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2,(9):1
当今,中国正快速进入老年社会,关爱老人身心健康,使他们有尊严地安度晚年,不仅是老年人子女的义务,更是全社会的一份责任。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佛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知恩报恩,不仅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所以佛教强调"报四重恩",即报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今年,全国五大宗教团体商定,将9月17日至23日设立为"宗教慈善  相似文献   

2.
佛言祖语     
《法音》1991,(10)
世出世恩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恩典     
赵志恩 《天风》2008,(12):42-43
这个题目在赞美诗中常用“奇异恩典”、“奇恩无边”、“赦罪恩典”、“拯救洪恩”,及“主恩无数”、“主恩最奇妙”等词条。基督徒的姓名中也常带有“恩”字,例如志恩、得恩、承恩、恩赐、甚至直接叫恩典为名字的也有。  相似文献   

4.
王雷 《天风》2010,(8):14-16
<正>尽管在教会历史上时不时地有人(或教会)追求"灵恩",但把追求"灵恩"和推动"灵恩"成为一项运动并逐步推广,却始于二十世纪初。"灵恩运动"发轫于1901年的美国,先后经历三次浪潮。目前的"灵恩运动"还处于第三次  相似文献   

5.
恩上加恩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 请同读一节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章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我们在圣灵的光照下,看到这节经文里面,有一个十分宝贵的题目——“恩上加恩”。有三个问题需要弄清楚:第一,丰满恩典从哪里来?第二,如何领受这个恩典?第三,怎样能得恩上加恩?  相似文献   

6.
于鸽  刘茹 《中国宗教》2022,(11):44-45
佛教倡导“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报国土恩”是“四重恩”的重要内容。佛教经典教导佛弟子应该“不作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  相似文献   

7.
幕道 《天风》2012,(1):37
五字联 主恩临门早,春风及第先。 春满主恩地,福临荣美堂。  相似文献   

8.
严青 《天风》2001,(11):10-11
在葡萄园里的工人,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从圣经的教训来看,他们的失败有这五方面:没有恩召;在人前关葡萄园的大门;没有在神面前支取灵力;按私意解经和用草木禾秸建造教会工程。 一、没有恩召(弗1:18)。神对我们有生命和圣洁的恩召,加上神对个别人有事奉的恩召,一共有这三大恩召。主耶稣要求尼哥底母重生(约3:3),这就是生命的恩召。信徒有了神的新生命之后,神接下去又对我们有圣洁的恩召(彼前1:15)。最后,神又在信徒当中  相似文献   

9.
贾汝臻 《法音》2010,(3):20-26
<正>《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说:"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大乘佛教的这种报恩思想,在中国得到特别的弘扬,许多寺院不仅以"报恩"命名,还形成了总报四恩的传统。宁波七塔报恩禅寺就是  相似文献   

10.
对联     
《天风》1996,(1):3-3
十架宝血洗成圣洁基督荣光领进天堂 王恩浩荡(高成义)真神若语诚可贵救王洪恩价更高(周道文)天降恩雨润五谷主赐福音救万民(徐苏)迎新春尸户平安蒙王爱辞旧劣家家幸福靠神恩(潘天辅)对联  相似文献   

11.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准则,感恩是发自内心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所以人人必须学会感恩。感谢真主的造化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感谢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坎坷。  相似文献   

12.
一牧师 《天风》2011,(9):57-57
几个月前,我在某教会讲道,题目是关于神赐予人白白的恩典,说明基督徒靠恩得救,凭恩度日,藉恩服侍。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传统的题目,内容也属基本要道。效果如何,取决于领受神恩典的人是否能获得相应的灵性经验,去更深地体验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从三一论的角度,指出在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中,将救恩理解为关系的恢复是必要而又可能的;并尝试从四个不同的向度指明救恩包括人与上帝关系的恢复,人与其它被造物关系的复和,人与未来关系的恢复,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恢复。上帝的救恩因此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为人类以及整个被造的世界所带来的更新与复和。因着上帝的救恩,人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关系中,从而获得一个更完满的存在。对救恩的这种的理解既不与《圣经》的教导相背,也更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14.
冀慎杰 《天风》2007,(21):12-13
神是万有之源(参出了3:14),他是全能的主宰。"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他能叫流泪谷变成泉源之地(诗84:6),叫坚石变为泉源(诗114:8)。他是我们救恩的泉源,智慧的泉源,活水的泉源,生命的泉源。一、救恩的泉源圣经中提到:"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12:3)救恩出于神(约2:9),神是救恩之源。"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来5:9—10)神有丰盛的救恩(诗130:7),他的救恩永远长存,直  相似文献   

15.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感恩意识的最大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从而使感恩意识逸出伦理道德领域进入政治经济生活,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特有的道德悲情,带来了国民性的扭曲、异化。对感恩意识的切实评价是实现儒学创造性转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父母恩重经》是唐朝初期出现的一部佛教伪经,在唐朝获得广泛的传播,产生过非常大的历史影响。《父母恩重经》宣扬的子女应该践行孝道、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特别是《孝经》所提倡的孝和孝道伦理是一致的。《父母恩重经》在唐朝的出现,既与唐朝统治者提倡《孝经》和孝道的文化政策有关,也是佛教自觉调和与儒学思想的矛盾、努力融入中国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颂恩 《天风》1999,(12)
觑唤圣诞佳音马大笃信圣诞喜讯亲友相贺纷筹圣诞献爱送暖帮困圣诞欢乐普天同庆马大姊妺(33) 圣诞神恩@颂恩  相似文献   

18.
不留遗憾     
正1930年秋天,美国演员普特·奥博如恩在纽约的剧场里参加一部名叫《努力,努力》的话剧首次演出。这部话剧其中有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这一场一开始的剧情,是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和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场景,这两个人一个是通过电话和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大声争吵,另一个则是在桌子旁和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大声争吵。  相似文献   

19.
主恩的滋味     
蒙平 《天风》2003,(11)
如果有人问我 你们所尝到的主恩是什么滋味 让我来告诉他 主恩的滋味似甘泉 能解决人心灵的干渴 给人类永恒甜蜜的爱  相似文献   

20.
一反省隐修士生活 公元四世纪,埃及、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沙漠,居住了第一代基督徒隐修士,他们抛下异教者的城市,遁入沙漠,专务祈祷。其原因很多,而且也很不同,不过可用一句话总括"追求救恩"。救恩是什么?当然这不只是从外表遵从任何社团的习俗规则而已。在那个时代,人们注重救恩的纯个人性。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