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教科书在体系与内容方面都存在不少难题。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公开批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体系不严,与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邻近学科重复;教育心理学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学习理论不能贯串全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深,揭露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不多。然而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工作,包括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已陆续恢复和蓬勃发展,并继续在实践中开阔自己的道路。全国各地心理学机构先后恢复或新建,每个省、市、自治区第一次都有了自己的心理学工作者。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普遍开设了有关的心理学课程,出版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学教科书,并取得了数以百计的科研成果。尽管同我们自己所要求的相比,还感到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这大都是前进中的不足,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3.
孙昌龄 《心理学报》1988,21(1):87-93
本文首先论述从清末到20年代初,我国教育心理学最早等于普通心理学,继而为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一些有关教育问题的史实;编译出版日本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西学东渐”起到了桥梁作用。然后评论20年代后到解放前止,中国教育心理学属简单地应用心理学知识于教育上的纯应用科学史实;以E.L.桑代克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对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发展,起到了岁月久长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趁着改革的春风,开始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心理发展与教育》是经教育部和文化都批准的我国正式出版的一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专业刊物。它将向我国心理学界、教育界、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婴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关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论文和实验研究报告,传播和评介国内外有关儿童、教育心强学的科学知识,以及应用儿童、教育心理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体会。它是一份学术性和应用性、提高和普及相结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刊物。  相似文献   

5.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肇始,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则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有丰富的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可是它带有朴素的性质,并且多散见于古代学者有关教育思想的言论中,至多说明古代的教育家已注意到教育过程中的某些心理现象、而并  相似文献   

6.
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我国许多心理学教科书都有关于想象是在劳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和想象也受实践的检验的论述。例如:曹日昌同志主编,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上册写道:“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人所特有的一种活动”(该书307页)。又说:“此外,想象还接受实践的考验”(该书308页)。此外,伍棠棣等主编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主编的心理学教科书都有基本相同的观点,全国五十  相似文献   

7.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辩证关系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是每一本述及身心发展的心理学教科书所不能回避的。“素质”当然是首先要有定义性的概念。但我国的一些教科书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否科学呢?下面,我们摘录一些心理学的教科书的有关论述:“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1]  相似文献   

8.
一本书是由苏联心理学科学博士瓦季姆·安德烈耶维奇·克鲁捷茨基教授编写,经苏联教育部批准,供师范学校学生用的心理学教科书。本书作者克鲁捷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儿童  相似文献   

9.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论述教育的一篇专著。写作时间大约在战国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作者不详。在《学记》中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在论述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揭示了有关教育心理学的问题,现阐述于下。一《学记》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又指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相似文献   

10.
意识问题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读了一些国内心理学界关于意识问题的讨论文章,还看了我国自己编写的心理学书籍中有关意识问题的论述,受益非浅,但也有一些想法,在这里写出来。一我国自己编写的心理学教科书逐渐地多起来了,在普通心理学教科书方面,仍当推曹日昌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为首。然而,在这部权威性的教科书中,对意识的解释仍然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近来,人们对心理学十分关注,不过与心理学本身的价值相比,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正是我要建议广开心理学教育的原因。尽管心理学的实用价值容易使人们联系到自己的行业,希望能直接学习专门性的心理学知识,但我以为广泛的心理学教育,仍应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主。现已出版的曹日昌的《普通心理学》、十院校的《心理学》、藩菽的《教育心理学》和朱智贤的《儿童心  相似文献   

12.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在当时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欧洲一些教育家致力于把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西方早期的教育心理化运动,这一运动对后世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是:瑞士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事实上,柏拉图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区分,并与教育联系起来;从亚里斯多德起,到夸美纽斯、卢梭等人,就已经提出按儿童年龄特征分期进行教育的主张,并论述到教育中的心理活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出版了许多认知心理学教科书。在此,我们选择性地对其中十本书进行评价,看看它们作为大学二年级学生了解这一学科的教科书是否合适。我们所评价的只限于1978年以后出版的有关认知心理学领域内容的书。选择标准是强调适合于教学的程度,适合对认知心理学不怎么了解的学生。自然,它们也应是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感兴趣的,不仅能引起心理学专业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引  相似文献   

14.
石绍华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4):37-43
《中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文献数据库》(《CCDEP》)收录了1979—1992年全国一百多种心理学期刊和相关期刊上的有关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文献三千余篇。为 CCDEP 系统建立了标引体系,数据库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献都由专家进行了标引.为 CCDEP 编写了检索程序和统计程序,使其具有文献检索和信息研究两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韩向前   《心理科学进展》1986,4(2):30-33
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哪些?多年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曾担任五年《教育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会主办)副主编和六年主编的Smamuel Ball教授在他离任前就上述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比如1941年,Blair就曾选取了当时最为流行的8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书中  相似文献   

16.
自1978、1979年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与评价,查明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提高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水平、促进这两门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孟都主张实施以伦理为中心的君子教育,对“小人”的教化也不放松,但与君子教育的目标不同,孔子明白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孟子也说:“善政不如善教.”孔子主“性相近,习相远”,非常重视教育。《论语》一书多从“教者”出发谈君子教育,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因之,此书可以看成我国第一本“教育学”教科书,孟子主性善,非常重视修养,《孟子》一书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教科书,因为孟子重“内求”,轻“外铄”,他把教育问题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一直主张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是国际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科学方法的发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M、B、加麦佐等人集体编著的《年龄心理与教育心理学》一书,最近已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部分教授、讲师翻译完毕。该书是一九八四年由苏联莫斯科《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作为师范院校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反映了苏联年龄心理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不少学科正在认真开展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研究材料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问题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七十年代至今“西方关于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几乎没有一本不论及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李伯忝:《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述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