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成立2002年11月30日,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成立大会举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阿訇、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等宗教界人士到会祝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为研究所题写了所牌。研究所下设:佛教研究室、道教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基督教研究室、天主教研究室和民族问题研究室。据研究所佟洵所长介绍,他们的任务是研究宗教问题,普及宗教知识,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调查北京市的民族宗教状况。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宗教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  相似文献   

2.
北京联合大学宗教研究所近日成立,研究所下设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及民族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张化 《天风》2023,(8):22-23
<正>田文栽(1947.6.11—2023.6.30),从改革开放之初起,就是基督教全国两会图书馆的负责人,是上海、中国乃至世界基督教相关研究领域都熟知的“小田”,是中国基督教会中一位值得纪念的普通人。我能认识田文栽是因为我们曾是“同事”。为完成地方志(第一轮)专业志系列中《上海宗教志》的编修,1988年11月19日,上海市宗教事务局牵头成立了《上海宗教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我是办公室副主任,在当时的局长王宏逵、研究室主任刘建领导下,全职、具体负责编修工作。随即,  相似文献   

4.
毛丽娅 《宗教学研究》2004,4(3):174-179
基督教之所以能迅速地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而走向世界,绝非偶然.这既有客观的历史原因,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宗教和民族宗教的内在宗教素质.罗马帝国的"世界性"范围,罗马帝国统治集团的大力扶持利用,基督教对犹太教的超越,基督教教义思想具有的"普世性",基督教着重个人体验的信仰途径以及简便易行的宗教礼仪,基督教组织的发展变化等多种因素使基督教很快走向世界.在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过程中,保罗等人起了重要作用,他对早期基督教教义的改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学习,离不开对经典原著中深刻精神的理解。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刻揭示了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用唯物主义观念阐释了原始基督教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深刻的是以基督教为例将宗教的来源指向社会存在。恩格斯对原始基督教的批判不仅能指导中国基督教的中国化,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时为正确引导宗教、处理宗教关系提出了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以甘肃农村基督教群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琰  万明钢  王微  刘显翠 《心理学报》2008,40(11):1197-1202
以148名基督教青少年为被试,研究了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研究结果表明,(1)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的坚定性在减弱,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的青少年的宗教坚定性高于某个时期皈依的青少年;(2) 宗教倾向包括内倾宗教、外倾个人和外倾社会等三个方面,以外在个人倾向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保持宗教者”在内倾宗教和外在个人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脱离宗教者”;(3)高宗教卷入的基督教青少年在内倾宗教和外倾个人维度的得分显著地高于低宗教卷入的基督教青少年;(4 )宗教倾向内部各维度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宗教态度的各维度与宗教卷入、内倾宗教倾向和外在个人宗教倾向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只有系统梳理恩格斯从基督教的社会功能方面分析早期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的基督教与各国社会形态的历史,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正负功能的分析,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功能的基本观点,才能深入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宗教功能分析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对宗教社会学问题意识、方法论和具体问题分析上的巨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正负功能的论述,涉及宗教社会学中宗教与社会秩序的维模、宗教与社会冲突等几大问题,对后世社会学家对宗教功能的分析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1,(5)
湖北省基督教书刊发行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在武汉召开了“湖北省基督教书刊发行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传达了中国基督教两会2001年度圣经发行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国家关于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书刊的制作、出版、销售的法律、法规和《湖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由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主办,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宗教文化出版社和香港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香港信义宗神学院、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协办的“宗教的社会功能”研讨会,在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九龙国际宾馆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安保枝,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陈红星等12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自内地和香港的22位讲者做了演讲。一、酝酿良久各方关注由国家宗教局所属的宗教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出版社与香港基…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是宗教界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努力途径。这些年来,上海基督教在自身工作中努力探索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有益经验。众所周知,对未登记的基督教活动点的治理一直是个难点,同时也关系到基督教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音乐     
基督教音乐杨周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基督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及基督教新教)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把与宗教有关的文化(文学、绘画、雕刻、建筑及音乐等)从人类文化中清除出去,那么余下的就所剩无几了。在所有的宗教中,唯有基督教的音...  相似文献   

