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宗教研究领域引领潮流的"文化传教"人,正在从"宗教学的立场观点"指导的研究转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的研究,这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声望正在逐步提升。但这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怎样"观马克思主义"的?不防略举一二:其一是启用马克思少年时期写的中学作文给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按上一个"神性"基础;其二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句短语中引申出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三是引用恩格斯的早期文章,说明信仰甚至迷信,都是出自"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其四是引用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向宗教开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类以"宗教"观"马克思主义"方法不足取,加润国同志的文章就向此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提出质疑,本刊或将陆续发表一些,以供切磋。  相似文献   

2.
在宗教研究领域引领潮流的"文化传教"人,正在从"宗教学的立场观点"指导的研究转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的研究,这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声望正在逐步提升。但这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怎样"观马克思主义"的?不防略举一二:其一是启用马克思少年时期写的中学作文给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按上一个"神性"基础;其二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句短语中引申出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三是引用恩格斯的早期文章,说明信仰甚至迷信,都是出自"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其四是引用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向宗教开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类以"宗教"观"马克思主义"方法不足取,加润国同志的文章就向此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提出质疑,本刊或将陆续发表一些,以供切磋。  相似文献   

3.
2005年,方立天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上发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文。文章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四方面基本内涵:宗教本质观、价值观、历史观、适应观分别进行论述,归结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十个创新性观点,指出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立天先生的文章在宗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本期刊登的陈麟书先生文章《再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作者对在新的境遇中如何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宗教的本质等问题进行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地观察、分析、处理宗教问题而形成的基本观点。它是我们观察宗教现象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观点的继承和超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适应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值此之际,《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于5月9日率采访组,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思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工作等问题,对我国著名宗教理论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要求,需要我们宗教研究工作者认真开展学术研讨,研究共产党员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认为.首先要研究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二是如何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地位.为此需要破除“过时论”、“流派论”和“不同论”。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应该着重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基本原则,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三是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8.
《反杜林论》是在马克思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并成为欧洲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情况下,恩格斯为回击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散布的错误思想、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维护党的思想统一、在马克思支持帮助下完成的宏篇巨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运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恩格斯通过批驳杜林在宗教问题上的谬论,以十分精练的语言全面准确地阐述了他和马克思在宗教问题上的理论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百科词条",对列宁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新中国的宗教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究《反杜林论》中的宗教观,对深入学习、运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灵活运用于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的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反宗教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入中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分析宗教问题,对宗教的认识产生了历史性飞跃;后来在共产国际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干扰下,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研究,制定了打击宗教职业者等激进的反宗教政策,给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之后,中国共产党重新以唯物史观考察宗教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完善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将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宗教在国际国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上升,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宗教观,是我们观察宗教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开展宗教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搞好宗教研究的基本科学方法。当前,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把握其历史唯物的基本原则、科学辩证的基本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各种思潮中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宗教观既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同,又保留了马克思主义以宗教分析的某些遗产。它们是当今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家、哲学家对当今宗教问题的思考。本文对这些思考作评介,旨在拓宽研究的视野,为我们思考现代社会的宗教问题提供一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卓新平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探究》全书共315千字,319页。该书是作者近10年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论述而完成的一部力作,正文部分共五章,"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定位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表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理论""当代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回应""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正确理解与科学发展"。该书追本溯源,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理论体系,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思想和思路,以指导、启迪我们今天对  相似文献   

13.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值此之际,《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于5月9日率采访组,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思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工作等问题,对我国著名宗教理论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4.
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及其内涵,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宗教社会现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定义。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定义,一切定义也必须以最简明扼要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定义就其内容来说是最贫乏的。但从其外延来说则是最为广泛的。所以,定义本身就是两者的矛盾统一,当然,我们可就这一定义的本质内涵作出进一步具体界定,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宗教观定义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了中国的宗教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理论、实践、制度三种形态来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历史观、价值观,可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形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等方针政策,可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形态;实行政教分离,以宪法相关规定为中心的一系列宗教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针对具体宗教问题而建立的体制机制,可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制度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三种形态,相互依存、相互衔接、辩证统一,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艾思奇思想的研究在不断细化深入。关于宗教理论、宗教政策及宗教工作的论述是艾思奇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艾思奇对宗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相关问题给予了重要关注。辨析艾思奇关于宗教的观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整体理解,将会在动态发展、准确把握等方面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提供有益启示,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阐释及其实践上获得历史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立与唯物史观创立的内在逻辑关联、唯物史观的创立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关联的论述,以及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容本身的分析,充分说明《导言》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纠正了宗教学界这一几乎成为定论的观点,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个观点的原因,说明必须继续深入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8.
宗教观是关于宗教的根源、本质、功能及其生成、嬗变、消亡之内在逻辑的根本观点。马克思宗教观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对宗教问题的探究、审视与批判诉诸于物质生活实践,从而在本体论维度颠覆了以往宗教理论的观念论立场,开启了宗教研究的新视界,引发了近代宗教批判运动的历史性转向和框架性革命。一就宗教观赖以形成的本体论而言,存在着“观念决定论”与“生活实践观”的根本分野。马克思宗教观之确立同时也就是对“观念决定论”的颠覆。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生活实践的基本立场,从本体论维度摧毁了支撑唯心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石,建立了自己宗教…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理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把宗教国情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使学生懂得我国宗教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必然性;把宗教相关法律法规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使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和提高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带给中国20世纪发展的辉煌,并将为中国21世纪的前进继续提供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取得的成就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引领下获得的。对此,辩证地、发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则很有必要。马克思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一代伟人,其思想是顺应时代、社会的需求而成长、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亦有其辩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