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与先合同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  姜镇锋 《学海》2002,1(6):64-68
诚实信用原则的勃兴成为现代合同法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以诚实信用为基础产生的先合同义务也成为合同义务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合同义务及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和发展实现了合同利益的扩大化保护 ,体现了合同法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法律制度的日渐发展和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鉴于司法精神病鉴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对中外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历史及现状的考察上,结合对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相关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厘清医师说明义务的内涵、性质能够使患者和医师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对于医师说明义务的法律性质,有主张医师的说明系患者有效同意之逻辑前提的“承诺无效说”;也有“医疗合同上的附随义务”的观点;还有认为其应是一项法定的注意义务.在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后提出此义务应是一项法定的合同义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法律制度的日渐发展和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鉴于司法精神病鉴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对中外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历史及现状的考察上,结合对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相关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患者的不真正义务是法律没有规定且医患双方亦没有约定患者必须履行的,医方通常不得请求履行,而其违反也不发生损害赔偿责任,仅使患者遭受权利减损或者丧失之不利益的义务.主要包括患者的披露的义务、遵照医嘱的义务与签字的义务.患者的不真正义务是不同于患者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的一种独立义务.患者的不真正义务不应保护医方使其免于承担治疗失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试论合同的解除范旭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合同的解除。合同的解除是经济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维护公平安全的市场交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合同解除制度尚不完善,经济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1 对于手术签字性质的已有观点 目前,关于手术签字的性质,理论上有授权说、附随义务说、支配说、合同说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8.
蒋集跃  梁玉超 《学海》2004,(2):84-88
公益诉讼虽然肇始于古罗马时期 ,但真正被激活并迅速发展却是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西方诸国公益诉讼的勃兴与经济发展、立法观念和司法理念等各种社会背景因素密切相关。可见 ,公益诉讼不仅是一套制度更是一种实践。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客观上具备了公益诉讼得以生长的社会经济条件 ,但在立法制度、司法理念与司法机制等方面尚不具备运作公益诉讼的条件和环境 ,要将纸面上权利转换为伸手可及现实利益 ,便需要对立法制度、司法理念等因素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和革新  相似文献   

9.
李燕 《学海》2023,(3):195-206
董事忠实义务旨在遏制董事机会主义行为,保护股东利益,是契合营商环境投资者保护目标的重要公司法制。在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我国董事忠实义务制度存在“趋同”与“存续”的冲突,在制定法层面与域外法渐趋靠拢,在司法实践层面却未发挥出预期效果。应遵循结合价值目标与本土要素来关照营商环境指标的进路优化董事忠实义务规范;根据公司类型及股权结构区别规范自我交易批准权的行使主体及判别标准;通过科以利害关系董事披露义务保护小股东利益,以及优化证明责任分配规范平衡各方利益。将不篡夺公司商业机会与竞业禁止明确为两种不同的义务类型,以彰显各自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合同责任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责原则是确定当事人合同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也是贯穿于整个现代合同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驭作用的指导思想。新《合同法》在分析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的基础上 ,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的立法经验和成功的判例学说 ,采用了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双重归责原则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合同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医师的告知说明义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医师告知说明义务的履行,医师此义务要在诊疗中又因所处不同阶段在法律中有不同的性质。在具体治疗前为取得患者有效承诺的告知说明义务在医疗契约中为从给付义务,而实施完具体诊疗后,就有关康复、服药等注意事项所作的告知说明属于附随义务。实践中医师对此两阶段的义务都应当给与同样的重视,以利于维护患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从伦理视角对我国合同法进行检视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纠正对既定目标的偏离。合同法旨在协调性推进包括自由、正义、效率和美德在内的多个不同的社会价值目标,它以合同自由为基本出发点,并依靠正义理念保障其不至于离经叛道。在合同成立、要约与承诺、合同权利的放弃、情势变迁以及违约损害赔偿等方面,我国合同法及合同法理论存在诸多瑕疵,亟需伦理救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一个意识特性二元论者应该如何处理附随现象论的挑战。我首先分析讨论了支持附随现象论的理论依据以及反对它的理由;然后争辩说这些论证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附随现象论所描述的有关心灵因果性的那种本体论层面上的可能性,并且附随现象论本身是一个融洽连贯的哲学理论。因此对于一个意识特性二元论者来说,在心灵因果性问题上,附随现象论和相互作用二元论都是可行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杨俊 《学海》2005,(2):124-130
本文回顾了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的发展轨迹,认为运用现有的制度资源,循序渐进地扩大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固有的民主性质的重要表现。本文认为,把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以及假刑事司法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当务之急。同时,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确定的人身权、财产权也有重新考察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焦富民 《学海》2002,2(1):125-129
合同自由原则是合同法的精神内核和实践纲领。虽然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 ,合同自由原则不断受到限制 ,但并没有动摇合同自由在现代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的地位 ;我国新合同法尽管对合同自由原则未加以明文规定 ,但从合同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和整体内容来看却始终贯彻了合同自由的精神和理念 ,而且 ,我国新合同法关于合同自由原则是规范化了的现代合同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医患关系制度建设方面,我国与国外差别很大.具体表现在医患关系的定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制度以及行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要缓解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矛盾,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快医疗立法建设,完善现有的医疗服务规范,逐步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曲昇霞 《学海》2014,(6):157-161
我国儿童保护问题频发与民事司法救济应对乏力,体现出未成年人民事审判改革还在浅滩,要实现制度的深入发展必须关照其应有的制度品性。本文从日本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的理念、定位与制度结构中分析其机理,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尝试构建我国"双轨制"的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制度体系。该体系包括以未成年人人事诉讼与家事审判为核心的专门审判程序、以法定代理制度与特殊保护规定相结合的普通审判程序。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双轨并行",是彰显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特质,传承少年司法经验,对未成年人深度司法关怀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8.
《原道》2017,(2)
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是我国司法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者与少年司法机关合作,通过专业服务实现少年犯罪预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实务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对于社会工作与少年司法的合作而言,理念一致是双方合作的先决条件,司法实践的需要是双方合作的动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可能。正是这些基础条件的具备,才使社会工作和少年司法从关系亲和到真正互动,并促成了双方真正的牵手与合作。然而,国内各地开展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进程不尽一致,实践过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理念与制度层面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社会工作和少年司法的理念与制度进行梳理,分析二者合作的政策基础以及产生实践困境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社会工作与少年司法开展合作的政策可行性,以便为国内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李喜莲 《学海》2008,(2):172-174
我国人民法院的级别设置分为四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级法院体制对我国民事审级制度形成冲击,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种种弊端.对四级法院体制进行改革,有条件地对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合并分解,改中级人民法院为高级人民法院之分院,可能在审级制度的构成和运行中寻找公正和经济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感激义务的道德应当来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缘起于人 们之间的相互关爱,这种关爱往往体现在为他人所提供的帮助或好处。但是,并非所有的帮 助 或好处都能获得感激。对于无意识、被胁迫、无正当理由的帮助或好处,以及以不正当方式 给予的关爱,被施与人就不应该背负感激义务。感激义务的条件是他人正当的关爱。一旦被 他人给予关爱,无论接受与否,都应该按照自觉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合德性原则履行感激 义务。该尽而不尽感激义务是忘恩负义。对于忘恩负义,除了批 评和谴责之外,还应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加强制度供 给机制、强化感恩文化等途径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