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鋼为綱全面跃进的1958年,为了鋼鉄工人的健康和支援鋼鉄生产,我們根据在北京大学治疗学生神經衰弱的經驗,开展了石景山鋼鉄公司工人中的神經衰弱防治工作,同时企图由此初步探索在工人中心理因素在神經衰弱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比起学生来,鋼鉄工人中患神經衰弱症的为数較少(約为六与一之此),但它也是影响休工較大的一种慢性病。在1958年9月23日至11月12日期間,由北京医学院精神病  相似文献   

2.
一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对慢性病的綜合快速治疗,并取得了医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績。这对医疗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也是医学理論上的一个伟大革命。实践証明:心理学工作者参加綜合快速治疗的工作,有助于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的規律,从而大大地提高疗效,并且由于对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規律的研究,心理学的内容也将得到丰富与充实。本文根据我們在1960年8月間参加第五十七疗养院对神經衰弱病人进行綜合快速治疗中所取得的一些經驗,并参照其他地区治疗經驗的总結,以及最近在第五十七疗养院和我院(华中师院)同学中开展治疗工作的資料,就神經衰弱綜合快速治疗中的几个与心理学有关的問題,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4):3-19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們报告了以联合不同联系系統的方法对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大脑皮层綜合活动进行的实驗研究結果。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极易按言語指示对顏色显著不同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簡单分化)以及对顏色相近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精細分化)。在联合基于直观特征的、建立在同一水平上的这两个联系系統时,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能毫无困难地实現对它們的同时机能作用,并且这两个联系系統在同样程度上巩固地保持  相似文献   

4.
两年多来,在神經衰弱綜合快速治疗过程中,发現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在其他各种慢性疾病的綜合快速治疗中,同样也看到主观能动性在治疗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如何发揮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乃是治疗疾病中一項急待解决的問题,但也是一項复杂而又艰巨的研究任务。本研究企图从心理学角度对主观能动性問题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心天 《心理学报》1960,5(1):40-49
从神經衰弱的病因和治疗的研究中表明:患者如何认識作用于自身的外界和內部因素,是神经衰弱发病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关鍵。因此在治疗神經衰弱的时候,除了用药物或物理治疗来調整皮层神經动力障碍外,心理治疗是不可缺少的,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端  相似文献   

6.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1):30-43
智力活动病理变化的生理基础,首先是大脑皮层綜合活动的破坏。 巴南洛夫学派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了大脑皮层的綜合活动。根据巴甫洛夫学說,对任何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在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皮层兴奋灶和由无条件反应的影响所引起的皮层兴奋灶之間,形成暫时神經联系。这种皮层两个兴奋灶之間暫时神經联系的接通,也就是大脑皮层綜合活动的最簡单形式。  相似文献   

7.
龔耀先 《心理学报》1963,8(1):67-76
問題 用脑电图研究神經衰弱的文献中,許多作者将病人的脑电图与健康人的进行了比較,有的是研究病人的症状与脑电图的关系,有的研究外加刺激、睡眠和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但是在健康人的脑电图中,作者发現有5%—20%的人表現不正常,而在神經衰弱病人中則有2%—34%的人的脑电图是不正常。格伦布拉特(Greenblatt)发現,在年龄較大和較小的患者中,脑电图不正常的百分数較  相似文献   

8.
一、神經衰弱症过去的治疗情况 神經衰弱一向被认为是一个很难治癒的疾病,例如,某医院精神科門診的統计:在670个神經衰弱患者中,經过一个月至三年的各种治疗,結果仅痊癒3人,显著好轉者祇占20%,50%毫无效果。医学上已經传統地将神經衰弱視作最頑固的慢性病之一,絕非短  相似文献   

9.
段淑貞 《心理学报》1959,4(6):59-5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組在运用心理学向疾病作斗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績。去年大跃进中,他們和北京医学院精神病教研組协作,創立了用医学結合心理学方法对神經衰弱进行的集体綜合快速疗法。一年多来,他們先后同北京大学、石景山鋼鈇厂、北京医学院精神科門診、解放軍某部医务人員协作,在283个病人中反复进  相似文献   

10.
神經衰弱的病因問題是一个探討很久至今仍未彻底澄清的重大問題。这个問題的解决,将有助于說明整个神經官能症以至于生理——心理关系的問題。如所周知:神經衰弱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但我們从什么角度什么意义上来理解心因的問題,什么样的心因起有主导作用的問題,外因所起作用的問題等就不一定有完全相同的理解。本文卽試图在这  相似文献   

11.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3):27-39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报告了对正常儿童高級神經活动,特別是以联合不同联系系統的方法对正常儿童大脑皮层綜合活动进行的实驗研究結果。研究表明,正常儿量很容易按言語指示对顏色显著不同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簡单分化)以及对顏色相近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精細分化)。在联合这两个联  相似文献   

12.
張增慧 《心理学报》1959,4(6):34-47
一、实驗的目的及意义 記忆障碍是神經衰弱患者感到非常苦恼的症状之一。1958年我們即設計仪器,試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从临床上測定患者的記忆障碍情况,进一步配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的記忆障碍。法国人Rjbot曾进行过神經衰弱患者的記忆研究,苏联学者曾对某些脑外伤患者的記忆破坏后的情况进行过研究。我国实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見。 过去許多心理学家曾对健康人的記忆过程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从資产  相似文献   

