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具特点的关系,和谐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而医患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就长期以来形成的医患沟通的五种理论模式进行简单论述和评论,主要强调各个模式医患沟通目标的不同、各个模式中医生的职责和患者价值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各个模式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与实践.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和对比来为我国和谐的医患关系推荐一个比较好的医患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国外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探析医患关系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医疗质量和患者信任是构成医患关系的两个重要因子,并进一步构建了简约化的四类医患关系模式,即和谐医患关系模式、改善医患关系模式、不善医患关系模式和紧张医患关系模式。认为医患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诊疗过程中医患关系模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患者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为我国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别,主要表现在对医患关系现状、医患信任状况、医患紧张归责认知方面,发现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医患信任度、医疗费用、医德医风状况、医生收入满意度、医疗纠纷影响等,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互联网对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患者、医生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发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相较于医生,互联网对患者的影响更大,信息赋权带来了角色改变,给医生带来了挑战,并对现有的医患关系产生影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医患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从互联网对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患者、医生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发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时称,相较于医生,互联网对患者的影响更大,信息赋权带来了角色改变,给医生带来了挑战,并对现有的医患关系产生影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医患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以“医患关系”为关键词,分析近年来传播学视域的医患关系研究议题与进程,发现医患关系研究出现从“媒介”到“人”的研究转向。其中以“媒介”为中心的医患关系视角注重医患关系的媒介呈现和媒介宣传,以“人”为中心的医患关系视角注重媒介使用与医患信任建构、媒介与患者健康意向行为关系及新型医患沟通模式分析。同时,探讨提升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研究路径,提出未来研究更应注重制度和文化等语境,跳出实证主义范式以及单一的“医−患”二元视角,以推动医患关系研究的均衡与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7.
网络舆论具有突发突变、扩散迅速,主体多元、难以管控,理性不足、跟风明显等特点.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网络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以偏概全,丑化了医生群体的形象;先入为主,削弱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争相效仿,加剧了医患之间的冲突.基于此,医方应成立专门机构,应对网络危机;主动与媒体沟通,争取舆论导向;加强网上互动,增进医患了解;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医患间的误解,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现场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一致,而对其性质、发展趋势、法律适用,以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方式的认知状况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互理解、交流和尊重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现场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一致,而对其性质、发展趋势、法律适用,以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方式的认知状况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互理解、交流和尊重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切身感悟到,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底线、娴熟的沟通技巧是保障、精湛的医疗技术是根本.必须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沟通,知道患者想要得到什么,我们是否能够按照对方的心理需求去满足对方;沟通时对事不对人,如实告知患者医疗风险,平静应对患者告知后的知情不同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增进了理解、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手术同意书使用范围的扩大化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表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患间缺少沟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解决上述问题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患者感知下的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然而近年来医患矛盾频发,医患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以及医患双方策略行为相互作用的动态性特点构建了医患博弈模型,应用演化博弈思想分析医患双方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趋势和路径,并探析对这些演化趋势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最后提出医患关系改善的建议以期能对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演化趋势起到及时干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获取国内外医患会话研究论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对研究论文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发现国内外医患会话研究的情况。研究表明,国内医患会话研究经历了起步(2006年~2010年)、发展(2011年~2014年)和繁荣(2015年~2019年)三个阶段,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话轮、语用和医患关系三个维度展开。国外医患会话研究在研究论题上更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国内目前的研究在研究对象、方法和过程性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缺陷,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语料库建设、跨学科研究、过程性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等论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已经演变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全面、系统介绍和评价国外关于医患关系研究的理论脉络和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简要归类和分析了国内学者探讨我国医患关系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最后在分析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今后国内医患关系研究可能的方向:一是如何真正从患者的视角出发,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共同参与关系;二是如何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满足他们全面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一飞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23,44(20):41-46
综述医者患病经历相关文献发现,医、患分野和矛盾植根于医学和医学模式本身,是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的,解决医患关系问题应着眼于审视和改变医学文化和医学模式内部造成医患矛盾、分歧的根本原因,创造机会打破严格的医、患角色区隔,实现病人得治、医者得安、医患共同。在医者患病经历文献中,能追溯医患同源的起点,能洞悉医患分化和冲突所在,也能看到形成医患共同体的可能性,为实现和谐医患关系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16.
医患关系始终表现为一种文化关系,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有着复杂的文化根源,当前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的实质就是医患之间存在文化冲突。从文化的视角对医患文化冲突的程度、引起冲突的原因以及发生冲突的文化主体进行重新审视,以期进一步认识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社会阶层分化进程中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患信息行为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医师未能认识到医患信息行为对医患沟通及医患关系的影响.患者作为医疗信息掌握的弱势群体,其对从医师处获得信息的依赖将长期存在,医师与患者信息行为必然相互影响.针对信息行为建立相应的培训及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