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陵神学志》是中国基督教的一本神学学术期刊,她反映着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金陵神学志》的研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尊敬的读者:主内平安!首先,谢谢您一直关注着《金陵神学志》的成长。在上帝的带领下,《金陵神学志》已出版了67期。今后,我们盼望更多的教牧同工和神学院校的师生共同努力,将《金陵神学志》办得更好。欢迎您惠赐有创意性的,有一定学术深度的,适合中国教会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收到母校寄来的《金陵神学志》(增刊)《神学生论文选》专辑,一口气读下来,阅后甚感欣喜。作为校友,不仅为正在接受装备和操练的神学生在学识上的进步和成就而欣慰,更为母校在神学教育事工上做出的见证心存感恩。“金陵”自81年复校以来,在《金陵神学志》上能如此集中地刊登有较高神学涵量的论文,似乎是第一次,实为可喜可贺。这不仅是20年来,“金陵”在培养神学人才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中国教会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以来,在“金陵”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同时也是在普世教会面前做出的美好见  相似文献   

4.
陈金镛先生是金陵神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籍教员,在金陵神学院工作超过10年,主要从事教学和文字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方面,陈先生主要教授"讲道法"和"中国的宗教观"两类课程;文字方面最为突出的贡献莫过于创办并主编《神学志》(后更名为《金陵神学志》)。本文主要简述陈金镛先生神学教育的背景,与金陵神学院的关系,创办并主编《神学志》的基本情形,并进而探讨了金陵神学院早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容福博士是韩国基督教汉尼儿大学校长兼神学院院长,韩国基督教新教民众神学运动的一位理论家。本期《金陵神学志》发表的是金博士在《丁光训文集》韩文版在汉城首发式会议上的长篇发言,由我院同学译为汉文。  相似文献   

6.
理智和灵命     
沈子高主教解放前曾先后担任中华圣公会陕西教区主教和圣公会中央神学院院长,金陵协和神学院成立后担任我院神学教授。本期《金陵神学志》重新发表沈主教针对我国基督教中存在的反理性主义偏差所作的一篇演讲。这篇演讲在今天还是很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7.
事有凑巧,今年初我夫妇庆祝金婚后,从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收到3月30日出版的金陵协和神学院庆祝金禧的《金陵神学生论文选》一本16开80页的《金陵神学志》增刊,容纳着13篇的论文,读后有很大的感想藉此抒发。感谢上帝让金陵神学院在这50年的风雨中,历尽艰困而开出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不但在硬体上有宏美的校舍,良好的设备和优秀的师资,也从这些论文可窥知其产品的精良;这些论文的内容不但建基于圣经和教会传统,也适应时代和国情,并能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张力中,在摸索着一条可资融合的方向,进而建设中国的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9,(6)
<正>《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一期刊载了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逸鲁牧师的文章《基督教中国化与金陵协和神学院》,文中称:丁光训、陈泽民和汪维藩可称为"金陵三杰"。这不是要否定其他老师的贡献,而是因为这三位牧者在国内外学界是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神学家,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发掘和总结,将其用来启发、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他们的思想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代表,也是构成我院"金陵学风"的主要代表人。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是前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为缅怀、纪念丁光训主教,《金陵神学志》拟于今年秋季编辑出版特刊。为此,特向教会广大教牧同工征集稿件,以表我辈对主教的敬意。所需稿件主要为:1.与丁光训主教有关的回忆文章。2.研究丁光训神学思想的文章。请各位同工务必于2015年7月31日前惠赐大作。  相似文献   

10.
宋永生 《天风》1995,(2):33-34
本刊就教会治理问题的讨论已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讨论,使一些主内同工同道对教会治理的忽视态度有所改变,让教会可以摆脱人为的混乱,更好地荣神益人,传扬救主。 本期我们再向大家推荐以下三篇文章,它们从不同角度就教会如何实施“民主治理”进行了讨论,值得一读。作者都是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学生,原发表于《金陵神学志》第20期。应读者要求“治好教会大家谈”仍将陆续发表文章,以配合各地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11.
陈逸鲁 《天风》2018,(7):42-43
《箴言》2章10节说:"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陈泽民老院长十八岁那年,神的智慧入了他的灵,他受感动,决志奉献身心,为主所用。二十岁那年,他进入沪江大学学习,1941年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入金陵神学院读研究生;1950年调入金陵神学院任教;1952年金陵协和神学院成立.  相似文献   

