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纸笔测验考察了卷入欺负行为儿童和未卷入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心理表征的差异。实验1发现,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在不相容任务(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的反应时明显快于相容任务(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在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明显快于不相容任务。实验2发现,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下方,而把不道德词放在上方;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上方,把不道德词放在下方。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所以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三者的隐喻联结("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原因可能是他们对道德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并且认知方式也不符合常规。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由分类法探讨了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结果表明:(1)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亲属的亲密程度"和"辈分大小"。这与汉族和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既相似,又存在差异。摩梭人亲属词分类的特点反映了独特的母系家庭和婚姻制度。(2)舅权和父权在摩梭人的亲属关系中正在经历着变化。作者对"摩梭母系制是原始母系制的‘活化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语言中,形如"如此这般的……"这样的短语被称为摹状词.摹状词是用来摹状事物的,它揭示出事物的某些特征.通常,把摹状词分为非限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非限定摹状词常以"某个如此这般的……"这种形式出现,用来指称某个不确定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德谟克利特关于认识论方面的残篇中,出现了关于"真"的两种说法,一是主张现象就是真理,把一切感觉的表象都归之于真理;二是主张感觉是不可靠不真实的,认为一切感觉现象都是"从俗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在希腊文原文中,现象的"真"与原子和虚空所指的"真"是用两个不同的希腊词表达的,前者用的是αληθεια(中译为"真理"),而后者用的是ειεη(中译为"实在")。并且,德谟克利特之前和之后的哲学家们所谈论的真理用的基本上都是αληθεια这个词,ειεη这个词只在德谟克利特的思想表述中出现过。这一对比刚好显出德谟克利特对真理问题的独到见解,从追求αληθεια意义上的"真",到认识αληθεια之"真"的不确定性,再到发现ειεη所指的真正实在之"真"。在经过德谟克利特的这一番探讨之后,真理问题重新被挑起,并成为后世哲人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分析αληθεια和ειεη这两个希腊词来探讨德谟克利特真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5.
热闹一时、影响甚广的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到今天已基本告一段落.经过一番颇具颠覆硅的解构与质疑,学人心境已渐趋平静,开始从对"中国有无哲学"问题的争论转向了对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的思考,就目前看已出现不少有建设性的学术成果.这其中,陈少明先生的新著<中国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以下简称<人、事、物>)就是较有代表性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末理查德·舒斯特曼明确提出"身体美学"概念之后,在众多学者——特别是我国美学学者的努力下,长期统治美学阵地的主体性美学即灵魂美学有被彻底动摇的迹象。王晓华教授出版的三部身体美学专著,引起了国内以至国际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兴趣,俨然形成了一个"身体美学热"。同时,也有人对身体美学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和质疑。对此,身体美学家有必要为身体美学的合法性做进一步的辩护。依据现代人生哲学及其精神青春期理论所提出的"生理青春期"早于"精神青春期"即"身先于心"的观念,明确指出,身体,才是真正的"主体",所谓"灵魂主体"的说法实际上是对"身体主体"的一个僭越。"身先于心"的事实,是身体美学得以成立的终极根据和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7.
在希腊哲学里,"凯洛斯"(Kairos)一词具有特殊的时间含义,这种含义被后来的基督教神学运用到人们对弥赛亚的盼望中。而在中国哲学里,与"凯洛斯"可以约略对等的汉语词汇是"几"。宋儒周敦颐释"几"为"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这一词也构成了中国许多神秘学,譬如星象、占卜、堪舆等学问的核心概念。牟宗三把它等同于佛家的"缘起"(Pratitya-sa-mutpada),其实在印度,的确有构成缘起关系的"显现者"(Sambhuti)与"非显现者"(Asambhuti)的概念,而印度教的"瑜伽"就具有联结人与神圣者的功能,从而获得解脱,而其"妙机入微"所借助的正是"凯洛斯",或曰"几"。  相似文献   

8.
采用熟悉词和不熟悉词为干扰材料,考察了干扰材料的熟悉性对语篇阅读的影响.实验第一阶段要求不同认知方式被试朗读插入熟悉度不同干扰材料的短文,考查被试的阅读效率;第二阶段采用学习—自由回忆任务考查不同提示条件下在短文中使用过的干扰词和新词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对场独立者而言,熟悉词的干扰作用明显大于不熟悉词,而对场依存者而言,熟悉词和不熟悉词的干扰作用无差异;(2)在提示条件下,被试对干扰词的回忆量大于对新词的回忆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语篇阅读过程中,与场依存者相比,熟悉的干扰材料对场独立者的影响更大;熟悉词比不熟悉词产生更大干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激活了读者更多的经验,而非具有加工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悦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4,46(6):765-776
采用不熟练中–日双语者, 以中文与日文的同形词和非同形词为材料, 考察了翻译方向、词汇拼写形式和加工任务对隐蔽翻译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熟练中–日双语者的中文词和日文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隐蔽翻译启动效应。(2)字词拼写形式对不熟练中–日双语者两种语言的隐蔽翻译启动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中文词和日文词同形时, 中文词启动日文词和日文词启动中文词出现了对称的启动效应; 当中文词和日文词不同形时, 中文词启动日文词和日文词启动中文词出现了不对称的启动效应。这种不对称性与加工任务有关:在词汇决定任务中, 中文词对日文词的启动效应显著大于日文词对中文词的启动效应; 在语义决定任务中, 两个方向的启动效应没有显著的差异。(3)对中–日同形词, 任务类型对隐蔽翻译启动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对中–日非同形词, 任务类型对隐蔽翻译启动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研究的结果, 作者提出了不熟练中–日双语者语言表征的混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密尔把政府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行政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表述为一个基本原则,即"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对行政权力给予道德限定,既保证行政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又要求政府在不侵犯个人自由权利的基础上,承担起政府建设性的公共职能."不伤害"原则为行政权力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确立了合理性限度.  相似文献   

