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外来宗教的地方化和民族化问题,具有普遍性意义。地方化和民族化并不改变外来宗教的质的规定性,而是为之增添地区的和民族的特色。本文从伊斯兰教的外在形式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讨论它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而实现其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2.
沈毅 《中国宗教》2021,(3):68-69
宗教本土化作为宗教文化发展的普遍历史现象是宗教得以存续绵延的基本途径,外来宗教自进入中国起其本土化的进程便已存在,这一进程涵盖面广泛,但基本议题始终是如何与主流社会接洽、相处和融通。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后同样面临着如何融入中华社会、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对宗教工作的战略定位,也是对宗教界的基本要求,具有划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4.
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向世界传播,来讨论宗教的普世性与地方化,对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即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视点,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中来回顾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2)探讨中国化的佛教如何既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从而获得了在中土的成功传播与发展。(3)探讨基督教的普世化与本土化问题,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四次讲到宗教工作:一是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讲,“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二是在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等17个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其中包括“宗教”方面;三是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我国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传入开始就拉开了本土化的序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已与中国社会和谐相融,各族穆斯林既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又是爱国的国民,从思想和实践中都体现出爱国爱教的特点。当前,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所处社会相适应,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充实时代内涵。中国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既有本土宗教道教,也有中国化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这些中国的宗教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在保持基本教义义理的条件下,始终与我国社会相适应,适应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从其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本宗教思想的精神与内核,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宗教观念和思想、宗教感情或体验、宗教行为或活动、宗教组织和制度,坚持符合我国社会生活的传播方式、修持方式、礼仪规范和宗教艺术等,并深入到信教群众的生活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其宗教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的各种宗教之所以不同于西方宗教,究其原因就在于各种宗教形态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的洗礼。本文试图从思维方式、思想内容、社会功能和历史传统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对于宗教的巨大影响,为深入揭示中国宗教的基本倾向和独特品格提供一种宏观的文化背景,并认为中国宗教的一些特点都可从中国文化传统上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宗教思想整体的角度,考察了外来宗教思想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固有宗教思想的形成、展开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宗教思想所发生的变化等问题。因篇幅关系,译文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12.
宗教文化的发展在一个国家内部涉及传承的问题,在国际间涉及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以上两个方面表现在当前中国的宗教文化发展中就是宗教文化如何中国化的问题。宗教文化要在新的地区传播,首先要解决政治合法、民众接纳两个问题。其次,当宗教文化传入新的地区时,要与该地区原有思想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发展新的教团。宗教中国化就是宗教要与当前政治制度、社会价值观、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四次讲到宗教工作:一是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讲,"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二是在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等17个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其中包括"宗教"方面;三是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谈到"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宗教思想整体的角度,考察了外来宗教思想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固有宗教思想的形成、展开和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宗教思想所发生的变化等问题.因篇幅关系,译文拟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之间关系这一重要问题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从世界观、辩证观、实践观、价值观等富有意义的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继承。从思想理论到群体实践、西方社会到中国社会、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前者对后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古已有之,正在路上",我把这些中国化现象分为三个方面:政治上的中国化。包括:一、在不同历史时期正确处理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适应中国主流社会政治要求。在古代封建社会,确立忠君思想。办法是把政治与宗教分开,政治上、社会上的问题,就是听政府的,确立了服从执政者的思想与做法。此后则把宗教与政权的关系从讲忠君调整为讲爱国。这时讲爱国,讲合群,就是讲政治与文化的融合。二、为了防止教法与国法的冲突,我国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7.
卫菲 《中国宗教》2023,(6):54-56
<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2016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强调要坚持“导”的正确态度,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是: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宗教界开展宗教思想建设、加强宗教文化建设。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以来,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思想上对于“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等问题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在实践上还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内生动力不足、运动式一刀切等现象。本文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提出作了细致梳理,对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践行主体,探析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方向,是我们宗教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进的永恒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推进,不断深化,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进程,更好地引导我国宗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景教和伊斯兰教同为在古代华夏大地传播的世界宗教,二者面对同样的时代背景,也有着相似的传教目标。由于传教方式和策略相异,唐中期以后的发展趋向完全不同。本文围绕景教与伊斯兰教在唐代的传播历程,聚焦二者在传入时间、传播路径、传播范围、传教方式、中国化模式等方面的诸多特点,探索二者与中国社会互动交融的历史规律,揭示外来宗教中国化成败的历史原因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