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200(190例有效)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90例脑卒中患者中,创伤后成长在年龄、经济收入、诊断类型、患病时间、后遗症状、自觉痛苦程度及性格类型方面有差异.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面对呈正相关,回避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率中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与患病时间、年龄、自觉痛苦程度、内向性格、社会支持及面对有关.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干预来改善患者的负性体验,以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乳腺癌已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伤害,但研究者发现,在与乳腺癌这一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一种正向的心理变化,这就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创伤后成长。本文从创伤后成长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方法等几方面对乳腺癌创伤后成长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为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许多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创伤事件的特征、人格与认知、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等都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未有一致的结论,两者间关系的不一致有四种可能的解释。未来研究应注意创伤后成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探寻确证成长有效性的新证据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成长”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指个体在与创伤性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上的正性变化。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在经历苦难的同时,也会产生创伤后成长,表现在对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生活感恩、个人优势等方面的新感知和精神领域的改变。创伤后成长与患者年龄及心理痛苦水平负相关,与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积极应对方式、情绪表达和社会支持正相关。这些结果给临床护理的提示是,重视患者的内在潜能,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外化的情绪表达来缓解心理痛苦,通过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促进其成长,提高患者抗癌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这一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在体象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象量表(BI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SS)和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对150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乳腺癌患者的体象可以正向预测PTSD和PTG;(2)乳腺癌患者的反刍在体象和PTSD的闯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象与PTG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体象既可以正向预测乳腺癌患者的PTSD和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中介作用影响PTSD。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追踪研究的方式, 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 采用反刍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 考察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 震后3.5~5.5年间,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主动反刍具有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 主动反刍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跨时间点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跨时间点的相互正向预测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跨时间点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 但震后3.5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通过震后4.5年的主动反刍间接地正向预测震后5.5年的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横断关系随着时间历程的变化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成长:5·12地震创伤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倩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23-630
创伤后成长是人们与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对此概念的认识存在着结果与策略、建设功能与幻想功能、认知成分与行为成分的争论。对它的解释模型包括经历困难的力量、心理准备和存在的再评价。而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建议此领域的研究应从概念澄清入手,开展过程研究和纵向研究,建立行为指标,关注其临床应用,进行本土化研究,并为5·12震后心理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我同情量表、感恩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地震4.5年后的4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自我同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并检验感恩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积极自我同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消极自我同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SD;积极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感恩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消极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感恩正向预测PTSD、负向预测PTG。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同情可以缓解青少年的PTSD、促进PTG的发展,而消极自我同情会加重青少年的PTSD;感恩在自我同情与PTSD和PTG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体验、信念.采用目的抽样的办法,选取18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发现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使身体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转移等.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对中医的认识逐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各种症状及客观指标的改善上,近期良好的治疗体验使患者对实现远期目标更具信心.  相似文献   

10.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汶川震后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2.5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来探索创伤后成长(PTG)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展趋势以及心理复原力对二者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心理复原力仅在第二次施测时呈显著下降趋势,PTSD与PTG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非线性发展趋势;心理复原力的三个因子对PTG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力量因子对PTSD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其中,乐观因子可进一步预测PTG的发展速度,力量因子可进一步预测PTSD的发展速度;在灾后中学生PTG的增长、PTSD的降低中,心理复原力可以分别解释18.87%和14.74%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 Pandemic diseases have caused dramatic changes in people’s lives throughout history. Today, the COVID-19 virus spreads rapidly and affects human beings around...  相似文献   

12.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是指人们在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 由于对抗压力所引起心理的积极变化。本研究对国外创伤后成长进行归纳概括, 论述了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如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益处寻求和意义建构。此外, 归纳了基于不同视角的PTG模型, 提出了促进PTG的干预策略, 针对PTG实证研究中某些相关变量的测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未来应着重于开展具备多个评估点的纵向研究, 建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PTG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采用诠释现象学的方法,对9名手术室注册护士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影响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有5个主题:工作中得到的人文关怀、对心理和躯体健康的负性影响、薪酬待遇、急救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较高的职业获益感。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管理层应关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水平,给予人文关怀,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并实现,提高职业获益感,提高薪酬待遇,加强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关爱。  相似文献   

14.
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及早发现病因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了123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影像学特点及病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青年出血性脑卒中通过CT或MRI可以确诊,其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其次是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5.
Digni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right of every human being, patients in particular. Despite being a fairly disputed concept, dignity is a multidimensional issue, the interpretation of which is affected by a multitude of factor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35 patients, their companions, and nurses were performed to highlight their views with regard to patients’ dignity in health care centers. Although findings reveal that nearly all patients felt that their dignity had been violated,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participants’ viewpoints of dignity. Interactions among participants can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dignity and may lead to its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16.

对2021年1月~10月15名接受过为期2个月叙事护理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提炼主题,共归纳出3个主题:疗愈身心(减轻心理痛苦、缓解身体症状);改变认知理念(对疾病的接纳、对自我意识的强化、自我反思);提升生命意义感(征服对死亡的恐惧、支持性关系、浸入式意义体验)。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实施叙事护理,能够从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四个维度促进患者成长,为肿瘤末期患者生命意义感的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采用感恩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三年半后的3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感恩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灾后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其中自我觉知的改变与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水平,女生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2)感恩和社会支持可显著地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3)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也可通过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创伤事件终身经历问卷—学生版、核心信念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3所大学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具体创伤事件痛苦程度与创伤后成长(PTG)的关系,并检验核心信念挑战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人患病或死亡类的创伤事件痛苦程度可负向预测PTG,并以核心信念挑战为中介;(2)目睹他人或自身相关的创伤事件痛苦程度和自身受虐待类的创伤事件痛苦程度可正向预测PTG,并以核心信念挑战为中介;(3)自然灾害类的创伤事件痛苦程度和家庭冲突类的创伤事件痛苦程度与核心信念挑战和PTG都无显著相关。因此不同领域的创伤事件痛苦程度引发创伤后成长的可能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目的抽样选取成都市、绵阳市及西昌市19名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主题分析,共提炼出一级主题5个:(1)患者有基于移动医疗的自我管理需求;(2)基于移动医疗自我管理平台期望载体及形式;(3)基于移动医疗的医疗或行为管理需求;(4)基于移动医疗的角色管理需求;(5)基于移动医疗的情绪管理需求。患者对基于移动医疗的自我管理平台有较高接受度。可设计开发易用性与隐私性强的移动医疗平台,通过提供疾病知识、线上诊疗、疾病监测与心理社会支持等功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