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慧 《佛教文化》2012,(3):61-63
我告诉自己,佛像与佛相肯在材料深处,在我目前还看不见的地方,如何请他出来,但凭一颗至诚的心罢。  相似文献   

2.
那天,他告诉儿子:我告诉你,水的表面张力能使针浮在水面上。接着,他跟儿子提出一个问题:儿子,我要求你将一根很大的针投放到水面上,但不能让针沉下去。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年  相似文献   

3.
谢炳国 《天风》2017,(2):56-56
近日网络上热传一段视频: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没给他买iPhone7,便让父亲在家门外罚站,痛骂父亲,甚至还逼着父亲下跪,画面令人心寒。在视频当中,儿子痛骂:“人家爹过年都十万八万的,你瞅瞅你,要多窝囊有多窝囊,我怎么有你这个爹!我告诉你,2017年之前,我看不着iPhone7,你给我当儿子,听着没?”父亲应声:“听见了。”最后儿子又骂道:“我忍你16年了,你给我记着,今年没有iPhone7,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佛陀造像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佛教僧团供奉佛舍利的传统。在我们熟悉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保存佛舍利的佛塔出现。本届论坛举行的佛顶骨舍利供奉与瞻礼仪式,使我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3,(7)
四川读者袁希贵来信说: 我从1982年开始学佛,看见《法音》,如同指路明灯。我今在家学佛,在各方面想一切办法,度一切众生学佛,希望上级领导大力支持。我们这地方组织了一个佛教学习小组,恢复了3间寺院,新造桥梁2座,待到圆满成  相似文献   

6.
感悟九华     
素喜寻山访水的我 ,每入名刹 ,见佛就拜 ,有人笑我 ,其实我也自笑 ,因为拜了半天 ,并不知拜得是谁 ,为何而拜?直到有一天 ,我上了九华山 ,才从懵里懵懂中有了些许感悟。九华山寺庙众多 ,我一路顶礼膜拜。到了神光岭下 ,抬头望见一寺院奇伟高大 ,气概轩宇 ,上书“肉身殿”三字 ,甚感奇怪。我沿着陡峭八十一阶石阶走进宝殿 ,殿内有一七层八方木塔 ,塔前置一通金坐像。我问当值和尚那是谁 ,他告诉我那就是地藏王菩萨。九华山的这位地藏王是新罗人 ,俗姓金 ,号乔觉 ,祝发出家后 ,航海来华 ,看中了这片风水宝地。唐贞元十年 ,金乔觉九十九岁圆寂…  相似文献   

7.
爱在每一天     
“我要回老家丹麦去了,儿子,我只想告诉你我爱你。”在父亲给我的最后一个电话中,我们聊了不到半个小时,他却不厌其烦地将这句话重复说了7次。我当时并没有察觉出任何异样。我以为  相似文献   

8.
残灯 《天风》1994,(1):10-11
神爱我们,藉着圣经告诉我们,他有许多要赐给我们的恩惠,而且还常常在说到这些恩惠时,加上一个“必”字。“必得”、“必蒙”、“必要”、“必然”、“必指引”、“必成全”、“必保守”、“必欢呼”……所有这些“必”,都是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对我们讲的。我每逢读到这些“必”字,一缕感恩深情不期油然而生。我清晰地听见圣灵对我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9.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我出差回来刚进家门,妻子便谎张地告诉了我这个头号家庭新闻。 “胡扯,儿子刚10岁,怎么会有美国女朋友?”我觉得妻子的话有些荒唐。  相似文献   

