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世界性宗教的发展历史和传播过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本宗教的核心信仰和教义不变,二是伴随着这些宗教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其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宗教仪礼和仪轨与所在区域的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宗教亚文化。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中国伊斯兰教既保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与基本生活方式,又发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变化,获得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双重品格。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在中国主要以民族为载体,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人类学视角,从伊斯兰教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命运,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及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当前所谓"伊斯兰与西方"式对立的语境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饮食作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其所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审美观;是伊斯兰教天职观念在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和延伸;是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之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数字"七"是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族群青睐的圣数之一。在伊斯兰教语境下,圣数"七"皆自天启经典而来,带有浓郁的宗教特征。对于儒家而言,圣数"七"则被赋予更多人文特征。清人刘智所著的《天方性理》中,对圣数"七"的不同赋意成为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互通的载体,更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语言与伊斯兰文化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阿拉伯语言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培养起伊斯兰文化意识,它可以使我们从字词、句子、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分析中阿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在语言上的表现。阿拉伯语言与伊斯兰文化尤如鱼水关系,阿拉伯语言教学如果离开了其特定的伊斯兰文化,意义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逐渐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中,经堂教育的倡兴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本文肯定了早年苏非派对经堂教育的影响以及后来排斥其影响的必然性,介绍了苏非著作列为经堂读本以及经师和经生的思想言行、生活方式受苏非主义影响的情况,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中一度出现的教争现象,探讨了苏非著作作者的道统(或教团归属),进而得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几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孝道观与中国传统孝道观的互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推崇为“德之本”、“仁之本”,是“众善之首”、“人伦之始”,成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伊斯兰教中,孝是主命善行,人道之首,与天道一起成为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两大基础之一。从文化类别来看,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但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在关于孝道的规范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体现了不同文化关于人类基本问题思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既然如此重视孝道,那么,其伦理内涵究竟在…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经验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穆斯林成功协调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社会及文化间的关系,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尤其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婚姻、丧葬等)与中国传统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穆斯林在强调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大多数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服饰上。本文以西北回族穆斯林服饰文化为例来解读中国穆斯林服饰中的宗教文化。一、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参照系,是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深层精神内涵。它对整个服饰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自唐宋之际传入华夏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本文以时人用儒家之"天"来理解伊斯兰教的"真主"信仰这一范畴为例,分析了二者在本体论、认识论上有所不同之外,认为二者在"最高的存在"上是一致的。正是这种教内外人士都接受的认知、表达、接受方式,就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契合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国伊斯兰教界国际交往的发展历程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国际交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这种交往,自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延续发展,至今不衰。千百年来,中外穆斯林在经济、文化以及宗教领域一直保持着联系,往来不绝。富有特色的中国穆斯林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往、交融的历史成果。和平精神与爱国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国际交往活动。1300多年前,伊斯兰教经海、陆丝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是伊斯兰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的纽带。维吾尔族作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历史上,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不仅是维吾尔族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推动伊斯兰教在新疆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徐蕾 《中国宗教》2023,(4):74-75
<正>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的教义、哲学、教法、教制、历史、文化等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最突出的当然是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学者用宋明理学阐释伊斯兰教经籍的活动,通常称为“以儒诠经”。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是最年轻的宗教,也是信教群众增加最快的宗教。公元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中国文化并逐步为全国10个少数民族所普遍信仰。虽然它是外来宗教、异质文化,却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力抵制,相反,随着伊斯兰教的“儒化”,不断被中华文明吸纳从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充分显示了伊斯兰教的灵活性和它对中国社会的适应性。元明时期的大诗人萨都刺,元大都的设计者伊黑尔丁、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等这些名垂青史的中国穆斯林的杰出人物就是这种“适应”的代表。由于伊斯兰教在它创立时吸收了犹太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本刊通讯马中平●伊斯兰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内核的一个庞大文化体系,伊斯兰教信仰渗入到这一体系的方方面面,使之具有鲜明的伊斯兰色彩。中国伊斯兰文化是在伊斯兰教传入后千余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与古老...  相似文献   

17.
东干人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对东干人而言,伊斯兰教已超出单纯信仰的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渗入到东干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从伊斯兰教与东干社会、东干伊斯兰经堂教育、东干伊斯兰教派等三方面对东干人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再认识马中平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经历了1300多年漫长的文化融合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笔者试就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中国伊斯兰文化这一概念谈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分析要讨论中国伊斯兰文化,首先应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伊儒会通是伊斯兰教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重要成果,也是以刘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化宗教阐释传统和话语范式。马启西继承刘智建构的话语脉络,创新中国化宗教阐释路径,成为中国伊斯兰教话语谱系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话语内涵就是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阐述伊斯兰教,进而生成具有本土性的文本阐释与实践传统,为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