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宗教》2018,(12):4-5
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白皮书提到,改革开放40年来,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得到保障。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各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自主办理宗教事业;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内部事务。  相似文献   

2.
月览     
正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白皮书提到,改革开放40年来,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得到保障。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各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自主办理宗教事业;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内部事务。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推  相似文献   

3.
正8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在"实行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部分,白皮书指出: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国政府支持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不干涉各宗教内部事务,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同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以详实数据和大量事实,系统介绍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法律,全面展示中国宗教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彰显了中国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进宗教关系乖口谐的坚定意志与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是一部权威性的文献。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劳动、司法、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享有的广泛、平等的权利,显示了我国政府一贯对公民权利的重视,这必将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有力地批驳了那些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言论。建国四十多年来,党和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现代各国法律上虽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有的把某种宗教定为“国教”或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不能真正确保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而我国宪法和  相似文献   

6.
正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以详实数据和大量事实,系统介绍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法律,全面展示中国宗教工作取得的新成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3,(5):30-33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是对客观过程的尊重,是对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尊重。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实现民族振兴,共建美好世界。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历史上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在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很少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有宪法和法律作保障。 ——面对宗教信仰自由被歪曲和践踏,我们主张:通过各国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更加卓有成效地实现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面对打着宗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猖撅与威胁,我们主张:国际社会共同反对破坏人类和平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面对有些国家利用宗教干涉别国内政和强权政治利用宗教问题对别国的欺压与干预,我们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以对话代替对抗。 ——面对冷战结束后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与危机,我们主张: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各宗教、各教派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 ——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我们主张: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4月目录前言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二、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三、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四、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宗教关系积极健康结束语前言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共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9.
正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依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维护人民合法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宗教事务及其管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基本国  相似文献   

11.
怎样“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下从指导方针和当前的工作重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坚持以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为指导“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以正确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六中全会决定中有一段完整的阐述:“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需要以法律来保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需要有法可依。加强宗教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必然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宗教工作走过的历程,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中,中央和地方始终在积…  相似文献   

13.
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就是要把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具体化,把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法律化,使宗教信仰自由全面落实。作为信教公民,在学习贯彻《条例》中,首先要解决好自由与责任、保护与限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承担起信徒和公民的双重责任。在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一、《条例》确立了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的原则《条例》在立法宗旨中确立了三大原则:一是为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二是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的原则;三是规范宗教事务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包含…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5)
《宗教事务条例》颁布至今已经10年,它使我们看到宗教工作实现了由主要依政策办事向依法管理的转变,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也规范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应该说,十年来,《宗教事务条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2,(10):10-1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提出并全面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颁布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着力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宗教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10年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宗教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信教公民的宗教信仰得到  相似文献   

16.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理解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对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推进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要高度重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这项工作必须加强,而绝不能削弱,更不能放弃管理。”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和必然趋势,是依法治国思想在宗教方面的具体体现。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拘束力,对宗教事务也不…  相似文献   

17.
王作安 《天风》2023,(4):4-6
<正>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上五句话,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最新表述。与此前表述相比较,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增加了一句,即“尊重群众宗教信仰”,由原来的“四句话”增加为现在的“五句话”。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与一些外国朋友接触,我感到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宗教问题。有些朋友,也不排除国内有些人,对我们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总抱有疑虑:你们不是主张唯物论吗,你们不是无神论者吗,怎么可能真诚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我们说,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真诚的。我们之所以实行并只能实行这样一种政策,是基于以下一些原因。第一,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所决定的。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这种认识和改造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在我们的主张里,物质第一、客观第一、存在第一。由此可以得…  相似文献   

19.
宗教無强迫     
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意义在于:信教或不信教是自由的;信仰那一种宗教或那一个教派是自由的;現在信教,将来不信,或是現在不信,将来又信教,也是自由的,別人不得加以干涉。这是非常正确的政策,也是党所坚持的长期不变的政策。信仰宗教的人存在到什么时候,共产党的这一政策也将不改变地继续存在。我們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除了伊斯兰教而外,还有着其他許多宗教和教派。党制定这个宗教政策,有利于加强宗教界和非宗教界以及宗教界內部的团結,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結和社会主义建設。但有些人却未深入領会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不了解伊斯兰教义,主張用强制压迫的方法进行宗教活动。存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没有重視古兰經所說的“宗教无强迫”这句話。从宗教界本身来說,也是不近乎情理的。穆罕默德圣人和他的弟子們在傳播伊斯兰教时,毕尼沙里木·依布尼勿甫部落有个名叫艾森的信徒。曾到穆罕默德圣人那里去控訴說:“我有两个儿子,但他們不肯接受伊斯兰教”。他问:“是否可以强迫我  相似文献   

20.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同样,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也是基于对全中国人民意愿的真诚的尊重,基于中国曾经长期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