隐或显地散在于各自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很少有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的尝试。目前较为突出、争论较多的有如下几个方面:关于“文化”的概念;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层次和焦点;考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心理学导论》介绍郑雪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跨文化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它以比较的研究策略探讨不同文化中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性和普遍性,以揭示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关系。由于这个学科对于整个心理科学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方、苏联和我国有关技术培训心理学研究的改革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据此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员工培训心理学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新领域,不同的心理学分支的学者们纷纷参与研究,目前,研究者们注重方法学的探讨,并特别关注对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此外,由于国际技术交流的发展,跨文化培训的比较研究亦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最后,笔者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技术培训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引起了我同心理学界的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丰富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特别是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做出更科学的结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刚刚兴起的我国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仍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多属于对西方心理学家的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验证,而对于文化背景本身以及个体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刍议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张海钟 《心理科学》2005,28(5):1235-1237
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的母体是跨文化心理学,它旨在探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生活准则、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民俗习惯、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共同文化心理特质和文化心态差异,中国的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着重揭示城乡两种文化背景下个体或群体社会心理的基本差别,并因此为心理学提供研究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启示,进而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查明心理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灌注、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各自的意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关于行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跨文化/文化心理学自20世纪中叶创立以来,在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心理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文化特异性的问题上的持续争论。第二部分探讨文化差异的魅力,论证为什么迄今的研究往往偏向于寻找行为的差异而不是跨文化的不变性。第三部分简要概述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文化偏误、缺乏等价性等问题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本文题目中的主题,即跨文化差异的心理组织。这部分内容对目前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倾向,即从宽泛的维度或笼统的心理功能角度来组织和解释行为差异提出了挑战。第五部分则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以几个重要的传统研究领域为代表来具体说明这种过度泛化的倾向及近期的研究发展,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研究人员贡献越来越大的文化神经科学领域。最后对跨文化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心理学的改革已在整个心理学界逐步深入,加强心理学的改革,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已成为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神圣的使命。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就离不开中国的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又根植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特质之中,因此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心理学就离不开对组成我国民族共同体的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研究,为此,本文拟就民族心理研究与我国心理学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基础技术。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大规模语料中词语和上下文的联系,使用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提取有限维度的语义特征,将每个词表示为一个低维稠密的数值向量(词向量),以用于后续分析。心理学研究中,词向量及其衍生的各种语义联系指标可用于探究人类的语义加工、认知判断、发散思维、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社会与文化心理变迁等各类问题。未来,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区分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成分,深化拓展动态词向量和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如GPT、BERT)的应用,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建立细粒度词向量数据库,更多开展基于词嵌入的社会变迁和跨文化研究。我们为心理学专门开发的R语言工具包PsychWordVec可以帮助研究者利用词嵌入技术开展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与行为研究》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刊号为ISSN1672-0628,CN12-1348/B(季刊),2003年起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为沈德立教授。主要刊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各领域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报告、综述和动态。热诚欢迎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8.
文化心理学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浩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95-800
文化心理学具有双重内涵。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心理”学,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以“文化心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另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者的文化负载,以“心理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当前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未能有效整合“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这妨碍了对文化心理学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19.
心理测量工具的跨文化修订、构造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测量工具的跨文化修订与构造的基本问题是不同语言间的交流和翻译.本文从跨文化心理学角度,对现有心理测量工具所存在的问题及测量工具的修订、构造和翻译所需注意的问题作了详细论述,文章还提出了翻译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并且介绍了测量工具的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年《心理学报》复刊,标志着我国心理学新时期的开始,至今已十年了.如何评价这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我们试图通过对十年中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调查,来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动向.为此我们收集了14种心理学期刊和97种相关期刊上有关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文献共2274篇,建立了1979-1988年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文献数据库,经过参考有关文献,请教有关专家,在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对这些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测量的标准,从各领域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研究的一般水平、研究者和期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