13.
丁瓚 《心理学报》1960,5(1):11-16
1959年是我們伟大祖国建国十周年。全国各地无論在工农业战錢上,教育、科学、卫生和艺术等文化战綫上到处都是万紫千紅、碩果丰收,說不尽的光輝灿烂的动人景象。就拿我們心理学这顆幼苗来說吧,十年来在我們这块“換了人間”的祖国大地上,已經有了迅速的成长。尽管它的成长速度和其他科学比較起来是緩慢一些的;但是,和它在旧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报》1961,5(4):80-84
作者索引一‘划、、户、、尹‘1矛、.产、几口少、1尹、、刃少、,护、产、,、1苦14冲分11 58川扣班55小10肠10训引19洲10侧了吸、了.、/.、2.、沪了吸、产了、、2‘、产毛、产‘、了矛、、沪仁、/.、24!16.加14:51王宪扣、关树文、刘燕拒、郑祖心:.昆关树文、王宪却、刘燕矩、郑祖心王景和:心理治疗在J没性病粽合快速治疗中的作用王饿和: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粽合快速治疗中的作用王景和:个性心理特点对神耀衰弱及高血压病心理治疗的影响王启康、张宗南、古茂盛:神握衰弱粽合快速治疗中的几个心理学简题王邀、任仁眉:人类意撒…  相似文献   

15.
問題謝切諾夫曾經指出研究儿童內抑制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来說,延緩抑制是一种比較困难的內抑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的是比較5岁和12岁儿童的延緩抑制的差别,有的是研究9岁以上儿童延緩抑制的发展。这些实驗結果,一方面說明了5岁儿童形成延緩条件反射是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看到9岁以上儿童的延緩抑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漸发展的情况。但是綜合这些研究尚不能比較完整地看到延緩抑制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尤其是6至9岁年龄阶段儿童延緩抑制的发展情况及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根据上述已有的实驗結果,我們設想儿童的延緩抑制在这一年龄阶段可能有一个比較重要的发展。同时,为了能比較完整地看到儿童延緩抑制的发展过程,所以我們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季楚卿 《心理学报》1962,7(1):11-19
分析-綜合活动,也就是高級神經活动能以区分复杂現象的組成成分,并把它們联合成为整体的特性,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重要原則之一。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有机体起作用的。根据巴甫洛夫学說,正是大脑两半球的分析-綜合活动保証了有机体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以最精确和最灵活的适应。 早在1906年,巴甫洛夫实驗室中的A.B.巴拉金、捷廖里、別里立玆維依格等人就开始用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来研究动物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此后,伊万諾夫-斯莫稜斯基、撕基平、沃罗宁等人在这方面也作了許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未能洞察出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暫时联系的接通机制,更不足以完全揭露人的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增慧 《心理学报》1962,7(1):53-58
一、前言 几年来临床工作的实践使我們认識到記忆障碍給神經衰弱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因而确定患者記忆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并为解除其痛苦給以必要的帮助,以及从实践中发展記忆的理論都是急待解决的問題。 法国Ribot曾对神經衰弱患者的記忆問題进行过研究。苏联心理学家們一向着重研究健康人有意識記的形成、意义識記的发展以及詞和直观形象在記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等問題。如陈千科对健康人进行的无意識記与有意識記的实驗研究。結果表  相似文献   

18.
龙叔修 《心理学报》1962,7(4):20-29
錯觉的本貭是旧的、已經确立了的、作为感知过程的基础的神經联系在新的、不寻常的环境情况下的失效。由于牢固的神經联系——个体經驗中的暫时联系或已經通过种族遺传的固定联系,这里难以划定清楚的界綫——某种刺激条件产生了确定的感知效果,而这个效果却是不符合当前的客观情况的。 产生錯觉的关鍵不在感官,也不在脑,而在于不同的客观情况提供了相同的或等值的刺激条件,而我們的神經联系却是在其中之一种客观情况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可能同时也适合于另一种。按照感知效果应該肯定一种客观情况,而实践指明应該肯定另  相似文献   

19.
李心天 《心理学报》1963,8(1):57-66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曾經历曲折的过程。自从1933年胰島素昏迷、卞地查痙攣、电痙攣等一系列所謂“休克疗法”相继問世并大大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后,各国学者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曾重点轉移到神經、內分泌、代謝障碍等方面的病理生理和生化問題上,并且获得了丰碩的成果,因而对心理治疗的兴趣就显著地減退了。然而目前神經、高級神經活动生理或生化机制并不能圓滿地解释病人所呈現的各种特殊的心理現象,所以心理动力学的問題随着神經生理和生化方面研究的深入发展,又引起人們的注  相似文献   

20.
1948年全苏神經病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分組会議中,曾对心理治疗的問題进行广泛的討論,而在会議后的几年来,苏联精神病学家在心理治疗的理論和实践方面获得了許多新的資料。苏联心理治疗家在掌握巴甫洛夫生理学說及其在治疗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心理治疗机制的生理学研究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学的密切联系都有显著的发展。苏联的心理治疗专家过去和現在都依据卓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