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残本《永乐大典》辑录了《圣贤图像赞》和《庙学典礼本末》两书中的16幅圣贤肖像插图,前者插图摹自杭州孔庙石刻,后者插图成书于元末,应是孔庙中先儒造像的底本或摹本。两书中圣贤插图严肃雅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明清时期《圣贤像赞》、《历代古人像赞》、《圣庙祀典图考》等圣贤肖像书籍中人物基本造型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开宝藏》存世刻本不多,学界始终期待有更多的刻本出现。本文在回顾前人关于西域出土《开宝藏》残本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新见的西域出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三件残本,指出它们是同一刻本的断残,其字体风格符合《开宝藏》特点,当是该藏的遗存。同时据其有上下界栏的版式特点,认为《开宝藏》后期的补版或增刻,与早期刻本不同,而是采用了上下界栏。这一推断不仅打破原来我们对《开宝藏》版式的固有认识,而且对今后判别西域出土刻本,哪些是《开宝藏》,哪些是《赵城金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术研究,得出可靠的结论固然重要,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同样重要,如此才能进一步拓展学术空间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4.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江西彭泽县任知县的毛宗澄,回到浙江黄岩故乡隐居,时年41岁。初攻读《汉学》和《大学》,以“敬恕诚一,谦谨慈和”为座右铭。自50岁开始笃信佛教,苦研佛经。《黄岩民国志稿》载:“翻阅佛氏内容,以为精深博大,遂潜心玩索。”毛宗澄深入学佛后,十分钦仰天台宗智者大师,因而改名宗智,号“樗遁居士”,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时天台宗第43世传人谛闲法师(黄岩人)说法大江南北,以高深的佛学博得僧俗的尊敬和爱戴。毛宗澄时常聆听法师教诲,决意对佛经注释讲略。 相似文献
5.
话说秦王赢政灭了山东六国,自立名号为“始皇帝”,亘古以来第一人的意思。这位“亘古大皇帝”引领宇内,瞻瞻今古,无论怎么看,自己都应该是“唯一”,名副其实。就拿汤、武二圣来说罢,他们所谓的“大一统”,诸侯王全都各自为政,“天子”管他们不着,隔三年一次朝贡,诸侯们都懒得动弹,派一、二个小官、拎二、三只鸡鸭应付了事,有时连这点面子也不肯 相似文献
6.
《谛闲遗述语录》纂要近代佛教名家名著提要陈士强《谛闲遗述语录》,又名《谛公遗述语录》、《谛闲大师语录》,一册。近代谛闲著,弟子宝静辑。通行本有: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排印本等。谛闲(1858—1932),名古虚,号卓三,以字(谛闲)行,浙江黄岩人。俗... 相似文献
7.
8.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专集,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文化巨擘"、"万世师表".他有个著名的美学与文学命题是"文质彬彬"[1]."文"即文采、文饰;"质"即实质、本质;"彬彬"即适均、和谐,"文"与"质"的关系即外表文饰与内在实质的关系.这表明,孔子既重事物的内容,也重事物的形式.所以,对于文学语言,他很注意修饰,说:"辞达而已矣."[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3]在<礼记·表记>中他又说:"情欲信,言欲巧."他的弟子曾参也说:"出辞气,斯远鄙倍矣."[4]可见,孔子及其弟子都顿讲究语言的精美.<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而又不乏情趣,原因正在于此.下面针对<论语>的辞格略作例释,以窥其语言的隽永. 相似文献
9.
10.
11.
<正>4.竖撇。竖撇似竖,起笔常用露锋,这也是智永楷书的一大特点。其整体以竖为主,斜度不大,只是在中下段开始渐渐向左下撇出,略有弧度。如“雁”“成”等字左撇。5.斜撇。撇画长而斜,劲健锋利。斜撇的写法是,先露锋或逆锋落笔,触纸后顿笔调锋,从右上向左下行笔,出锋收笔,力送撇尖,略取曲势,且撇尖要有仰意,以便顺势带出下一笔画,前呼后应。如“及”“在”等字。 相似文献
12.
<正>九、智永《真书千字文》偏旁部首的临写法汉字中除了少数独体字外,绝大多数字是由多种形态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单位组成的合体字。学习智永《真书千字文》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再从偏旁部首入手,熟悉和掌握其形态、位置与其各自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把合体字写好。1.文字头。这是由斜点和长横组成的字头。点是露锋起笔,通常位于横画中间部位,横画以尖起圆收较多。横画的长短与下面结构要相照应。横画要能盖住下面结构,且取上紧下松之态。如“交”“言”等字。 相似文献
13.