11.
据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的二维语义理论,每个表达式被划分出两方面的内涵:认知内涵和虚拟内涵,划分的合法性在哪里?马可尼(Diego Marconi)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认知内涵和虚拟内涵是不可以被截然划分开的独立的两种语义特征,而且它们之间的模棱两可性也不可以借助另一种语言进行消除。因此,查尔默斯把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拆分成两部分的做法是不合法的。笔者认为,如果把二维进行语义层面和原语义层面的理解,那么对语义进行二维划分的做法还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6,(5):163-169
通三统是公羊学中重要理论,具有多重理论意义。通三统要求存二王后,要求以天下万民为本,不私一姓,是对特定政权之合法性的限制。三统之说源于三正,这是其天道依据;其实质则为忠、敬、文三教,蕴涵着德教文质互变的规律。"通"三统的真正思想力量不在于要把三种不同的"统"并包进来,而在于以一贯之道去"通"这三统。仁政施于上,德教行于下,是三统所要通的一贯之道。此道百代所同,是一切政制之宪,是最为根本的政治合法性,也因此而构成儒家政治最深刻的宪章。  相似文献   

13.
"恐怖时代"一词和恐怖手段的使用与1789年大革命同时产生。1789年的政治文化,甚至在其自由的主张里,都蕴含着一些潜在的专制主义与不自由,最终转化成1793年的情形。此外,恐怖也出于事后看来难以理解的集体激情,活跃的激情力量以暴力反对大革命中真正的或假象的敌人。然而,在大革命的恐怖中,意识形态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革命逐渐升级是出于言论的不断激进,是真正的"激进化的竞赛",在此过程中多个势力同时寻求合法性与权力。  相似文献   

14.
被媒体称为"开国内先河"的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制度推行2个多月以来,让神木县居民体会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实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政策,无疑是新医改中最引人关注的,叫好者很多,质疑者也有之,就神木县免费医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疑问.  相似文献   

15.
传统审美理念虽然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需要改变和突破。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对传统审美理念的延伸、发展、冲击、突破与颠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保守或者有争议的艺术家,也产生了许多受到热切关注的作品。每个人对它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有奋不顾身的追随者,也有震耳欲聋的批判声。其中,行为艺术就是如此,其在"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缘不断徘徊,不断颠覆着传统审美理论,同时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合法性、合理性也广受大众的质疑。在强调原创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的感受,不参加社会实践,否认群众的力量,闭门造车,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以禅喻诗"合法性不在于诗和禅之"妙悟"的差异,而在于这种差异是否会割裂命题本身的自足性。严羽"妙悟说"将民族的审美共性和个体的艺术自觉巧妙结合,该理论具有思维的合法性、过程合法性和境界的合法性,但由于他忽略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和理论的逻辑阐明,也导致理论本身存在明显的缺憾。  相似文献   

17.
请好好说话     
正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如何让你的表达变得更温柔更尊重人?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用词,比如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把"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把"关我屁事"变成"你开心就好",把"关你屁事"变成"你猜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你在聊天中最不喜欢听到的硬词,处处显得"我比你高明""我不在意你的感受"的句子,脱口而  相似文献   

18.
系统说理发展出专门论理的方式,其核心在论理词。比较一下"寻找钱包"和"寻找自我"、"把蛋糕分为平等的两份"和"人生来平等",不难看出"自我"和后一个"平等"是论理词或语词的论理用法。考察了几种主要的论理用法,总体上说,论理词的意义不尽受日常用法约束,而多多少少是根据某些道理设计和规定的,要掌握论理词的确切含义,就需要了解它背后的理论。由于论理词较少受日常用法约束,若不加自律,论理领域很容易出现新语词新用法的癌变,从而降低论理的公共可理解性。最后建议论理者尽可能少创新语汇、新用法,如确需新创,最好用可感的语词及搭配创造合成词,尽可能与普通语言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9.
郝宁 《心理科学》2011,34(4):863-870
研究探讨了生物领域知识丰富者和贫乏者判断来自生物领域或一般领域亲疏度不同的配对词间联系的差异。采用2(生物领域丰富者和贫乏者)×2(生物领域配对词和一般领域配对词)×2(语义关系疏远配对词和语义关系密切配对词)混合实验设计,要求被试尽快判断4种类型共120组配对词的两个词间是否存在语义上的联系。结果发现:生物领域知识丰富者比贫乏者更倾向于接受生物领域配对词间的联系,且在判断生物领域关系疏远配对词时花费更长时间;而两者在判断一般领域配对词间的联系时,无论在接受性或反应时上均不存在差异。这一结果说明,知识背景影响个体觉察特定范畴或特定领域中观念间联系的敏感性,觉察观念间联系的能力表现出领域特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贾广珍  李寿欣 《心理科学》2013,36(2):340-343
本试验采用固定速的移动窗口范式和意义适合性判断任务,考察场依存、场独立个体抑制句子中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机制以及歧义词歧义消解的进程。结果表明: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抑制句子中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时间进程上存在差异,与场依存者相比,场独立者能够较早地抑制歧义的干扰;同时,本研究证明歧义词的多个意义首先激活,然后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得到抑制,研究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多重通达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