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孩子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更不可能有余力读书。所以他不识字,也没有人告诉他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2.
上高中时,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一件曾令她感慨颇深的事,事情发生在她的一个在南方上大学的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3.
门的故事     
新办公大楼美轮美奂。刚搬进去那会儿,一切都新鲜,大伙儿心里像喝了蜜。  相似文献   

4.
石头的故事     
有位拾荒者在野地里捡到了一块石头,那石头怪怪的沉沉的,他不介意地把它扔进了袋子里,半路上以10元钱把石头卖给了一个收货郎。那个收货郎呢,一转手又以30元钱卖给了路边的废品回收站。结果回收站的老板以300元的高价又卖给了一个小老头。最后那个小老头是以一千万的价格卖给了珠宝商。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的一家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广告:“1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哈利看到这则广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是,他还是揣着1美元,按着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找了去。在一栋非常漂亮的别墅前面,哈利敲开了门。一位高贵的少妇为他打开门,问明来意后,少妇把哈利领到车库前,指着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喏,就是它。”哈利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是坏车。”他说:“太太,我可以试试车吗?”“当然可以!”于是哈利开着车兜了一圈,一切正常。“这辆轿车不是赃物吧?”哈利要求验看车照,少妇拿给他看了。于是哈利付了1美元…  相似文献   

6.
动物故事     
易怒的牧羊犬 牧羊犬看护着牧场的一群绵羊。  相似文献   

7.
狼女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这个故事比平常的说教更生动、更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罪恶,人啊,不可为自己狡辩! 二战期间,有一个七岁的女孩,是犹太人,在逃避的纳粹的追捕过程中与家人失散,而收留她的一个人家,竟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出卖她来换取荣华富贵;如盟军赢得这场战争,可得掩护犹太难民的功劳;如纳粹赢得这场战争,就把她交到集中营换取赏金。小女孩在隔壁听到这个奸诈的计划,连夜逃出了这个人家。在饥寒病因中,她倒在了坡地上。这时,一只与群体失散的母狼来呵护她。小女孩就和这…  相似文献   

8.
挑水的故事     
山顶上的寺院,高耸入云,院里面有一个武艺超群的老和尚这一天,寺院里来了三个年轻人,想拜老和尚为师学习武艺。老和尚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请求.留他们在寺院住了一夜。第二天,老和尚把他们领下山,每个人发了一根扁担.两只水桶。告诉他们,每人挑两桶水上山.一人走一条路。谁能花中午之前把水挑上寺院.谁就可以成为他的徒弟。望着高耸入云的寺院,三个人各有所思。  相似文献   

9.
农夫的故事     
一个贫穷的农夫绝望地向上帝祷告:“我的生活为什么如此艰难?我为什么每天辛苦地劳作还是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万能的上帝啊,请你把我变成一个富人吧。让我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吧。让我的妻子和孩子吃饱穿暖吧.”  相似文献   

10.
佛珠的故事     
我本喜欢旅游,游佛教圣地是我的最爱。1987年游峨眉山,我来到金顶上的大雄宝殿,平时熙熙攘攘的大殿此刻却空无一人。我发现拜垫上有三件东西:一口青龙宝剑、一串长佛珠、一串手链佛珠。在大殿庄严的众佛像前,这三样东西像是给我准备的三件礼品;我像周岁小孩抓周一样抓起长佛珠和手链佛珠拜罢佛便离去了。  相似文献   

11.
王俊刚 《天风》2003,(12):10-11
平安夜,我们欢喜快乐,团为神成为了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住在我们中间。从此,人与神可以在耶稣里相遇。我们再次确信。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作我们个人的救主,相信他的赦免,并且永远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2.
陈旧的故事     
《思维与智慧》2011,(6):F0004-F0004
一男子凝视着美丽女子的眼睛。女子手里拿着一朵花,若有所思。画面构图巧妙,主要人物一上一下,一坐一立。周围环境描绘得细致入微,色调温暖和谐,充满温情和甜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两个故事     
故事之一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间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口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  相似文献   

14.
因诗得名在数千年的诗歌史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人因其名篇佳句而获得美妙的雅称。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著名,人称“郑鹧鸪”;诗人赵嘏以“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到“赵倚楼”的雅号;宋代的宋祁因有写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被人称为“红杏尚书”,词人张先的“张三中”、“张三影”的雅号,也因其名句而来。  相似文献   

15.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土炕上,炕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垂老的父亲,一个是人到中年的儿子,父亲坐在炕的一头,身后倚了几床被子,身上还盖了一床,头低低的,面无表情。儿子坐在父亲的对面,盘着腿,看着父亲。  相似文献   

16.
没钱的故事     
常言道:金钱是身外之物。据此可以推定,有钱与无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实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过,人在没钱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窘境,甚而是绝境,对此,我有印象深划的亲见和亲历。  相似文献   

17.
一、蒲松龄嘲弄财主(字谜)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连试不第,只好靠教书为生。有个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去当师爷。教书3个月,临近春节,蒲松龄便要告辞。财主问:“吾儿文章如何?”蒲松龄回道:“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不知长进如何?”蒲松龄应道:“八窍已通七窍。”说罢便启程返家。财主赶去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师爷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你知道蒲松龄的话是何含意吗?谜底:(不通,不通。一窍不通)二、施耐庵考弟子(字谜)明朝有个姓刘的财主,有3个儿子…  相似文献   

18.
赵红菊 《天风》2018,(12):29-30
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我却对第一次拜访婆家的情景一直印务深刻。那天,走过村口,走过拐角。忽然听到身边的他亲亲热热喊了声妈。我抬眼望过去;不远处的屋檐下,一位面容和善的阿姨坐在小凳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读得正起劲。闻声她抬头朝我们看来。旋即,字句停在嘴角,惊喜在眉梢绽放。她笑盈盈地起身迎接我们。直到我们随她进屋坐下.她才合上抱在怀里的书,小心翼翼地放在齐眉高的柜顶上……那时,我回家对母亲说,看得出来我未来的婆婆很有学问,因为我亲眼看见她读一本厚厚的书——那是我与圣经首次的一面之缘。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6,5(3):106-107
1、两回事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相似文献   

20.
“蒲公故事”及其历史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史料,对峨眉山佛教发展中引人关注的“蒲公故事”的起源、演化过程及其成因进行考察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对峨眉山佛教发展情形从另一侧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