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著作中意识形态的三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8年,当马克思重新着手研究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时,这个新词的使用还是很新鲜的,但已显示出这个词注定要被废弃。特斯杜·德·特拉希在1796年创造出意识形态这个词是为了确指一种对观念的研究,而对观念的研究,是根据孔狄亚克异常广泛的继承者的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进行的。这个词,作为特斯杜的一部具有宣言意义的著作的书名被使用,很快就成为一种思潮的名称,而这个词很可能不再流传于世了:这个词作为对夏托布里昂和拿破仑各种尖酸刻薄的批判的目标,变成了贬义词,而且似乎最终必定作为辱骂的词。因此,马  相似文献   

2.
正做人要牢记底线。所谓底线,就是我们在做事、做人时的最低限度,一切言行都不能超过这个度。一个人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像一个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随时都会发生伤己伤人的事。当然,人最大的底线,就是人。就是说,一个人做事、做人都必须在人的这个范围内,如果出了这个范围,那么他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我们活在世上,都想拥有种种美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施特劳斯是二十世纪的著名政治哲学家,也是在诸多方面皆有建树的犹太裔学者.他关于耶路撒冷和雅典之争的论述观点独特而且影响重大.耶路撒冷和雅典之争这个命题对于理解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文章相继探讨了施特劳斯关于这个争论的一般解释,批评了德国学者迈尔应用这个命题分析施特劳斯和施米特思想对话的方案,突出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分别对于理解这个命题的重要性,最后从言行二元论和追求完美正义的角度重新阐释了耶路撒冷和雅典之争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斌 《天风》2004,(9):10-11
今天我们来读这个迦南妇人的事迹,并不是着重在神迹本身,而是看这个妇人是如何经历了这个神迹, 她是如何得到了主的祝福。从她身上我们所看到的四样美德,正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所应当效法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  相似文献   

6.
<正>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研究在西学中已经占据了一块相当大的地盘。这个术语对于一位经常与西方思想文献打交道的学者而言,想必颇为"眼熟"。不过,眼熟归眼熟,若要把这个术语解释清楚,却大是不易。有鉴于此,笔者对国际诺斯替主义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呈现这个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试图让读者对西学的这个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曾经使用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个概念。可是后来却逐渐消失了:正规的哲学教科书中不讲了,专业刊物上也看不到研究它的文章。提起这一点,并不是因为留恋这个概念,或者主张非恢复它不可,而是因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8.
1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则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  相似文献   

9.
绝境     
我常常想到"绝境"这个凄凉的境遇。想到绝境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了因处于绝境而生得壮丽、生得热烈的人们。比如苏东坡,被放逐到僻远的黄州,远离自己的家眷,处在了绝境的境遇之中。但是,这个绝境却成全了苏东坡。凄苦的黄州生活,那种富丽世界的轰然倒塌,这种混迹于樵妇渔夫间的身影,使他得以体察认识民间的疾苦,从而使我们这个民族,从此有了优美的黄州诗文。黄州这个绝境,使苏东坡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当你看到一个多动症(ADHD)儿童把另一个孩子惹生气了,他却很开心。你是否觉得很生气,这个孩子太调皮了。但真的是这个孩子调皮吗?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个孩子并没有正确解读对方的情绪,只是觉得这件事很好玩。这个现象的问题就在于ADHD儿童识别和解读他人情绪的能力比较弱。情绪识别和解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忠心的管家     
教会是上帝的家,这个家是由全体的会友组成,所有的会友都是这个家的弟兄姐妹。在这个家中,上帝特别拣选了一些人,让他们得到特别的栽培与造就,然后分派他们作教会的管家。圣经以弗所书4章  相似文献   

12.
一在这个令世界足球迷兴奋不已的夏天,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无疑是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如同热情的桑巴舞一样,足球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孩子"。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不仅再次点燃了"足球王国"的热情,也令全世界数以十亿计的观众跟随摄影机的镜头走进了这个雨林国家,领略到了巴西的独特风情,也看到了巴西的另外一面——浓郁的天主教色彩。基督山、足球、桑巴舞并称巴西的三大标志。巴西人的天主教信仰是非常虔诚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哲学》2020,(1):144-150
塔尔斯基在其1933年的论文中基于自己开创的语义学定义了形式化语言中真这个概念。然后,他在发表于1936年的本文中,在真这个概念的定义的基础上,第一次为后承概念提出了一个实质恰当的定义,即“句子X从类K的句子逻辑地得出当且仅当K这个类的每个模型也是句子X的模型”,使得逻辑后承这个现代逻辑核心概念的定义成为标准定义。但是,这个定义也遗留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逻辑词项和非逻辑词项的划分标准问题,后者将由塔尔斯基本人在1966年给出了一个划分标准,从而开辟了一个方兴未衰的逻辑哲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有人提出了这样一条评价班主任的标准:班主任在,学生能表现好,这个班主任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也能表现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当然,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表现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5.
一尊雕塑     
正某个公园里需要一尊人物雕塑,雕塑家雕完以后,对作品很满意,甚至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崇拜心理。在人们所见到的文字资料中,这个人物是个圣洁、高尚、纯粹的人,几近完美。可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搬运工不小心碰坏了这尊雕塑的一块皮肤,这一碰不消说,人们发现这个人物的内部结构,并从这个伤口露出了里面的灵魂,与其传说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是个内心  相似文献   

16.
塑造人文精神提供终极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伯对现代社会有一段精采的总结:“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于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社会学文选》第155页)在这个宣布“上帝已死”的时代,在这个诸神隐匿的时代,在这个因电脑的普及而使硕大的地球缩小为村落的时代,在这个因基因的破译而使上帝的特权被世俗的亚当掌握的时代,简而言之,在这个技术座驾君临一切的时代,一切都变得技术化、世俗化了,没有了崇高、神圣与超越,就连伦理道德也变得似乎只是一些约束人的外在规范。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一自由问题在莱布尼兹哲学中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 ,这部分是因为他的偶然性理论产生了进一步澄清和说明这个概念的需要 ,部分是因为莱布尼兹自己对这个问题有着内在的兴趣。实际上 ,这个问题构成了莱布尼兹的成熟的形而上学的一个本质部分。例如 ,在《论自由》中 ,莱布尼兹指出 ,笛卡尔认识到“如果我们试图把上帝的预先规定与自由意志调和起来 ,我们将陷入无助的困难之中。” (Leibniz ,p 95。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然而 ,对笛卡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莱布尼兹自己显然并不满意 ,因为莱布尼兹相信 ,就上帝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有它自己…  相似文献   

18.
解释的不确定性关于白马的反论是在《公孙龙子》一书第二章开端叙述的。这个反论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语句来表述的:白马非马,即“白马不是马”。文章随后又以对话形式来论证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因此,阐明和解释这个反论已经成了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现代对这个反论已经有了许多解释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几乎全都是采用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的、精神的、抽象的或语义学的概念。但问题在于阐明为什么公孙龙认为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在此,根据我的哲学观点对这个反论以及随后的对话进行唯名论的说明。我坚决主张,我们不需要把马当作“马的性质”;也不  相似文献   

19.
钥匙     
正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了,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他回不了头了,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相似文献   

20.
春天到了,轻柔的风在吹拂着这个睡眼惺忪的大地,万物开始复苏。这个时候,两颗种子也醒了,它俩正躺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憧憬着各自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