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狄明 《天风》2006,(9):34-37
宗教是感官的直接性和精神的抽象性的某种独特的混合,这样便形成了一定的情感的张力,一种特别真诚和稳固的内在关系,一种面向更高秩序的主体立场,这才是和谐的真谛。在俗世缺乏道德权威的情况下,道德法则便以圣主的诫命的面目出现了。宗教仪式中把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溶为一体。宗教作为社会分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育社会道德中具有高效率。基督教与我国其他宗教一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现代社会分工赋予的角色。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是一个无时不在的监督者, 在监督缺失,监督不力的地方,需要一个镶嵌在内心的至高无上的监督者。民众心中神祗观念根深蒂固,爱国的基督教的发展是对信仰真空的填补。  相似文献   

2.
方宇颂 《天风》2006,(3):26-27
社会需要和谐,而基督教是十分注重圣经中有关和谐的教导,我们所传的福音就是“和平的福音”(徒10:36;弗2:17)及“和平的道理”(林后5:18—20)。劝人应与上帝及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3.
雷玉明 《天风》2008,(3):40-42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5∶9)这是圣经里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使人和睦"这项事工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做这项事工的人的最高应许.构建和谐社会与圣经的教训并行而不悖,圣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真理,启迪众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傅先伟 《天风》2005,(7):24-25
当前全社会正围绕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开展各方面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之提出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需要, 通过对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提出符合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现状的英明决策的不懈努力。是党带领人民,调动  相似文献   

5.
苏志明 《天风》2014,(12):30-31
近30年来,中国基督教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中国基督徒人数不可能有外界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有上亿的数字。一些相对比较可信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基督徒在中国人口比例中还是占绝对的少数,而且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其实,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不是看基督徒人数多少,而是看基督教究竟能对中国社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对个人生命生活带来怎样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中国基督教,在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方面有诸多精神资源可挖掘:其积极的伦理道德思想,多样的社会关怀,昂扬的"先知"精神和尽心的仆人身份等,都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玉果 《天风》2008,(2):26-28
为经济发展提供伦理基础为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提供行为准则为改善目前的社会结构提供人心慰籍所谓"和谐社会",我认为从历史上讲"和"就是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谐"就是协调,防止矛盾的对抗和激化,这就是"和谐"。中  相似文献   

8.
晓望 《天风》2007,(21):24-25
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起组织的神学院校探讨基督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研讨会于2007年9月29日- 30日,在江苏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小礼拜堂举行。来自全国17所神学院校的30名教师与金陵全体师生相聚枫叶渐红的南京,以"基督教与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从神学院校的角度探讨基督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进一步加强神学思想建设。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季剑虹长老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代表全国两会讲话,表示祝贺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赵烨烨 《天风》2007,(12):38-40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谐”已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旋律,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目的,更是发展的手  相似文献   

10.
岳清华 《天风》2007,(19):28-30
人类的和好、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作为成熟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的传统教义中有许多积极的、先进的文化因素,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都是相吻合的。本文试从基督教教义教规的角度,分析基督教的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运用和出路。  相似文献   

11.
陈志民 《天风》2005,(8):18-19
学术界的学者与基督教界的牧者共同参与及主持研讨会,对教会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同时,也表明上海基督教两会与学术界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平台的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一个全新的理念与全新的实践。上海基督教两会邀请学术界共同参与探讨构建和谐社会是回应时代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有益做法,对上海基督教的建设与发展将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定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奋斗目标以来,全国人民一致拥护。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归纳为28个字,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目标更加具体化。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中充满着“爱”与“和好”等教义,因为我们相信的福音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神和好,从而人与人也能和好。倡导神学思想建设的丁光训主教文集,英文版书名是《爱是永不止息》、《神就是爱》。早在1986年,他给神学毕业生的一次讲话就以“人心向往和好”为题。他当时就指…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不断进 步和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广大民 众的愿望。 一、和谐社会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和”是中国哲学的精华所在,“天下一家,中国一 人”是中华文化的极致,“四海兄弟,世界大同”是中华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思想的表现,最终要正确处理与协调好各种不同的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相互利益,在全社会形成合力。作为传统文化的宗教,历来是社…  相似文献   

15.
上接《天风》第4期p39基督教与和谐发展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人思想上的转变,市场经济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然而贫富差距的加大,环境持续的恶化,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已成为压在百姓心口的新“三座大山”,三农问题依然严峻,社会上不公平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一面高喊要创具有国际影响的民族品牌,另一方面上海市淮海路的门面只向外资开放,中国品牌要想进入,得付出加倍的资金。一些经济学家想当然地认为:这只是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市场可以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只要体制和操作上按市场经济模式办事,一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问题果真如此吗?一个没有市场伦理观念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带来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晓鸿 《天风》2007,(7):36-3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之所以大家这样关心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下同),对宗教界提出了很高的期望,特别要求“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对宗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多条河流的,但是,作光作盐的基督期望和传福音的大使命,都要求所有基督徒必须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故而佛道的整体出世性倾向就不足以令基督徒过多亲近。而发源于上古一直未曾中断的数千年儒学具有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性,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倾向,存在着大量可以和基督信仰相呼应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宝贵文化内涵。"基督教儒家化"这个概念不是外在形式上或体制上的耶儒混合,而只可能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批判性比较和批判性融合。"基督教儒家化"决不是基督教被儒家化掉而是耶儒两家在批判性的对话和融合的基础上在追求真理的大方向上的共同更新。对于耶儒两家它是双向批判,最后凝结的一定是两家的精华而非糟粕。以"基督教儒家化"为精神方向的基督教中国化,特别是神学思想的中国化,其存在和展开的最根本理由就在于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内部具有严重问题。追求"内圣外王"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启发性地帮助解决基督教中国化所面临的很多神学思想难题。"基督教儒家化"对于基督徒而言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借助于儒学的真理性文化内涵来追求基督真理、解读基督真理、传播基督真理。这不仅包含"怎么传"的问题,也包含"传什么"的问题。"基督教儒家化"的关注点并非是复古好古的回头看,而是指向现实和未来的传福音事业,尤其是神学思想上的"纠偏"。  相似文献   

18.
构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振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目标,成为中国政府基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世纪基督教从一开始就运用以辩证法为中心的理性方法、被造的自然和感觉经验等论证其教义和信仰,最终确立起近代科学赖以生发的理性精神与方法、自然秩序观和经验信念等几个基本前提。这是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做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贡献,展示了近代与中世纪的根本精神联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亿万人民群众包括信教群众对理想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愿望和追求。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做出不懈的努力。作为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宗教, 天主教应努力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宗教和睦、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