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是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高质量就业是学有所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大学生的努力目标.志愿服务活动能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个人品质和职业规划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就业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346名90后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就业心理量表,考察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初步应对策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和学科类型上,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无显著差异;其就业准备、就业能力、就业压力感在年级及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研究提出综合90后大学生自己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力量联合改善并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众所用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需在学校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明显,故而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接着阐述了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翅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在大学生职业情怀培养过程中深入开展以苦难为题材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对于培树大学生良好就业理念和精神,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发挥个人价值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特别是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缩减,导致大量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所以厦早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内部条件,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坚定的实施,相信工夫一定不负有心人的。大学生应该尽早进行自身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并改正不足,发展长处,使自己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中脱颖而出。所以,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能够进行有效引导,我们做了此次研究。  相似文献   

7.
—序篇:就业分配,看不见的战线九六年尚未接近尾声,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工作就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了.据了解,近两年是我国建国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时期,又恰逢分配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进行了较大的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繁荣,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在逐年上升,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在新时代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加健康、更能够持续发展,不仅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就业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塑造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总是接到好多大学生朋友的来信,对就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其实就业并没想象得那么可怕,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近年已成为研究大学生就业状况相关问题的热点之一.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性别、生源地、专业、实习经验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具体采用列联表分析、£检验、方差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了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发现专业和实习经历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维度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有显著影响;建议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学校应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营造乐观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择业自负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顺利择业是十分不利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竞争,面对社会选择呢?本文就择业自负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适方法等问题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张书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横向的分权经济。在此体制中,市场和国家都不是万能的。市场主要着眼于功能、机制、效率,因而它突出有利于发挥功能、增强机制、提高效率的原则上的平等。政府则在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中主要是社会供求、公众利益、社会平等问题,因而它比较关注有利于平衡社会供求、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平等的事实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一种横向的法制经济。在此体制中,不论是市场的活动还是国家的行为,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具备市场、国家和法律这三方面的相关条件。第一,要建立高效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我们的公平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效率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是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达到共同富裕的公平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性条件。第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首先要适当抑强扶弱;其次要搞好社会统筹;再次要利用分配杠杆,以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为前提,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第三,建立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经济法律体系。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经“济。法律要根据分权  相似文献   

13.
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前就业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大学生出现了自卑、不平衡、自负等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于每一位毕业生而言,第一份工作意味着他们职业生涯的起跑线。然而,为了获取在这个人生的起跑线上冲刺的资格,其中的酸甜苦辣惟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大学生们经过激烈求职竞争,对自己的就业现状或满意、或失落、或无奈。但无论怎样,这些都是他们必须要面对和接受的现实。那么,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和打算的呢,我们来共同倾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有效性的良好机制.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中的问题,提出实施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从大学生素质结构指标,包括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动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行为素质四个方面,以及绩效指标,包括就业率、违约率、响应度等三个方面,提出运用综合目标比较分析和360度考评的方法,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目的内容和对象高等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形成他们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研究大学生人生观的特点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对加强和改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生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研究只涉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得知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奢侈消费、攀比消费、过度超前消费等现象。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因此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学校要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社会要重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8.
乔爽  刘延斌 《美与时代》2014,(6):118-118
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学校的增多,学员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危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导致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专业知识的不完善,社会实践能力的欠佳,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要重视并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就业能力的养成给他们引导正确的就业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内涵、动因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在新时期,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以诚信教育为新着力点,采取多种形式、途径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校园诚信文化的形成,培养出诚实守信、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家庭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的现象与问题,发现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与职业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应积极发挥家庭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建议家庭在合理范围内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而国家和社会应致力于公平就业环境的塑造,使家庭因素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