12.
出版消息     
《天风》1998,(4)
贾玉铭牧师是中国教会史上一位著名神学家,曾先后担任金陵神学院教师、华北神学院副院长、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并创办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贾牧师重视教会文字出版工作,留下许多宝贵著作。《圣经要义》为其重要著作之一,已由贾牧师的家  相似文献   

13.
一生的呼召     
主呼召我们跟从他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跟从主?有人说,为的是病得医治;有人说,为的是福气多多;有人说,为的是今生有平安,来世得永生……这个老话题促使我们"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不停地思考.中国近代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报,有民当爱,岂可轻死?"(见《金陵神学志》第2 7期、34期)我们基督徒应记得当今时代主在我们身上所寄托的嘱咐与使命.我们是耶稣的门徒,也就是"蒙召的人",是"道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4.
严锡禹 《天风》2022,(2):24-25
95年前,亦即1927年,上海广学会出版了一本小书,书名叫《雅各书之研究》,作者是陈金镛. 陈金镛(1869-1938),字敂应,浙江上虞县百官镇人.先后在宁波、杭州求学、工作.1906年来到南京,成为金陵神学院第一位中国籍老师,与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同工.陈金镛在金陵神学院任教期间,与多位传教士老师合作写过圣经注释.《...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9,(12)
<正>2019年11月14日至15日,《天风》通讯员和特约撰稿人培训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天风》通讯员和特约撰稿人参加培训。14日上午,金陵协和神学院严锡禹牧师以"做时代的书写者"为题勉励与会者在新时代不仅要宣讲神的福音,也要重视文字事工,按真理分解神的道,做神无愧的工人,做中国教会的时代书写者。  相似文献   

16.
奇妙的安排     
张文博 《天风》1995,(2):5-6
我最早接触《天风》,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京金陵神学院读书时期。在神学院时,同班的邵升堂学兄常向《天风》投稿,并被刊用。我受到鼓励,快毕业时,也试着向《天风》投稿。因此,当时的《天风》主编可能对我的名字留下了印象,成为后来能到《天风》工作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天风》1998,(7)
彼此相交 共享神恩赠送圣经 和睦团契 1997年11月1日—21日,金陵协和神学院刘美纯老师和广东协和神学院陈逸鲁老师访问了以色列。期间在耶路撒冷参加一次华人教会的聚会时,得知远在耶路撒冷的华人教会,缺少中文的《圣经》、《赞美诗》及其他的灵修书刊。归来后,他们将远在耶路撒冷的中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我在金陵神学院图书馆借到王神荫主教所著《圣经典考》(香港1955年出版)一书,大喜之余即埋头誊录,后闻该书香港已再版才作罢。不久果获此书。王主教见此再版书很欣慰,便拿去仔细校阅。我深叹此书何不在大陆再版?王主教笑日:尚有许多新的资料将来可另成新书。  相似文献   

19.
王雪辛教授的《圣乐鉴赏》(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丛书之十六)已出版,由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该书可作为各神学院校开设类似课程的课本或参考书,也可供教内外圣乐或音乐爱好者阅读。 现将陈泽民教授为该书写的序言转载于下,作为对该书的介绍。欢迎大家购阅。 地址:江苏南京大锏银巷17号(邮编210029),金陵神学院发行科。定价每本9元,邮费每本另加0.17元。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基督教传入南京始于1860年,1910年金陵神学院成立,成为南京基督教历史的亮点。此后成立的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使南京基督教重视教育成为一个重点。相比于其他宗教,基督教在南京的历史比较短。但基督教中国化在南京却显得特别突出,关键在于有金陵协和神学院及其院长丁光训主教。一、"协和"彰显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金陵神学院最初由美国长老会设立,后来卫理公会等其他宗派加入,但没有用"协和"二字。本来,由长老会联合其他宗派设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