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出现了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经济改革的进展为思想理论界也包括伦理学界,提出了不少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迫切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由于我们长期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有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从道德进步的角度非议经济改革。我们这些从事伦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有责任、有义务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扫除思想障碍,为经济改革鸣锣开道,以促进和保证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在这里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有三:一是把经济改革同道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切向钱看” 的错误倾向。有些人把“一切向钱看”的出现,归 咎于经济体制改革。有些人还认为,实行按劳分配 就必然产生“一切向钱看”的现象。这些认识涉及 到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经济改革和共产主义道德 教育是否是矛盾冲突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和共产 主义道德原则能否统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正 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搞好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对正确地开展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关于道德原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仰缺失、经济转型和文化变革,使信仰和道德从一元化走向了多元化,并引起了人们对道德的迷茫、沉思和渴求。在追求普遍适用道德原则的过程中,绝对主义把这种原则看成亘古不变的教条,而相对主义则否定这种原则的存在。我们认为,这种原则是存在的。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人们对历史必须性的一种表述形式。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客观规律,才能总结出有价值的道德原则、范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冲击着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道德的基本问题、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密切相关。从伦理学角度讲,改革本身就蕴含着道德问题。当前经济改革的实践,正在改变和丰富人们的道德观念,必将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新形势的出现,我们的道德宣传有许多地方不能适应经济关系调整和变化的需要。首先,经济改革的实行,农村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实行,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大二公”  相似文献   

6.
报刊文摘     
王柏森在7月23日《文汇报》发表《试论经济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一文,文章讲,一项改革方案的实施,一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每每伴随着一场关于改革对与不对的争论。在这样的争论中,常常有人对改革发出道义上的批评和谴责。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经济改革是促进了道德进步,还是相反?怎样认识经济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作者提出问题,打破“大锅饭”会造成“道德倒退”吗? 文章认为不能用某种抽象不变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而必须联系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与道德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者针对一些人将道德理想和利益原则绝对对立起来的思想方法,指出,既反对道德虚无主义,也反对道德决定论。应力求把道德理想与经济政策较好地结合起来。当然,道德理想和利益原则有矛盾的一面。有时,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道德理论看来,经济和伦理的关系,是道德与经济一般关系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表现。这似乎已是定论。然而,当我们试图把道德的普遍原则运用到经济实践中去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实际情况比我们原先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理论与实际的巨大反差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的理论生长点究竟在哪里?本文试从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规律中人的本质属性入手,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用道德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改革的过程,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改革的得失,这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思维习惯。在当前这场以经济为中心的宏伟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中,又遇到了这个问题。有的同志看到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投机倒把、虚伪欺骗等现象的增加,就叹息“经济上去了,道德下降了”,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因而怀疑我们改革的路子是否走对了?走快了?也有一些同志历数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出现过的人们“从朴素的道德高峰”上跌落、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代乃至英  相似文献   

10.
道德标准应当服从生产力标准 刘锋 以生产力作为判断道德进步与落后的根本尺度就向我们昭示,道德标准应当服从于生产力标准。对于不同的社会现象,人们总是一方面运用自己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善恶评价,另一方面又从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评价。道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既可以一致也可能出现予盾。在道德评价时,如果当人们的运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从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抽象出来的,道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是吻合的:相反,当用旧社会形态下遗留下来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或者以将来更高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央团校前不久召开了经济改革与道德进步理论讨论会,同志们结合教学和工作的实践阐述了自已的理论观点,并且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发言的同志一致认为:物质利益原则是一项马克思主义原则。物质利益当然包括个人的物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伦理新概念探索罗长海正在深化的企业改革,同时也在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孕育新的伦理原则。本文拟就下述几个概念来概括。一、企业本位道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就没有自身的独立意志,从而就没有以自身为主体的群体道德建设。在深化改革中,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获得各种权力的同时,也就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因此,改革使企业具备了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开创了我国企业本位道德建设的新篇章。所以企业本位道德,是以整个企业为本位的道德,是企业群体道德,包括企业社会道德,企业生态道德、企业人际道德及行业道德等。二、能动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由于过去国家对企业统得死、管理过多,使之执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常处于被动状态。现在我国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生产什么,并要接受市场竞争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权威评判,独立承担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树立的道德观念是以本位利益带动集体利益,提倡通过积极创造本位利益而使集体增收。道德主体的行为是自律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三、差别公正为善。企业改革要打破平均主义;凡在效益不同企业中工作的职工,在同一企业不同  相似文献   

13.
整体主义原则,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建国以后我们党一直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本质上不同于封建主义的整体主义原则,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但是,十年改革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了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以往所理解和实施的集体主义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很多弊端。1、封建整体主义在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中仍然留有某些痕迹;2、苏联斯大林时代所强调的集体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的直接摹本;3、长期“左”的思想的影响,使在理论上正确的集体主义原则,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走了样。因此,实事求是地反思我  相似文献   

14.
1、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伦理学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社会的经济关系,以及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能动作用的问题。二是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呢,还是相反。基于对上述两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因而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等问题以及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和道德活动都作出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彼彻姆和查瑞斯通过寻找普世原则来容纳道德多元主义和避免道德相对主义,进而为医学伦理学提供一系列清晰、明确、有效的道德规范的努力无疑是可贵的,但其原则主义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反思平衡方法在实践中不能有效解决根本性的道德冲突。针对这一不足,我们尝试提出解决道德冲突的更有希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经济改革对道德的影响是通过最能反映人们道德面貌的关键环节——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因为道德行为既体现了人们道德品质的优劣、道德境界的高低,又是形成一定道德品质、达到一定道德境界的必要途径。它是窥见社会道德状况的着眼点。所以,把握经济改革对道德变更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必须解剖经济改革中人们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将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伦理学范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 ,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道德建设论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将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伦理学范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社会伦理学说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伦理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与道德价值原则,它根源于现实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同特定的文化传统也有历史相关性。社会伦理有双重内涵:一是特定社会体制蕴含的伦理原则、价值规范,用以提供建树社会体制的伦理支持与辩护;二是同体制伦理相应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用以建村社会的道德秩序和国民的道德人格。社会伦理渗透于经济、政治体制与文化活动、道德文明,并深深地介入社会发展的各领域。70年代以来,规范性的社会伦理学已成为国际哲学界的一门显学,它同经济理论、政治哲学也相关联。西方特别是美国重视对它开展研究,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20.
儒家自由裁量的两个道德原则是"仁"和"礼",前者是普遍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后者是特殊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儒家借"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彰显仁政和仁德,维持传统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仁"和"礼"的裁量原则使传统司法陷入泛道德主义的流弊,成为法吏恣意枉法、出入人罪的腐败渊薮.通过梳理"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法文化,把握其本质所在,以作建设法治社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