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安平 《天风》2017,(11):37-39
在今年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的时候,笔者特别感念著名的德国宗教改革家、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他在16世纪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提出了十分宝贵的宗教改革主张和神学思想,不仅对新教的建立,而且对今天教会及其神学的发展,都有着巨大贡献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林海 《学海》2005,4(2):76-80
路德派与加尔文派关于圣餐礼的争论成为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内部最激烈的斗争之一,并最终导致双方建立联合教会的努力的失败。表面看来,分裂是由神学分歧造成的,但实际上政治原因才是关键因素。双方的神学分歧并非不可化解,双方的误解主要不在神学。在政治因素的左右下最终走向分裂。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宗教改革时期教会国家化、民族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庆恩 《天风》2001,(10):38
“得救之前”和得救阶段的道理比较易懂,所以在此忽略不谈。关键是“得胜阶段”,试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注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关问题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方面敢于顶住当时的罗马教皇,大胆地提出“因信称义”,反对赎罪券;还有他将圣经译成德文,也是功不可抹。但他因为《雅各书》中明确提出“因行为称义”的说法而不喜欢这部书,称此书为“草芥之作”(详见《圣经论丛》骆振芳著,中国基督教协会神学教育委  相似文献   

4.
柳松 《天风》2017,(8):44-45
16世纪,德国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546年)所发起的宗教改革,带来了一场消除当时天主教内部赘疣的变革,一场神学理论和宗教实践上的变革。而对于路德这位伟大人物影响最大的,也是引发其进行宗教改革的源头,乃是圣经。马丁·路德曾起誓忠于圣经,终生捍卫圣经真理。中世纪,一般人很少接触圣经,通常只在弥撒中听神父用拉丁文诵读几段经课。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地考察了马丁·路德称义神学思考的理论背景、过程和意义,指出马丁·路德的神学突破实际上与中世纪末期称义神学构成了解蔽与遮蔽的关系。中世纪末期称义神学遮蔽了"因信称义"的圣经道理,路德受限于经院新学契约神学,发展出了谦卑神学,但是随着圣经篇章注释工作的展开,他逐渐抛弃了经院新学以及整个中世纪的称义神学框架。最终他发现了"上帝之义",恢复了《圣经》和保罗的教导,完成了称义神学上的突破,奠定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8,(21):48-48
路德会启动"路德10年"庆祝宗教改革500周年近日,路德会在德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个纪念新教宗教改革10年的庆典活动,在未来几年直到2017年,基督徒将会庆祝马丁·路德的改革,并推进与其他信仰对话和更深的神学交流。近日,  相似文献   

7.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索了中国文化中的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做出宣誓的动作后,是否会影响大学生被试的诚信感.结果发现:(1)被试看到做宣誓动作的人会更容易联想到这个人具有诚信的特质;(2)做出宣誓动作后的被试能够体验到更高的诚信感.结论: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无意识的自动化连结,做出宣誓的动作能够...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于教会神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通过解读"圣事是一种标记"和"圣事要借助于可感事物和话语",将圣事源自于天主的"奥秘性"与开放给人的"标记性"结合起来,强调了圣事指向人、适合于人并最终圣化人的属性。以这一圣事学说为基础,天主教的圣事神学指导天主教信众构建起了以圣事为中心的宗教信仰生活,发展出了丰富的圣事礼仪文化,从而显示了托马斯·阿奎那这一圣事神学深刻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上帝预定与人的自由意志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持续性张力,并构成了基督教思想史上一个广泛持久的探讨论题。基督教教义与神学在其历史与逻辑推演中,围绕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凝结成所谓的"阿米尼乌主义之争"。本文分析了阿米尼乌主义在教会史与系统神学里的地位与处理方式,指出了这场争论起因与要旨就在于因不同圣经解读而导致的对于预定对象与自由意志的不同理解,勾勒了福音派阿米尼乌主义的兴起以及对现代福音派信仰的影响,判定阿米尼乌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宗教改革"的一种后续发展,认为它作为加尔文系新教改革宗内部的重要神学分支,几乎一直伴随基督教新教这五个世纪的发展,并对丰富和深化基督教新教信仰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紫宸(1888-1979)是20世纪中国基督教一位杰出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徒作家、诗人、圣诗作者和著名的教会领袖。他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基督教神学。他的神学是其在自己的文化、社会、政治处境中信仰寻求相关性解释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其处境神学的思考中,他又努力寻求基督教的独特性。在其构建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努力中,他清楚自己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他是基督徒,更是中国人。他竭力要说明的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应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因此多一个基督徒,并不会少一个中国人。基督与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神与人、宗教与伦理是其神学运思的两个焦点,通过这样的神学思考,他试图构建一个为人生为社会的基督教。他的这种努力也表明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徒可以也应该有双重的效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尝试谈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教育"与"神学"的概念的理解,指出"教育"所具有的双重意义,即灵性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互益,以及为人的发展与为教会和社会承担责任的双重使命。希波主教奥古斯丁提出"神学是关于神的理论或论述"以及当代中国神学家们提出"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二是从基督教历史中选择一些神学教育体系的典型实例来说明多维度的神学教育理念。比如古代犹太人的神学教育模式、早期基督教发展过程中的神学教育特色、中世纪的大公教会传统的基督教神学教育,以及宗教改革后的若干神学教育等。最后,就当前中国教会的发展情形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主要集中在:"敬虔"的追求、"学问"的装备、"实践"的推行,以及中国基督教博雅神学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9,(6)
<正>2017年10月,基督教全国两会在上海召开了"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此书是会议发言及部分优秀征稿的合集,共收录文章二十余篇,分为宗教改革家神学思想的启示、宗教改革与基督教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努力的途径三个专题。  相似文献   

