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企业界的职业道德管理尹发跃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使企业充满活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日本著名伦理学教授铃木健认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尤其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美国、西欧等许多企业也纷纷提出了“企业即人”,“伦理进入企...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两本颇为畅销的著作:《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何以说不》,很有些异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曰简单模仿。提起“说不”,很容易使人想起几年前的日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政界鹰派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先后写出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是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三本在美国及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书,向美国及全世界发出“不”、“不”、“不”的警告性呼声。日本要说“不”,是因为日本人觉得战后40多年里,日本一直受制于美国,没有独立的外交,现在日本经济强大了,腰杆硬了,可以不听美国的“训示”了。它体现了日本人要对过去几十年的所忍所受“翻案”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学者在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研究中,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文化理论的问世,带来了一场管理革命,不断受到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管...  相似文献   

4.
60年代日本的土光敏夫到美国去,在纽约他对美国人说:“我们  相似文献   

5.
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教师,在竞争激烈的日本保险市场拼搏,最终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优秀营销员、MDRT(美国百万圆桌协会)奖得主,她的经历,堪称传奇。去日本希望人生会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发现,中国人的智商明显高于欧美人和日本人,经研究,认为与中国人学习和使用汉字有关;日本教育家发现,三岁的幼儿根本无法记住日文中的假名,却容易记住表示他们所知道的事物的汉字。大量的研究资料均表明,与其它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具有一种神奇的益智功能...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盛极一时的“结构主义”思潮曾蔓延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它是萨特尔存在主义的接替者。据有的学者估计,结构主义已经作为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一种而进入了史册;但是目前在美国和日本,对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却仍不乏人。西德学者黑尔曼德在《从一个德国人的观点看法国的结构主义》一文中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形式主义体系,它对历史完全抱着一种漠视的态度。它反对一切进化和发展,而追求所谓‘封闭体系’和  相似文献   

8.
是谁说的     
有一天在某小学的历史课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女老师问:“同学们,‘我懊悔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祖国。’这句话最早出自谁之口?”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日本女学生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内森·黑尔,1776年。”“谁说的,‘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老师又问。“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那个日本学生又站起来回答。“完全正确。”老师说:“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木子是位日本学生,可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难道你们不为自己感到羞愧吗?注意:你们都是美国人,可她却是日本人啊。”“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突然发出一声怪叫。…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N·韦尔普查统计表明,中国人的智商大大超过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建筑师、物理学家、博物学家中,高智商者都以美籍华人居多,美籍日人次之,美国人最低.而在其他十个行业智力测验中,也有八个行业华人智商超过美国人.唯有牧师、律师两个专业略低.  相似文献   

10.
日本著名的进步哲学家,关西大学教授竹内良知在赴沈阳参加“战后日本40年”国际学术讨论会途中,于1985年8月13日下午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座谈,邢贲思、刘及辰、虞愚等同志与竹内先生交流了中日双方对当代日本哲学的研究情况。在谈到当代日本哲学主潮流时,竹内认为,实存主义在日本开始衰落,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看,其影响都不及战后初期;实用主义也有变化,鹤见俊辅等人的实用主义虽然取自美国,但是它已不是美国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而是被改造成为同日本日常生  相似文献   

11.
由日本筑波大学和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主办的“第八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年8月底在筑波大学举行,应邀参加的各国或地区的学者_达二百零二人,其中南韩七十四人,日本七十六人,中国十九人,台湾十三人,欧洲十二人(西德四人、东德三人、英国一人、法国一人、意大利二人、捷克一人),美国七人,澳大利亚一人。中国学者来自高等学校和社会科学院两个系统,原来都是个别接受邀请的,但到了日本以后,我们一行常被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随后引发的海啸造成了更大危害,除了数额巨大的财产损失之外,更加让人震惊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三、二、四号机组先后发生爆炸,使日本和邻国一时间笼罩在令人恐怖的核阴云之下。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让人想起历史上许多损失惨重的大地震,而且也让人想起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露事件以及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2月17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举行了第十一次文化学术座谈会,讨论儒学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关系问题。参加座谈的有研究机关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发言的内容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儒学对日本和四小龙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地方;(二)社会主义社会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三)批判继承问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会上,许多学者谈到儒家伦理思想在日本、南朝鲜和新加坡的具体表现和不同特点。一些同志介绍,日本的企业管理十分重视对职工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发挥企业中每一位成艮的积极性。有的企业挂着这样的对联:“伦理进入企业,心灵进入工作”。许多企业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特别强调“感情投资”,尽力消除职工的雇佣感觉,从而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他们自认为,“人和”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这使日本企业一般都能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企业遇到重大困难,职工们仍然能够保持团结,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儿童电视节目中的主题和主要人物后发现,两个国家大多数共同的主题是权威.美国电视节目中,权威人物的基本特点是具有竞争性,而日本电视中,权威是鬼魔.母女之间亲密关系的描写在日本电视中很突出.美国节目里强调个人主义,而日本节目中强调集体中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包含着禅宗影响,这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观念。而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并因此而出名的,是美国上世纪末来到日本的美术史家阿奈斯特·费诺罗萨,他写了《东洋美术史纲》;此外尚有本世纪初鼓吹“重新发现日本美”的德国建筑学家布鲁诺·托特。  相似文献   

16.
做个好下属     
在20世纪70年代,索尼彩电是当时打进美国市场的唯一一种产品,但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却相当惨淡。 那个时候,在美国人看来,日本货就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因此,被索尼公司派到美国的负责人,都一个个铩羽而归了。这些人不但灰溜溜地回来了,还为自己的失败找出了一大堆借口。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旅游与五台山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世界正处于新的旅游黄金时代的黎明。各个国家的人们将使自己的足迹遍至地球的每个部分。大众旅游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是美国人;随后多年,西欧人和日本人接踵而起,引发了众多的外国人走出国门,去看外部的世界,这样就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如今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了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的东京审判。然而,在东京审判前夕美军同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20多名731部队成员秘密接触、对日本细菌战进行调查并达成秘密交易,以免除战争罪为条件获得了大量日本731部队细菌战与人体试验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及日本人提交的3个人体试验研究报告。透过这些报告形成的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出美军调查动机的演变乃至这场交易逐渐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创造“石井式汉字教育”的日本幼年国语教育会名誉会长石井勋先生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日本儿童早学汉字比晚学汉字的智商高(中国《神奇的汉字》第二集)。这说明汉语汉字可以使人聪明。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的权威人士几乎公认由汉语汉字武装起来的华人是智慧很高的一类人。例如美国人口专家经研究发现,在建筑师、物理学家、博物学家等专家中,智商都以美籍华人为最高,美籍日本人次之,美国人最低(中国1991、6、9《人民日报》第8版)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坂神大地震。震级7.2级,5466人遇难,遇难者中有平民,有富豪,有政府官员。地震之后,不知是纯属偶然还是有意安排,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做了两份同题问卷:这个世界属于谁?《华盛顿邮报》得到三个答案,依次是: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