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情不老     
抗战时期,有一个年轻人在长途跋涉过程中,走烂了脚底,由于感染,他得了脚疮。在医院里,给他换药的护士是一位长得十分端庄、秀丽可人的姑娘,年轻人不知不觉爱上了她。他想方设法寻找种种借口到医院去,唯一的要求就是去看看那个美丽的姑娘。可是,当他鼓起  相似文献   

2.
情不由己     
爱情大概是无任何面貌可言的,只是一个化蝶的过程。经历种种作茧自缚之后,双双飞升…… 他说我是个不可理喻的女孩。那么,他所爱的竟是我的不可理喻?我问过他。而他只对我微微一笑,对我说:爱情本身就不可理喻。 我们是在大学里认识的,曾经一起办过一份校  相似文献   

3.
还魂丹     
正夜幕降临之后,熙熙攘攘的人流陆续散去,医院里安静下来。这时,住院部的电梯在顶层停下,一个人影走了出来,蹑手蹑脚地挨近一间病房,悄悄推开了房门。这个人是潘大夫,他要看看病房里的老人,到底吃的什么"还魂丹"。原来,顶层的病房里住着一位耄耋老人,名叫夏辉。潘大夫之所以把他安排在这儿,是  相似文献   

4.
杨笑天 《法音》2002,(7):21-27
~~当和尚的,虽然在连哄带骗之下受了剃度,但心里也还是一万个不情愿。然而,中学二年级时伯父圆寂了。伯父圆寂时的过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使他从此对僧侣刮目相看。这件事情,先生在晚年经常提起:已经不记得伯父生的是什么病了,当时他住在医院里,但有一天突然从医院回来了。大家本以为他是痊愈出院,但没想到不是这么回事。他是当面跟院长谈判之后,硬是自己做主出院回家的。理由是,他要死了,作为一个寺院的住持,天经地义应该死在庙里,死在自己平日所侍奉的本尊身旁,所以就回来了。他在房间里头北面西铺好了床褥,在面前的位置挂…  相似文献   

5.
马婷婷 《天风》2007,(16):47
前几天,我的一位亲戚病了,我来医院照顾她,她住骨科。就是在这几天里,让我知道人生的确是无常的。我们隔壁的重症监护室里住着一个7岁的小孩,他的父亲和双胞胎哥哥都在车祸中死去,只有他捡回了一条命,小孩的头部和  相似文献   

6.
70岁以后,他突然如同变了一个人。他组建了自己的舞蹈队,和一大帮老年人又蹦又跳,乐此不疲。他开始变得特立独行。他一个人在街上又跳又唱,一个人在大树下思考,一个人和城市里的乞丐聊天。身边的人渐渐对他表示不解。有时,别人和他吵架,骂他骂得面红耳赤,可他居然还朝别人嘿嘿傻笑。那人再也骂不下去,反而有些自讨没趣地走了。有时,在快餐店里排队吃饭,或者在汽车站里排队买票,他都是站在最后一个。偶尔有人插队,他也不恼。有时候,他甚至笑眯眯地对他们说,来,你们排前边去,我不急。众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穆斯林”六、七期里,我讀过了关于馬震武所作所为的反党、反人民、反穆斯林的种种罪恶,我非常气憤!我认为他那許許多多的罪恶事实,绝不是一个穆斯林所能做出的,可是事实証明他都做到了。这也彻底告訴了我們,他是怎样披着宗教外衣,凭借教主的身分,尽干些危害国家、危害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小时候,唐帅是被父母忍痛"隔离"起来的孩子。当发现他是健全人的那一刻,他的聋人父母按捺不住地高兴,因为在他们心里,这辈子只要能看到儿子像平凡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有声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让他尽快学会说话,父母把他送去和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年,唐帅的母亲因为脑梗去医院就诊被拒收。原来,医院曾经接收过一名聋哑人,但是因为交流不便,看诊过程  相似文献   

9.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了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亲自连夜去找。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了,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缩发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妻子丢的那个皮包。原来,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这家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药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晚上,无能为力的希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她天真地想求…  相似文献   