10.
大雄宝殿位于全寺中轴线上,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中心.殿名来自释迦牟尼佛,大雄是佛的德号,因佛有大智力,能降伏各类魔障,故称之.寺院中供奉佛陀的主殿即为大雄宝殿.此宝殿各寺院皆有,殿内供奉的像除主尊外则因宗派分别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读云门     
行方 《佛教文化》1996,(2):17-18
今人所尚,除多方赚钱,还喜谈佛论禅。我也是,并且还是专业地谈——学的就是佛教史禅宗史,专门地谈——从北京出发,跑了几千里地,到广东的一个禅宗祖庭云门寺,去和一班少壮有为的学僧专门谈,号称授业。那么这该是何等快意的事儿呵!更何况,时值入冬,北方早已是草木摇落,霜天肃杀,而在我这番谈佛论禅的地方,却阳光明媚,林木葱郁,千年古寺不让港台那些现代化寺院,已修耷得十分精致,寺院门口的三角梅开得红红火火,给进门礼佛参禅的人先是一团灿烂照人的笑,人情味浓极了。至于那班学僧,依男女两众分列两班,均可谓在佛界骨干…  相似文献   

12.
呕心沥血、掏心掏肺地管教了儿子18年,去年终于把他送进了大学的门。原以为两代人的战争可以偃旗息鼓,以后和平相处,自己可以退居二线优哉游哉了。没想到18年的管教,使儿子养成了“与娘为敌”的习惯,我想鸣金收兵也不成,他照样与我唇枪舌剑、背道而驰,且随着学问的增加,与娘斗争的艺术也更见老到成熟,有复杂化、隐蔽化、持久化的趋势,反专制、要民主、要平等的斗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真是儿大不由娘,羽毛未丰就耍开威风,我苦苦思索对付儿子的战略战术。一日,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与上大学的女儿签订了一份助学协议,旨在通过经济管理,让女儿有压…  相似文献   

13.
挑水的故事     
山顶上的寺院,高耸入云,院里面有一个武艺超群的老和尚这一天,寺院里来了三个年轻人,想拜老和尚为师学习武艺。老和尚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请求.留他们在寺院住了一夜。第二天,老和尚把他们领下山,每个人发了一根扁担.两只水桶。告诉他们,每人挑两桶水上山.一人走一条路。谁能花中午之前把水挑上寺院.谁就可以成为他的徒弟。望着高耸入云的寺院,三个人各有所思。  相似文献   

14.
人们游览佛教寺院时,常可看到一尊袒胸露肚、笑口相迎的大肚和尚塑像,他就是笑佛弥勒。据说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慈氏,他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后来在华林园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未来佛,来弘扬佛生,普度众生。他的形象有趣,关于他的楹联,更是富含哲理,饶有情趣。  相似文献   

15.
正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本来要停止呼吸的老人,胸口却总还残存着一丝气息。为什么呢?因为四周的亲人告诉老人,你的儿子或是孙子正在往家里赶,马上就要到了……弥留之际的老者似乎能听见亲人的呼唤,于是,他的气息就始终不断,因为他在等着,等着最后看一眼儿子或孙子。问题是他的儿子或孙子并不能马上赶到,因为没赶上那班飞机,因为没买到车票,或因为什  相似文献   

