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教》2009,(6):61-61
张泽洪先生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5期撰文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唐代社会,是道教、佛教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长安,亦是全国道教、佛教活动的中心。唐代长安佛教寺庙、道教宫观数量众多,各名山高道、高僧汇聚于此,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道教在唐代成为国教,唐代是观察统治者与道教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阶段。大部分西方学者讨论唐代统治者与道教的关系会重点讨论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却少见学者讨论道教徒对统治者的态度。从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到道教代表人物的"退让",不谋势力,愿作帝王师。作为研究道教的西方学者,如果利用独特的视角,将关于中国唐代统治者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与西方以及佛教具有相比性的例子进行比较分析,可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资料极为难寻的情况下,对峨眉山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峨眉山佛教和道教之间的论战持续了1500年左右,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在晋代,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代。论战的中心集中在峨眉山是道教仙山,还是佛教胜地,也就是说,道教、佛教谁先落脚峨眉,论战的结局是由佛道教并存到道融于佛  相似文献   

4.
正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佛教道教商业化是当前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了佛教道教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为关注。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佛教道教商业化是当前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了佛教道教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为关注。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为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17,(10):11-13
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两大传统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影响广泛。佛教、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做好佛教道教工作,不只关系佛教道教的健康传承发展,还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寺观既是实践佛教、道教生态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佛教、道教生态建设的重要窗口。今年,国家宗教局将支持佛教、道教界建设生态寺观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佛教和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理教义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佛教、道教界历来就有尊重自然、善待生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18,(7):6-6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佛教道教商业化是当前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了佛教道教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佛教道教商业化治理的广东实践(一)广东省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取得的成效自国家宗教局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以来,广东省把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作为宗教工作的一个重点,深入推进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1.治理商业资本介入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在把宗教当作促进旅游、发展经济的手段,以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或其他佛教道教资源为核心进行商业宣传,打造景区发展旅游。  相似文献   

10.
道教文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文化概览刘仲宇道教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对道教文化的各个侧面稍作巡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儒学及佛教一起合称三教。其中儒学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哲学学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宗教,道教和佛教才是宗教。而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的。道教在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七、道教和佛教佛教激发道教创立的看法早已为人所抛弃(赛德尔1969,页105)。这种观念来源于日本学者,他们甚至在今天也能用十分敏锐的眼睛看出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初都是中国佛教专家并且本身就是佛教祭司。另一方面,西方的道教专家对辨...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人民大学何建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地方志佛教道教文献汇纂》,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地方志文献最大规模的专题历史文献结集,也是继佛教大藏经、道藏和佛寺志、道观志等教内文献及正史文献之外最重要的佛教和道教的主流和主要文献.该丛书充分展现了2000多年来中国佛教和道教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色,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中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与当代佛教和道教之间不可分割的重要历史联系,有着重要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家宗教局、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佛教、道教界纷纷表示,《意见》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佛教道教界合法权益,确保佛教道教健康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期专题刊登的文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书名邮购价都市中的佛教55.00元虚云老和尚的足迹23.00元道教内丹修炼34.00元道教神仙与内丹学34.80元基督宗教知识辞典92.00元正法眼藏42.00元基督教宗教研究(第六辑)34.00元律法书·叙事著作解读21.00元诗歌书·智慧文字解读21.00元论《宝髻本缘》和宝髻的施舍21.00元西山四祖14.00元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18.00元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18.00元聚散因缘——佛教缘起观18.00元清净国土——佛教净土观18.00元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18.00元出入自在——佛教自由观18.00元道教礼仪25.00元藏密观音造像28.00元慧镜斋文萃32.00元道教旅游指南…  相似文献   

15.
<正>问:什么是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答:一段时间以来,涉及佛教道教的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比如寺庙被承包经营、假僧假道欺诈信众游客、景区包围寺观收取高价门票等现象,这些问题最初被媒体曝光、受到舆论谴责,被笼统地冠以"乱象"。2012年,国家宗教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中,也是用佛教道教乱象予以表述,并主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老庄道家和魏晋玄学影响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心性论,随后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又反过来影响了道教的心性论。文章着重从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明心见性与修心炼性诸方面分析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强调佛教对道教在转变人的形体、生命、人性、心性修养、人生理想的看法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指出就心性思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说,佛教尤其是禅宗都超过了儒家对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4,(6):64
正本刊讯5月22日晚,在"全国风景名胜区内佛教、道教寺观管理工作研讨班"期间,国家宗教事务局组织部分佛教、道教界人士,围绕佛教、道教放生、护生的传统与现状进行座谈。来自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以及全国11个省、自治区的20余位佛教、道教界代表踊跃发言,从佛教、道教教理教义,放生的仪轨与实践,如何引导信众合理放生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王作安局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了规范放  相似文献   

18.
内城内一区:佛教24,道教16,儒教9,喇嘛教1,总计50。内二区:佛教21,道教14,儒教4,天主教1,伊斯兰教1,总计41。内三区:佛教25,道教9,儒教2,总计36。内四区:佛教27,道教9,儒教1,总计37。内五区:佛教41,道教15,儒教6,总计62。内六区:佛教28,道教44,儒教12,天主教2,总计86。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4,(6):23
正本刊讯5月21日上午,全国风景名胜区内佛教、道教寺观管理工作研讨班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培训中心开班。本次研讨班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举办,就加强全国风景名胜区内佛教、道教寺观管理工作开展专题研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寺观主要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部门主管佛教、道教工作的业务处长,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相关负责人及有关省  相似文献   

20.
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中央的态度是明确的,政策法规是明确的,工作基础是深厚的,社会氛围是有利的,关键是要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推动中央部署和政策法规落实落地。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主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题研究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