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际道教论坛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道教界交流和友谊的重要平台。谨对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开幕致以热烈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道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弘扬和践行"行道立德、济世利人"的理念,进一步发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本文系作者为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所发贺信,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2.
正4月17-19日,以"美丽中国,道教前行"为主题的第四次中国道教生态教育座谈会在陕西紫阳县举行,总结和交流生态教育经验,探讨进一步推进生态道观建设的路径,并发表《紫阳宣言》。本世纪初,陕西道教界发起了创建生态道观活动,逐步辐射到全国,先后在陕西太白山和江苏茅山召开了3次研讨会(论坛),并与世界宗教与环保基金会等国际机构合作,参与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教》2012,(2):8-9
去年10月在南岳衡山举办的"国际道教论坛"是研讨和弘扬道教文化的一次盛会。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如何巩固论坛的成果,进一步推动道教文化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局,是当前中国道教界必须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有鉴于此,中国道教协会于3月2日  相似文献   

4.
正一11月25日上午,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西鹰潭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论坛发来贺信,向出席论坛的海内外高道大德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俞正声在贺信中希望海内外道教界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和阐扬道教优秀文化资源,运用古老的人类智慧,聚集向上向善的力量,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增进全人类的  相似文献   

5.
分论坛     
正11月26日,国际道教论坛举行三场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道教界、学术界、环保界、商界及其他各界嘉宾围绕"道教的诚信思想和慈爱精神"、"道教的生态智慧"、"道教的养生之道"分议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道教及道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加强与国外道教界、学术界和其他有识之士的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道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具有很多亮点和收获:一是论坛的国际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出席本届论坛的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比上次有所增加。参会的代表既有彭马田、奈斯这样的老朋友,也有美国道教协会等新成立的国外道教协会代表。论坛首次由中外两位道长分别宣读中  相似文献   

7.
正11月26日晚,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西省鹰潭市圆满落下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作安,江西省政府副省长、国际道教论坛江西组委会主任胡幼桃,江西省鹰潭市市委书记陈兴超等出席闭幕式。王作安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契理契机,对于引导道教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正信正行、服  相似文献   

8.
<正>9月24至25日,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在中国江苏茅山举行。国际道教论坛是道教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本届论坛由开幕式、世界道教联合会成立大会、主论坛、电视论坛、新媒体论坛、分论坛、闭幕式等主要活动,以及祈福法会、道文化展等活动组成。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我国道教中国化实践、加强世界道教界团结合作、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教协会今天在这里召开座谈会,总结国际道教论坛取得的成果,研究进一步推进道教文化建设问题,实属必要,也很有远见。会上道教界朋友和专家学者谈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中国道教协会认真梳理和深入论证,使之能够尽快  相似文献   

10.
"道法自然,贵生乐生,齐同慈爱,抱朴守真"这16个字是2011年10月在南岳衡山举办的国际道教论坛留给人们最为凝炼的精神养分。如何充分吸收这些养分,巩固国际道教论坛成果,推动道教文化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11.
正"道"是天地之母、万物之主,而道教智慧则是天人合一的智慧。道教界自2010年开始执行《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八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在建设生态道观、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都成果卓著,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我们希望道教界能够再接再厉,成为推动人类环保事业发展的更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坛徽     
正国际道教论坛坛徽沿用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坛徽的基本图案,体现了论坛的延续性以及目标的共同性。国际道教论坛坛徽以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书写的"道"字为基本构图。图案主色调为蓝色,象征自然、和谐。中心呈"水"的形状,飘逸、灵动,表达了道教上善若水的理念。左上角一点处理成地球与太极图相重叠的造型,分别代表国际和道教。下面的笔画艺术化为椭圆,左侧浓厚,象征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13.
10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湖南组委会承办的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南岳衡山成功举行。这是2007年4月在西安、香港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国际道教文化盛会,是对国际道德经论坛的延续和深化。论坛以尊  相似文献   

14.
10月23日至25日,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衡阳南岳衡山隆重举行。短短的3天时间里,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500余人齐聚一堂、谈玄论道,从道教文化内涵、当代功用、发展愿景等视角,交流切磋,阐释道教基本教义在新时代的应用和价值,彰显道教古老而又现代的哲思与智慧,为世界  相似文献   

15.
10月19日至22日,来自北京白云观、香港蓬瀛仙馆和台北指南宫的道教界代表齐聚贵州省贵阳市参加2011两岸三地道教宫观联谊交流活动。由三方道教宫观共同发起的联谊会自2008年开始举办,今年白云观为轮值主办方,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两岸三地道教界之间沟通合作,分享经验,增进友谊,从而凝聚彼此力量,共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服务社会,济世利人。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拟于10月下旬在湖南衡阳南岳举办国际道教论坛。6月15日,国际道教论坛主办单位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与承办方湖南组委会在长沙举行了国际道教论坛筹备工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中华宗教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20,(3):95-95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本届论坛着眼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躬行践履道教的教义思想,充分发挥道教的时代正能量,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旨在深化前四届论坛的成果,继续深入挖掘道教在健康生活、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思想智慧,更好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展现中国当代道教徒信仰自由状况和道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态势.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增进与港澳台及国外的道教、文化和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外工作大局.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本届论坛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契理契机,对于引导道教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正信正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届论坛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道教的思想和智慧,问诊把脉、探寻良方,体现了道教界对知行合一的不懈努力,对时代责任的自觉担当。本届论坛既有大会演讲,又有电视论坛和分论坛讨论,纵论文化之道、养生之道、天人之道,畅谈道教慈爱精神、诚信思想、生态智慧,主题突出、视野开阔,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0日,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11月25日至26日在江西鹰潭龙虎山举办。主办方首先回顾了2007年在西安和香港、2011年在湖南衡阳举办的两届国际性道教论坛,指出此次国际道教论坛是上两届论坛的延续和深化。本次论坛将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位高道大德、专  相似文献   

20.
正二十载时光荏苒,"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内地与香港道教界一路走来,相互扶持,共同谱写了两地道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20年来,两地道教界交往日益频繁、广泛和深入,每年都组织多个团组交流互访,并在教务活动、弘扬道法、人才培养、公益慈善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到明清时期,香港的道教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