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洋溢着希望和激情的世纪之初,我们党迎来了80华诞。回首党80年的光辉历程,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的…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决定。这一决定,表达了我国亿万人民长期怀抱的强烈愿望,实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图宿愿,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党工作重点的这一转变,实际上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深刻转变,迎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基础。宪法修改草案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由于坚持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我们所宣传和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一个道德原则或者说是一个方面的政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它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既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对立起来,更不能用抽象的人道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以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陈瑛 《道德与文明》2012,(5):152-15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取得节节胜利,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也迎来了《道德与文明》创刊30周年纪念日。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确有其必然。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下成就的,而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 《法音》2024,(1):5-6
<正>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贯彻落实这一重大任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选集》下卷出版了。它对于正在贯彻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战的我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份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的宿愿,也是贯穿于《周恩来选集》下卷的中心内容。为了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摸索出一条在中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是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邓小平理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我们党制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归功于这一理论的指导。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科学结论。邓小平一生追求的伟大目标,如果用一句话…  相似文献   

11.
深入开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它又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靠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今后,我们要实现党在新的发展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理论搞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本刊评论员迎来1998年,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首先应该干什么?我们伦理学界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我们认为,这就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搞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正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和...  相似文献   

13.
转眼又是莺飞草长、杂花生树的春天了。今天,我们迎来的,不只是星回斗转的自然之春,也是祖国繁荣的春天,美育和素质教育的春天。党的十六大是我们美育和素质教育之花盛开的强劲春风。十六大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巨大意义,把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摆放在重要的地位,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在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业中,美学、美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立足中国的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大确定,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特征。并指出,在思想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展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也向各族人民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共产主义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体现,是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探讨这一课题,当前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共产主义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十九世纪,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急剧发展.使无产阶级找到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从该世纪三十年代起,在大机器生产中得到训练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这一社会土壤,批判地  相似文献   

15.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喜迎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热闹氛围中,我们迈进了崭新的2022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又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也是迎来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开启统一战线事业第二个百年的重要一年,谋划好2022年统战宗教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新的一年,各地统战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要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统一战线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6.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国家出现了严重危机,其主要源于苏联的政经体制及各种政治运动。根据战后情况的变化,斯大林从实际需要出发改变了对宗教的政策。宗教迎来了"二战"后的"繁荣发展"时代。其更深远的意义是开辟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如何对待宗教的正确路线的先河。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这一举措,谴责声不断,认为他丧失了无产阶级立场。其实,无产阶级对宗教的正确政策和立场,正是从斯大林改变宗教政策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宗教》2005,(5):21-23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好民族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人民包括55个少数民族群众,都在以各种方式缅怀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屡建功勋的光辉一生,继承和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科学理论;歌颂改革开放政策给民族地区和各族人民带来的幸福和富裕。我们宗教界人士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关心、重视宗教问题,制定和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更多的感受。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他的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没有…  相似文献   

19.
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共纲领着重指出,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极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斗争渗入人类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政治的和法律的意识形态、哲学、道德、艺术和科学。目前,在苏联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当社会主义在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在发展物质生产和科学方面,在建立深刻的人道主义的、集体主义的、真正民主的关系方面)对资本主义所具有的决定性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反对现代资产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的报告再一次明确地肯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指出“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系统地阐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所作的深入的论述,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为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同时,报告也提出“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我们在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词时,还要重视根据实践的经验,给以补充、丰富和提高,即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这里,就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谈谈初步的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