12.
过往的多数研究认为,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是对其原生宗教的否定与取代。通过对基督教传入前后中缅北界怒族支系怒苏人的信仰观念、仪式主持者与丧葬仪式的历时性变迁的考察、比较,发现基督教在该区域的本土化,实质上是新生代教牧人员引领信众在对其原有文化传统进行选择性扬弃基础上的基督教文化重构式的中国化。从基督教与民族原生宗教关系切入对怒苏人基督教中国化背景、动因、表现与功能、影响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基督教通过对民族原生宗教的扬弃而形塑其民族文化特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洋教”到“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基督教”转型的中国化实践。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创建,以及宗教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受到中国基督教界、宗教界和知识界的普遍关注。丁主教这部文集的出版,对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和找寻这些问题理想的解答提供了重要启迪和思路。我们从事宗教研究尤其是基督教研究的学...  相似文献   

14.
宗教批判是启蒙的主题之一,恩格斯宗教批判的理论视域经历了从激进启蒙到合理启蒙的转变。青年恩格斯的激进启蒙立场始终捍卫启蒙理性主义,表现为对基督教信仰的否定,指责基督教信仰是虚无的。在创立唯物史观以后,恩格斯则不同意对启蒙的激进化、极致化推进,不再指责宗教是虚无的,而是深入探讨了宗教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体现了恩格斯宗教批判的合理启蒙立场。合理启蒙视域下的宗教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内地新闻     
《天风》2009,(10):34-37
<正>会议昆明市举行"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10日至15日,由云南省昆明市宗教事务局、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共同联合主办的"基督教与和谐社会论坛"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行。来自昆明市各县、区的市基督教两会常委和研究基督教的有关专家等近60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采取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另外特别安排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交流发言和研究讨论。研讨会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孙毅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刘平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柬埔寨禁止当街传教 1月1日,柬埔寨宗教事务部最近发布公告,禁止基督教团体在柬埔寨当众进行散发宗教宣传品等传教活动,以避免发生宗教冲突,破坏社会安定。公告指出,一段时期来,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到柬埔寨居民家叩门传教、散发宗教宣传品,并宣称“上帝来了”。这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和对他们隐私权的侵犯,必须加以禁止。柬埔寨宗教事务大臣谢萨伦说,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一些基督教组织派人在金边挨家挨户进行宣教活动,要求居民信仰基督教,这种行为已引起柬埔寨人的反感,容易引发宗教冲突。 …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杜威和罗素的学说风靡一时,对当时文化思潮有重要影响。他们在宗教方面的言论,特别是针对基督教的看法产生了一些明显的效果。杜威与罗素都是无神论者,与杜威相比,罗素的反基督教立场更为鲜明。他们的宗教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者对宗教的看法,同时,也受到了赵紫宸、徐宝谦等基督教学者的批评。杜威和罗素的宗教观引起那个时代与今天的学者们思考和争论这样几个问题:"信仰"的内涵应如何界定;宗教活动与政治运动在性质上有无相关性;怎样评价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曾经在中亚地区传播一千多年。从历史视角来看,基督教先后以聂思托里教、罗马天主教、俄罗斯正教等形式向中亚地区渗透。由于这块广阔的草原通常都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各民族间长期争夺,使这里无法产生稳定的政治环境。这就为各种宗教的传播提供了空间,使得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受到其他宗教的竞争和挑战。同时,由于基督教教义的玄奥晦涩,及其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使其很难对中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产生较大吸引力。尽管如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梳理出基督教在中亚传播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宗教,基督教本土化的过程必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冲突进而融合的过程。中国文化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多样的,多样的文化势必造成基督教在地域性方面的差别。本文通过对豫北地区乡村基督教发展状况的实证调查,从现实中基督徒的宗教实践层面,来探讨基督教本土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7,(12)
<正>基督教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500年前的宗教改革不仅在基督教发展历史上,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场改革"实际上是基督教信仰的重建",改出了一个新宗教,这个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发展路径,对人类社会已经和正在产生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今天,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基督教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