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命题。但是,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人却把这两个命题对立起来,把二者说成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则鸣的《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一文(载上海《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以下简称“则文”)就认为,强调认识依赖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获得真理的唯一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庞、李两文的命题本身都值得推敲。庞文的看法是认为“物质与意识不是对立的统一”,李文是一个设问句,实际意思是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的统一”。这两个命题针锋相对,要末是“是”,要末是“非”,二者必居其一,这就是两同志的看法。初看起来,他们这样提出问题单就命题本身而言似乎是无可非议的,哲学界许多人长期以来也是用这种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命题,即“非此即彼”,一直被人们误解为不相容选言命题,人们一直认为“此”与“彼”:是不相容的,而且有人进一步说,“非此即彼”是形式逻辑研究的范踌,而“亦此亦彼”是辩证逻辑的范畴,并认为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 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理解,“非此即彼”的涵义。这里的联结词“非……即……”的涵义为“不是……就是……”,这是无可置疑的。我们也曾多次撰文论述,“此”、“彼”等指示代词是中国古典逻辑中的变项,现在,在逻辑中使用它们正是中国古典逻辑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近一、二年,哲学界对认识源泉问题的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观各家看法,被用来表述认识源泉的范畴,主要有三个:一是“物质世界”,二是“感觉”,三是“实践”。这三种表述方法,在哲学史上都可以找到根据。我不同意把这三种提法在科学性上等量齐观;我认为,只有第三种即“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的观点,才是真正科学的。这只须对哲学史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作些必要的回顾,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只有,才”能否表达充要条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有同志著文辨析“除非,不”,认为它并非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专用形式,它也经常用来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如,“除非天样纸,写不尽这相思。”这两个问题是与“如果,则”能否表达充要条件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医是科学的”这个命题 ,有人支持 ,有人反对。支持的人自然有其理由 ,这便是“中医治病有效” ,而且这点也是中医得以存在并有所发展的重要理由 ,也是反对者不可否认的。但反对者也有其理由 ,这便是“中医的理论是不可检验的 ,它没有试验基础”(请注意 ,这里的试验是指隶属于中医体系的试验 ,而非现代研究中的那种验证性试验 )。以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 ,当然也都有其片面性。首先要搞清楚“科学的”一词的含义。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作为定语或表语 ) ,其含义就是“符合客观真理的”。而科学则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认识和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有的把对矛盾“特殊性”的分析和“具体分析”等同或并列起来,甚至把它说成是实践的基础。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首先,把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作为认识的基础,是不符合人类认识运动发展过程的。人们要完成一个认识过程,必须经过两次  相似文献   

8.
继两年以来关于认识源泉问题的讨论之后,李伯钿同志最近又著文(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7期《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理论》一文。以下简称李文)阐述他的观点,这对于进一步弄清问题,统一认识是有益的。李文的主要论点是: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实践也是认识的源泉;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最终源泉或叫源泉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派生源泉。由于我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哲学学会于1981年12月17日至29日举行了1981年年会。这次年会围绕以下四个专题开展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1、认识的源泉是什么?有四种不同意见:(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离开实践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2)认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实践是认识的途径;(3)上述两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理论流派,源起于美国学术界试图解答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系的“世界性”命题:西欧北美国家为何得以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如何尽快实现现代化?显然,这是对“韦伯命题”的一种理论拓展与反拨。为此,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纷纷涉足其间,从而涌现  相似文献   

11.
李胜光、朱恩池二同志在《“世界是物质的”还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见《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它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我认为,不是“世界是物质的”提法本身不科学,而是李、朱二同志在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科学命题时,违背了矛盾同一律,把“世界是物质的”这个命题的两层含义各所指的不同使用对象混淆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个科学命题,说的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而不是精神的世界。物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根源。具体说它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二是世界的共同本质是物质。由于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才决定了人们能把整个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现象。也就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就是分别在这两个不同层次上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哲学学会和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于今年初在广州再次举行“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下简称“两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六十多位哲学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提出的“两变”命题是科学的命题。对“两变”命题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不要随意“拔高”,也不能低估。大家除了从“两变”命题与哲学基本问题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关系上进一步探讨了“两变”的含义外,着重就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  相似文献   

13.
“工夫即本体”是明清之际为人瞩目的一个哲学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思辨重点的一个转折。科学地理解、把握这一命题,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的演化,尤其是正确地剖析明清实学思潮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一、“工夫即本体”命题的奠基“本”、“体”原是两个相近的范畴。“本”与“末”相对,“体”与“用”相对,只是到了宋代才出现“本体”一词。“本”,《说文》:“木下日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抵也。”似有“根基”之意。《辞海》对“本”亦有“草木之根”,“事物根基或主体”,“根据”,“原始”…  相似文献   