16.
清涼     
今年8月3日,斯里兰卡的维普拉萨拉长老来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当他看到《佛教文化》季刊上登载的《众善奉行》歌时,立即高兴地唱起来。他唱的曲调虽与发表的谱子近似,却另有一种深幽空灵的韵味。几天后,我见到了给我吟唱这歌的威玛拉那坦尼,对他谈起这件事。他说:‘是不一样。他是按寺院传统吟诵的,我唱的是电台上的佛曲。’这使我想起他曾给我唱过好几段佛教歌曲,确与我原有的寺院佛曲录音不尽相同,他唱的似乎更能沟通凡俗。这说明是经过创作的。西方的宗教音乐中有为宗教仪式而演唱的殿堂吟颂,有信众在教堂参加宗教唱诗班的合唱,也有为表达宗教感情而创作的歌曲。诸如《平安夜·圣诞夜》一类的圣诞歌,舒伯特、古诺创作的《圣母颂》等均属这一类。这些宗教歌曲早已成为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了。我们的群众也同样喜欢宗教音乐,无论是西方的弥撒亚·圣诞歌,还是中国的梵乐、佛曲,都有相当数量的欣赏者。云南省滇南发电总厂有位读者,给本刊来信,表达了一部分青年读者希望能听到佛曲音带,并传唱佛教歌曲的愿望。现代高僧弘一大师曾为传播这种歌曲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他曾应大醒、芝峰诸师礼请亲自谱写了由太虚法师作词的《三宝歌》。1931年间他还曾专门写了一些佛教歌词,让他的学生刘质平等为他谱曲。本期发表的《清凉》就是弘一法师在浙江白湖金仙寺时撰词,由俞绂棠作曲的。弘一法师这首歌词很有意思,没有用佛、菩萨的名号,也没有用明显的佛教术语,但却是一首典型的佛教歌曲,深邃隽永。‘清凉’在佛教中是‘尸罗’(sila)十意之一。尸罗是梵语,意译为‘戒’,但包括多层含义,其中很重要的一义就是清凉。因为身口意三业所引燃的欲火、怒火、无明火,能将修行者的五脏六腑焚作一团,只有戒能止息热恼,故称清凉。全曲歌词用月、风、水来描绘清凉,进一步阐述了佛教大智清凉地的意境。清凉月。《华严经》中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句,歌词中用心地光明来表现这种无我的境界。清凉风。《大日经》中有‘譬如风界除一切尘’句。说如来慧风,涤除一切障盖烦恼,令证涅磐清凉法性。也即前面说到的业罪使人热恼,戒像一阵清风吹去了这种火热。清凉水。《智度论》中有‘人大热闹,得人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又有‘智目行足,到清凉池’句。歌词用清水一渠,涤荡污秽表达了这种意思。最后一句‘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是总的概括。世事无常,但如达到无我的境地明白了究竟无常的深意,便可以得到真常。弘一大师圆寂辞世已50周年,为纪念他,有心人当再唱此歌,聊胜泣怀。也希望作家们能继往开来,使喜欢欣赏佛曲的读者能有更多更美的佛曲传唱。  相似文献   

17.
初夏是梵净山最显风采的季节,承印江县委的盛情邀请,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和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澳洲佛学会行愿法师、新加坡学者李诗景,前往印江参加中国梵净山护国寺庙会。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候机厅,我们与行愿法师相遇。行愿法师是贵阳人,出家多年,现任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千里迢迢来赴贵州,正是想为家乡的佛教事业尽一份力。5月14日,我们参观了印江民族陈列馆。这座四层的小楼房,小巧、紧凑。不大的院落里栽满各种花草。跨进小院,喧闹市声便被留在墙外,人的心境也立刻宁静下来。这里收藏着好些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第六十六回写道:孙悟空被妖怪阻挡在“小雷音寺”,不得前进,在“东求西告枉劳心”时,弥勒佛降临告诉悟空:“他(妖怪)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内看宁,他把我这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条狼牙棒是个敲磬的槌儿。”行者  相似文献   

19.
撒母耳     
《天风》2006,(24):25
向神求来的asked of God神听见了God has heard (接《天风》第296期26页)撒母耳年纪老迈,立了他的两个儿子在别是巴作士师。但是他儿子们都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以色列的众长老都甚为不满,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母耳为此不悦,他就祷告耶和华。神对他说:百姓的请求,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只是你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会怎样管辖他们。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转告了他们,又说:你们的王必使你们和你们的子女服劳役,还要征收十分之二的  相似文献   

20.
正《吕氏春秋·去私》中,讲了个很感人的故事。墨家有钜子叫腹,他的儿子在秦国杀了人,秦惠王很同情他,说你的年纪大了,就这一个儿子,我不忍心杀他,打算把他放了。但是腹不同意。他说,我们墨家是最尊重法律的。法律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现在我的儿子杀了人,如果不治罪,那就损害了天下的大义。您虽然要赦免他,但我不能不行墨家的法律。于是,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死。腹的铁面无私,让我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