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了生活事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生活事件(校区搬迁)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一般焦虑心理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2)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现实性焦虑和轻度焦虑之间差异显著;焦虑心理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而在民族、家庭所在地之间差异不显著。(3)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方面普遍在中等水平以上,而且差异不显著;心理适应性得分在性别、年级、民族、家庭所在地和专业之间差异是不显著的。(4)民族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和心理适应性具有负相关,且这一相关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  相似文献   

3.
拉扎勒斯认为应激就是需求与应对源间的不匹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应激是普遍存在的。适度的心理压力或应激,对大学生适应环境是有利的。压力源或应激源的存在是产生心理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有了应激源之后不一定都会产生应激状态,还有导致应激的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尤其是个体主观的认知评价等中介因素作用极大。影响大学生应激性评价和因素至少有四个方面是重要的,是与事件相联系的情绪、事件的不确定性、事件的意义评价和自我效能感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的目的是编制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和大学生使用的心理应激量表,并制订全国大学生常模。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和对高等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与专家的访谈以及参考国外同类量表的条目等方式编写条目,通过两次预测筛选、修改并确定量表的项目;在全国采用分层随机采样方式选取182所普通高等学校54708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具有相当高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和较高的效标效度。根据常模组测量的结果,给出了85种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的心理影响指数(PII)、心理影响范围和心理影响总量。结论: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被用来评估中国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心理解剖方法对39例自杀大学生的生活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经历了较多且较为强烈的负性生活事件;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生活事件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大多数自杀行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3个月内实施.因此,负性生活事件可作为大学生自杀预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文化疏离感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效应和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采用文化疏离感量表、压力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幸福感问卷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文化疏离感会降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2)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文化疏离感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这一调节效应是以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变量。因此,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是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17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的生活事件,并不是压力值最高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的是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年级、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特点。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精神压力特点是:大二学生&;gt;大三学生&;gt;大四学生&;gt;大一学生;男生&;gt;女生。  相似文献   

8.
现今,主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对侵犯理论进行研究。其中,挫折一侵犯理论的研究一直是有关侵犯理论研究的主导范式。本文简述了侵犯理论研究的成果并提出侵犯理论的新观点:侵犯动机是竞争性社会比较引发的。并针对该观点对其现实意义和研究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大学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卡方检验显示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154(4.7%)名大学生有过自杀企图,男女生人数没有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自杀意念上,女生、独生子女、文科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而在自杀企图上,只有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3)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与心理症状、生活事件、情感中心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问题中心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4)在结构模型中,社会支持在心理症状和自杀行为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情感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问题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事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大学前、后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莉  胡竹菁 《心理科学》2005,28(5):1223-1226
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生活事件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SCL-90量表得分在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焦虑、敌对、精神病性上存在年级与经济收入的交互作用,月均经济来源在200元以下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心理症状愈加严重;(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均为负性生活事件,生活事件能解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变异量的30.1%;(3)上大学前后的生活事件在性质上的差异具有个体发展的阶段特点;(4)上大学后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影响约占27.4%,上大学前的生活事件的影响约占2.6%。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学上讲的挫折主要是指个人在进行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目标没能达到,动机和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讲到的挫折心理。我从与众多大学生长时间广泛的接触中看出,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也有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总起来说,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期望值的失落 从高中进入大学时,大学生对大学怀有美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刚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一年级大学生,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其心理也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认识大一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概括起来看,大一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择业自负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顺利择业是十分不利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竞争,面对社会选择呢?本文就择业自负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适方法等问题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生活事件知觉的认知──知识系统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中测量了263名大学生被试对60项生活事件的控制力知觉及其心理控制源倾向(IE)和抑郁水平(BDI)。生活事件的实际可控性分为高、中、低三组。相关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当事件的实际可控性介于中间时,抑郁水平与心理控制源倾向对控制力知觉有显著的影响;当事件的实际可控性较低时,抑郁的作用不显著,心理控制源的作用显著;性别的作用在各种事件的控制力知觉中都有显著的作用;性别、内外控及抑郁水平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472名男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为被试,考察了压力事件、网络游戏逃避动机和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压力事件、网络游戏逃避动机和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压力事件除了对网络游戏成瘾有直接影响,还通过网络游戏逃避动机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普遍性缺陷及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人际交往的困惑。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普遍性缺陷,并从生理、思想观念、心理、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深入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缺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27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势必也会产生一些复杂的变化。本文从当前“就业难”的背景出发,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不良生活经历对大学生冷酷无情特质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湖南省4所学校1872名大学生。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在不良生活经历与大学生冷酷无情特质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不良生活经历既对冷酷无情特质产生直接影响,也能通过心理弹性对冷酷无情特质产生间接影响;(2)社会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它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因此,不良生活经历对大学生冷酷无情特质的影响具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当前就业特点,对大学生就业时产生的焦虑心理给予专门的分析,同时就焦虑心理产生的成因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给予一定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普遍性缺陷及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艳林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2):97-101,117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人际交往的困惑。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普遍性缺陷,并从生理、思想观念、心理、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深入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缺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