<正>7.平钩。这种钩亦称托钩,系从隶法而来,呈弧形,钩平且长,不向上翘。如“得”“为”等字。8.横折钩。这是横画与竖钩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钩。先露锋写横画,至右端或折或圆转下行作竖钩。出钩须短而有力,和左部笔画相呼应。依据字形有高折钩、矮折钩、斜折钩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书写方法相同,只是在体势上略有区别。高折钩体形较高大,有横平竖直之感; 相似文献
14.
<正>56.双人旁。两撇画长短、方向不一,一般是第一撇较短,稍直;第二撇较长有曲势,两撇的起笔处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上一撇的收笔与下一撇的起笔气势连贯。竖画常露锋起笔,短而有力,微向右凸出。如“微”“德”等字。57.页字旁。上横根据需要可长可短,露锋起笔,左尖右圆,左轻右重。上撇短粗,左竖粗壮厚重,横折可方可圆,变化多端。中间两横小巧玲珑,下部撇点藏锋起笔,露锋收笔,斜点干净清爽,这两点上合下开,左高右低,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15.
16.
<正>45.三点水。这三点可以分开书写,各不相连,也可以一分二合,以牵丝映带,将两点组合并成一点来写。如“凌”字的三点呈散射状分开,成一弧形,切忌写在一条线上,与右边结构部分形成疏密对比。而“流”字的三点写成一分二合并,纯粹是行书写法,增加了字的变化与动感。 相似文献
17.
<正>11.春字头。字头的三横应有长短粗细等变化,撇画上部较直,撇捺左右伸展,撇低捺高,且能包住下面结构部分,整个字头上紧下松。如“奉”“秦”等字。12.常字头。中间短竖露锋起笔写得较粗壮,左右两点一呼一应,左低右高,顾盼有情。下面左点偏直,横钩中横画较细,出钩锋利,对准字心。整个字头居中偏左,笔画粗细变化丰富,较宽大,以便包住下面结构部分。如“常”“堂”等字。 相似文献
18.
<正>六、智永《真书千字文》中提的临写法提又称作挑画,取仰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挑出的一种笔画。提画起笔如短勒横,逆锋藏头,骨力外拓,腹部平挺,背部丰润,笔锋尖锐而又微上翘。在永字八法中它被称为“策”,意为如策马扬鞭,作提宜仰笔趯锋,用力发笔。提画常有长提、短提、平提等几种。1.长提。提画较细长如腰刀,斜度较大,行笔稍快,收锋犀利,与下一笔画形成呼应关系,当做到笔断而意连,气息贯通。具体写法是竖下落笔,略顿后向右上快速行笔,力送笔端, 相似文献
19.
《五行》中的施与型很准确的概括了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以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系辞》中的型则是道与器联系的中介,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就是对于道的模仿。《老子》的“天象无型”已经深刻地概括了自然生成与人工生产的联系与区别。由《老子》到郭店简《五行》、《成之闻之》,再到《系辞》,有关“型”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0.
光阴似水,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已是二十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偏僻的村子里,出了一位奇异人.这人相貌英俊,风度飘逸潇洒,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生得白净面皮,一副富贵面貌.只是他天生不喜欢读书,只对请神降仙扶鸾打卦诸般事万分痴迷.他的母亲本想学孟母三迁其家,让他好好读点书,将来也好活身养家,但一想巫婆神汉何处不有?也就由他去了.待他稍稍长大,已是对萨满的一切仪式十分纯熟,三十岁上,辞别了母亲,独自闯荡京城,扯起一面旗帜,上书“麒麟转世“四字,自称“金麒麟“,善于招引驱使活人和死人的魂.一霎时,麾下弟子云集,势力遍及中华.“麒麟童子“得意洋洋,以为江山唾手即得,一代宗师即成一代帝王,已预备下加冕的服装鞋帽,只待三十六方同时举事,天下传檄可定.闲来无事,这天夜里作法玩耍,烧符念咒,不一时,阴风飒飒,冷气森森,却见历朝皇帝鱼贯人麒麟大厦,面色冷峻,使人生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