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要求佛道教寺庙兴办慈善事业,尤其是办学校;为此,先后出台了寺庙兴办慈善事业的法规,通过法律手段强制佛道教寺庙执行。1915年10月29日北洋政府颁布的《管理寺庙条例》、1921年5月20日北洋政府颁布的《修正管理寺庙条例》和1929年1月25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寺庙管理条例》都规定寺庙必须兴办各项公益慈善事业。1934年9月,中国佛教会拟定《佛教寺庙兴办慈善公益事业规则》,  相似文献   

2.
李向平  高虹 《法音》2008,(11):45-53
(三)寺庙的经济活动 关于寺院经济方面。以寺庙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寺庙组织的经济资源,它关系到寺庙的自治自理,也是一种理性化的社会行为。韦伯认为:“行为‘理性化’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对约定俗成的风俗的内在服从,让位于对利害关系格局的有计划的适应。”寺院经济与寺庙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建设及更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寺庙生态文化由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个部分构成.自然生态是指寺庙与其所在自然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关系,复有"自然地理取向"与"宗教地理取向"两种形式,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方面将寺庙与尘世拉开距离.人文生态是指寺庙与其信众并社会构成的一种生态关系,借助仪式法会、观光朝圣等等活动而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显现活力,寺庙生态文化的基本原则是寺庙旅游开发恪守的底线.遗憾的是,如老君山等寺庙文化、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并未恪守此一底线.  相似文献   

4.
陈金龙 《法音》2008,(4):54-59
《寺庙管理条例》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1月公布的单行寺庙管理法规。条例的公布因应了当时各方的要求,但由于出台仓促,带有明显抄袭的痕迹,存在的问题颇多,因而导致佛教界的普遍反对。条例公布的当年,国民政府只得明令废止,另行制定《监督寺庙条例》。一、各方呈请另颁寺庙管理条例我国对于寺庙管理,向无单行法规,故每遇寺庙纠纷,只得由当地官署量情处理。1913年6月,北洋政府内务部公布《寺院管理暂行规则》,计正文七条,此  相似文献   

5.
法界春秋     
《法音》1992,(10)
建议寺庙要加强治保工作本刊讯近几年,随着到寺庙游览、参学的人增多,一些犯罪分子便夹杂其中,打探情况,趁机盗窃游客、僧尼或寺庙财物,有的犯罪分子肆无忌惮,在深夜甚至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抢劫,严重扰乱了寺庙正常的宗教活动,威胁僧尼和游客的人身安全。据某县有关部门反映,该地去年有两桩抢劫案发生在寺庙。案发后,公安部门虽经迅速侦破,严惩了犯罪分子,但人们仍然心有余悸。今年7  相似文献   

6.
陈香玉 《法音》2013,(1):24
中新社拉萨12月28日电西藏的色拉寺等100座寺庙,以及丹增格桑等7587名僧尼28日在拉萨获得2012年西藏自治区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荣誉称号。此间举行的2012年度西藏自治区和谐模范寺庙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暨寺庙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西藏为这  相似文献   

7.
正西藏寺庙创新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寺庙事务的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统一,进一步维护了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积极促进了西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一些调整黄教寺庙的法律法规,国家法对内蒙古地区黄教寺庙的规范更加具体和完善,取消了宗教自主权,完成了对宗教的世俗化管理。对内蒙古地区黄教寺庙的法律调整,主要表现为对寺庙行政权和经济特权的削弱和剥夺,尤其是在土默特地区,这种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西藏寺庙创新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寺庙事务的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社会管理桕统一,进一步维护了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积极促进了西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榴适应。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0,(6)
本刊讯云南省佛教协会于3月12日至21日在昆明圆通寺开办首期汉传佛教开放寺庙僧尼职事培训班,学习和贯彻中国佛教协会制订的《汉传佛教寺庙管理试行办法》和《汉传佛教寺庙共住规约通则》及有关的重要文件,以搞好开放寺庙的管理工  相似文献   

11.
在新加坡的同一座寺庙里常常同时供奉着多尊不同的神明。不仅如此,甚至可以从同一寺庙的刹檐下发现它实际上会聚了许多不同的寺庙,这就是新加坡特有的联合庙、联合宫。  相似文献   

12.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寺庙收养了4名儿童,寺庙管孩子的食宿,长住寺庙的居士对孩子进行私塾式教学。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孩子成天与僧人在一起,听着阿弥陀佛长大,过早地感觉轮回的恐惧,是不是太残忍了?儿童由寺庙收养,不符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是寺庙慈善事业的越位,也是我们社会福利事业在某个环节上的缺位。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一束     
《法音》1990,(7)
浙江苍南县佛教协会于4月7日至8日在瑞岩寺召开全县寺庙住持人座谈会,72人出席了会议.会长慧性法师传达了中国佛协关于《汉传佛教寺庙管理试行办法》、《汉传佛教寺庙共住规约通则》两个文件,并就如何在各寺庙具体落实两个文件的精神作了安排. (苍佛)3月12日至18日,四川粱平县双桂堂寺庙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闻名中外。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之后历代续建扩建,使五台山成为佛塔高耸,殿宇辉煌,错落有致,气势壮观的寺庙建筑群。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五台山建寺200余处;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5.
法界春秋     
《法音》1989,(3)
云南省佛教协会于1988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5日,在昆明圆通专召开全省寺庙管理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僧尼是全省汉族地区各重点开放寺庙负责实际管理工作的住持、当家或寺庙管理委员会成员,共56人。  相似文献   

16.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其进程与人类进化史一样漫长。寺庙经济是各宗教开展其宗教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至今理论界对“寺庙经济”的研究仍十分有限。近日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罗莉博士所著《寺庙经济论》一书可谓是寺庙经济研究领域的一本力作,该书第一次从经济学理性、民族学意识和宗教情怀出发,就寺庙经济现象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就现阶段“宗教自养”及宗教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等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寺庙经济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经济现象,《寺庙经济论》在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7,(2)
近年来,有些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的寺庙香火旺盛,佛事频繁。我们首先应当肯定,烧香、做佛事是广大信教群众表达自己宗教感情的一种方式,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现在的问题是作为管理寺庙、住持佛法的僧伽应当怎样使自己所在寺庙的香火佛事的形式和内容,既要符合佛教坚持正信的宗旨,更要遵守政策、法令的规定。这是当前寺庙管理工作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寺庙在佛事香火方面,程度不同地夹杂着诸如焚烧纸钱、锡箔、纸人纸马,以及求签、问卦等与佛教精神背道而驰的迷信活动,而我们管理寺庙的人对此有的听之任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世界遗产资深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吕舟及山西省文物局、忻州市政府、五台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等组成的五台山10+4寺庙改造提升工程考察团一行,深入五台山14座寺庙,进行了考察。从而,正式启动了五台山寺庙改造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6,(3)
正寺庙是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寺庙的文化建设直接关系于佛教的文化内涵、教义传播以及社会形象,所以加大寺庙的文化建设力度,是推进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国许多寺庙都非常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安徽巢湖的鼓山寺与和县的观音古寺也致力于文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收获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5,(8)
提高警惕识别真伪严防不法分子到寺庙行骗日前,我们走访了定海、普陀一些寺庙,发现一些不法分子钻到寺庙行骗,并且屡屡得手,值得我们引起高度警觉。据了解,一些行骗者大都打着三张牌:一是打着关心寺庙、帮助解决问题的牌子;二是打着统战部门、帮助领导办事的牌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