10.
赵云终于圆了大学梦。在金秋季节里,跨进了外地某重点大学的大门。入校后,迎接他的是紧张的军训生活。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气喘气急,被同学们赶紧送到了医院,医生说他是哮喘发作。病情缓解后,医生在与他聊天时得知:他3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可谓是  相似文献   

11.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12.
父亲住院,我去服侍了十天。十天,目睹六个服毒自杀被抢救的病人,跟医生闲聊,得知医院平均每个星期抢救两个这类病人。平时也耳闻目睹许多此类事情,尤其是农村,抢救又难以及时,一瓶毒药下肚,一个鲜活美丽的生命便从此结束。服毒自杀者,事因种种,失恋的、婚姻破裂的、负债累累而无力偿还的、工作受挫的、病魔缠身的……但心理活动却基本相似。在服毒前的那一瞬间,都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无力自拔,只有一死才能彻底解脱人世间的烦恼和痛苦,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迈出了义无返顾的一步,在结束痛苦  相似文献   

13.
正朋友弹尽粮绝很多天了,在他的字典里应该没有"放弃"两个字,尽管生活给了他很多次妥协的机会。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跑到北京,在地铁口,挎一把破吉他,身上揣着的还有那失去光泽的梦想,他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乘着时光的地铁远去了。这是个孤勇却又略带悲伤的故事,还好我有幸在这个故事里打酱油。我和他是初中同学,他的人  相似文献   

14.
熟人赵君论能力和资历,升职似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阴差阳错的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下子让他的希望变成了泡影。他越想越生气,悲歌人心之不古,哀叹世风之日下。赵君从此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他整日里牢骚满腹,看什么事都不顺眼,看谁都不服气,导致其人际关系紧张,也把自己的精神折磨得很疲惫。不久以后,他因此而住进了医院。而朋友曹君却远比赵君豁达。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旅游,下汽车时曹君的钱包被偷。钱包里装的可是他几个月的工资,还有各类急等着用的证件。顿时,我们都傻了眼,满脑门儿直冒汗,他却平静得很。这真是钓鱼的不急,…  相似文献   

15.
忘记它     
正那天我去乡下采访一个老中医,就随意问了一下自己的病。我老是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哽着,咽不下,摸摸又没有,在各大医院看了个遍,做了多种检查,诊断结果都一样:慢性咽炎。吃了多家的药,但总是不见彻底好。他是个憨厚的人,胖胖的,行动慢慢的,他笑眯眯地看着我,略带羞涩地说:"忘了它。""忘了它?"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医生说的话吗?"是的,"他坐正了身子,说,"忘了它。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16.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自尽前,他嚎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  相似文献   

17.
找一处空旷     
想象一下,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在沙漠里按装了一部公用电话。其初衷当然是为了那些偶尔经过的人,可以使用它来接通城市,以满足物质的、心理的种种需求甚至援救。而决不会是相反的情形。有人打过来,打过来找谁呢?有谁会傻傻地在沙漠里等一个电话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3,(4):6-6
若望非常着眼圣母是“母亲”。在他的全部的二十一章的福音里(897节),有十六节有关圣母的短短记载居然有“十次”称圣母为母亲。无疑的,这是指圣母是人而天主的耶稣的母亲,所以母亲的身份参与了耶稣的整个生活;同时也愿意我们领悟人而天主的耶稣的心对自己的“母亲”所拥有的种种情怀。若望曾靠近耶稣的胸膛去探索他的心灵秘密(十三25),相信他比任何一位宗徒更了解耶稣对圣母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正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我们在少年时原来都有着单纯与宽厚的灵魂啊!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在成长的过程里让它逐渐变得复杂与锐利?在种种牵绊里不断伤害着自己和别人?还  相似文献   

20.
玄奘法师不会想到,他曾历经千难万险行走过的这条线路在一千多年后仍然是睦邻、通商、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他是信仰弥坚的佛门弟子,九死一生西行五万里只为求得真法。他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行家,足迹遍布一百一十个国家,写下《大唐西域记》记录见闻。他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将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也将西域的人文风情带回中国。他一生译经不倦,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是信仰弥坚的佛门弟子,九死一生西行五万里只为求得直一法。他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行家,足迹遍布一百一十个国家,写下《大唐西域记》记录见闻。他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将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也将西域的人文风情带回中国。他一生译经不倦,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