14.
赫拍特·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逻辑实证主义这一流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却宣称:他自己一直是一个实在主义者,他一直在一些问题上同该派的其他成员有“分歧”。在这篇文章中,费格尔从实在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下面几个维也纳学派的问题: (1)他认为,维也纳学派除了承认认识的意义之外,还承认了感情的意义。维也纳学派所强调的,只是不要把认识的意义同感情的意义混同起来,也不要把形式的逻辑的意义同事实的意义混同起来。 (2)他认为,把命题的意义限制在命题的证实性上是错误的。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说法,全称命题是不能完全证实的,而特称命题是不能完全否证的,那么,既包含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就是既不能完全证实的又不能完全否证的,因而就是无意义的。但是,既包括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在科学中却是很多的。还有,如果把命题的意义等同于命题的证实方法,就必须把关于过去历史的命题如“西塞罗作过公开演说”,看作关于现在或将来的命题;这是荒谬的。费格尔认为:在石里克的著作中,的确有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这样的话;但是,石里克所说的证实,既包括直接的证实,也包括不完全的证实。费格尔认为,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所提出的可证实性理论是错误的。 (3)维也纳学派接受了巴克莱、休谟的传统,把一切存在都限制在直接的经验。费格尔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认为,这就不能承认事物的独立存在和旁人的存在,这就要走到唯我论。他认为,关于事物与旁人的存在的命题,是可以通过类似推理得到的,是几率性的真命题。 (4)他认为,维也纳的哲学家三十五年来已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观点,有些人现在已经接受了实在主义的观点。费格尔在批评维也纳学派的同时,却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他甚至认为,彻头彻尾的宗教上关于神的论断也是有事实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逻辑矛盾妨碍着正确的思维。因此,不论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科学研究中,都不允许出现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命题间的一种逻辑上的真假关系,具体地说,是命题间的一种不可能都真的关系。所以,要判定两个命题是否为逻辑矛盾,唯一的依据就是要看这两个命题能否都真。假使不能都真,则为逻辑矛盾;假使可以都真,尽管形式上似乎有矛盾,也不能认为是逻辑矛盾。例如有这样两组命题,一组是:“上海是中国的最大城市;上海不是中国的最大城市。”另一组是:“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6.
信念与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个时代的著名哲学家都曾从哲学的角度谈过信念,却很少有人从信念的角度来研究哲学。辨明信念与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对于讨论认识的若干问题无疑是重要的。一、相信与所信相信乃是对命题确定的肯定态度:是按照相信者与自身经验相一致的标准,按照已有的关于“必然”、“确实”以及“真诚”等标准(所有这些标准都被维特根斯坦寓于一个类似神话的“世界图像”之中)所做的确定和肯定。所有我们相信的命题就是我们的“所信”,所信唯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原则时才是我们的“信念”。(一)相信 相信与怀疑具有不对称性。相信有两个主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教会“本地化”,如今已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击着过去一直强调统一模式的“罗马化”教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应该有所认识和了解。现在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这几点看法。一、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会“本地化”? 教会“本地化”,目前已在国际上成为热门问题,但是在我们中间,也许有人还对这个新潮流,新动向,认识不足,怀有疑虑裹足不前,甚至也许还有人认为,我们的教会应该“罗马化”,否则,就不成其为正宗的天主教会。目前有些人存在这种疑虑和错误思想,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长期受了脱利腾会议的影  相似文献   

18.
单独概念一向被认为是限制的极限,因而不能再划分。随着自然语言中逻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上述结论开始有人怀疑。于是单独概念能否划分的问题也就提了出来。有人说,“鲁迅”可分为“前期鲁迅”、“后期鲁迅”,“中国”可分为“新中国”、“旧中国”,这足以证明单独概念可以划分。有人相反,说,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此,要弄清楚单独概念能否划分的问题,关键在于弄清楚什么是分解,什么是划分。分解,通常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将某事物分成几个部分。如,树可分成树根、树干,树枝等,工厂可分为车间、财会室、厂长室、传达室等。一是指由一种化合物产生  相似文献   

19.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破除反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迷信、冲决思想网罗,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的认识,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并不一致,甚至还有不小的分歧。例如:有的同志认为经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理论也可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同志认为逻辑证明也可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同志认  相似文献   

20.
本刊87年第1期登有蔡晚娥、罗长江、李廖山诸同志的三篇文章,都是深入讨论析取命题的,对我启发不小。现也发表一点意见,作为学习札记。一个命题是不是析取命题,是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析取命题,是命题形式方面的问题,不是事实方面的问题。“今天既下雨又不下雨”是合取命题,因为它的形式是“P并且q”。“今天下雨或者不下雨”是相容的析取命题,因为它的形式是“p或者q”。这两命题是什么命题,与今天下雨,今天不下雨这些事实,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