13.
亨利八世时期的宗教改革塑造了统领英格兰王国和教会的"至尊王权",这种不同于中古二元社会的新观念催生了新型的王权理论。主张"至尊王权"的理论家们基于教派倾向的不同,提供了多样化的论证路径,同时,这种王权理论存在诸多问题,其内涵需要在王朝政治的实践中被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4.
褚怡敏 《学海》2004,(5):201-202
16、17世纪前期 ,英国正处于都铎王朝 (14 85 - 16 0 3)和斯图亚特王朝 (16 0 3- 1714 )前期 ,也是从封建农本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社会都发生了较为明显而深刻的变化。封建经济制度日益解体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逐步发展壮大。伴随  相似文献   

15.
4月22日至5月8日,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七人, 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的率领下访问德国、瑞士和英国。这是我会新班子当选后第一次出访欧洲,也是第一次尝试如何向海外教会和教会团体介绍神学思想建设。 欧洲教会一向重视神学研究,长期以来造就了一批著名的神学家,逐步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神学思想体系。这与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加尔文改教等教会传统有关。欧洲教会赞成谈论神学,但对中国的神学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陈康先生在《智慧:亚里士多德追求的科学》中的论述,重新思考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和神学的关系。陈康先生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章节中提出了一种原因论,它让亚里士多德导向了对于神学的研究。但是,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开篇提出的原因论导向了《形而上学》Z17中的作为亚里士多德存在论核心的"本质实体论",确切地说是"本质实体论的原因论"。此外,亚里士多德在Θ卷通过潜能现实理论,阐明了本质实体论的原因论中形式作为现实的优先性,从而让亚里士多德转向了研究纯粹现实的实体的神学。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地说,中国基督新教教会的信仰渊源与美国的奋兴主义和欧洲的敬虔主义密切相关。宗教改革时期高举的"唯靠圣经"、"唯靠基督"和"唯靠信仰"的原则,在中国教会从不会过时。因此,如果不基于上帝的启示,不以圣经作为神学的"规范",就没有中国教会所能接受的神学可言,也就没有真正的中国神学。尽管神学不可否认会含有一般信  相似文献   

18.
陈美麟 《天风》2003,(8):38-39
<正> 4月22日至5月8日,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七人, 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的率领下访问德国、瑞士和英国。这是我会新班子当选后第一次出访欧洲,也是第一次尝试如何向海外教会和教会团体介绍神学思想建设。 欧洲教会一向重视神学研究,长期以来造就了一批著名的神学家,逐步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神学思想体系。这与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加尔文改教等教会传统有关。欧洲教会赞成谈论神学,但对中国的神学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了路德在宗教改革时期提出的重要神学观念之一—天职观。简单描述路德天职观提出的背景后,本文重点通过路德的三大改教檄文对天职观的含义进行词源和文本分析,同时强调路德神学诠释的处境化特点,最后指出路德的天职观在当今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它把基督徒从消极出世引向积极入世,用敬业精神去成就事业,用爱心去服务人群——荣神益人。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发展的逻辑线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督教神学最初是以新柏拉图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它的基本特点是反理性或超理性的神秘信仰,这一特点在“三位一体”、“基督神人性”和“原罪”等教义的确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到了中世纪中期,安瑟伦试图在信仰与理性之间寻求同一性,从而开创了对神学教义进行逻辑证明的经院哲学之源端。然而由于这些证明所借助的只是知性的抽象同一原则,它们不仅没有真正克服信仰与理性的对立,而且使得神学形而上学向着经验性方面发展,最终堕入粗鄙浅薄的感性直观中。本文将对这一演变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