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LOFT改造是近年来在城市中广受欢迎的咖啡厅设计方法,为了更好地对LOFT咖啡厅设计进行研究,丰富LOFT咖啡厅设计的理论基础,在桌面调研的基础上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中的50多家LOFT咖啡厅。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LOFT咖啡厅主要分为怀旧型、科技型、极简型这三种,其中怀旧型LOFT咖啡厅最多占70%。调查的结果对设计LOFT咖啡厅时明确设计思路、选择设计素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旧建筑和用地,对于这些废弃建筑的重新开发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改造的重要焦点。城市工业废旧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痕迹和历史价值,在现代倡导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废旧建筑的景观革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形象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中工业废旧建筑景观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策略,有效地实现现代城市对于废弃建筑的利用和可持续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创造过辉煌历史的工业建筑开始没落甚至废弃。对其如何进行再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新课题,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风潮,一个崭新的空间形态正在形成。LOFT的独特魅力正逐步演变为新型文化和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近年来,中国的LOFT也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创造了一些个性、魅力的作品,如北京"798"大山子艺术区、上海"8号桥"以及无锡的北仓门等都是国内很不错的LOFT。同时,中国的LOFT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各界人士更广泛、更深远地认识LOFT,使LOFT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市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绿色建筑节能分析,通过现场调研、询问使用者感受等方法,探究建筑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可改造的空间和潜力,探寻节能改造过程中合理的途径和方法,提出适宜的改造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倡导绿色生态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废弃集装箱改造设计在绿色可持续建筑中另辟蹊径脱颖而出。我们应从绿色建筑的理论高度,审视集装箱改造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并研究集装箱建筑的模块化设计,优化创意空间改造技术,为绿色集装箱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绿色理念为研究理论,贯穿到集装箱空间改造的整个设计中,对集装箱的改造设计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7年上海对11个社区空间进行微更新计划,其中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平塘路和金钟路路口的两个街角空间即改造后的金和平广场,作为试点之一,改造之后为社区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空间。文章对金和平广场改造前的场地情况、更新需求、前期调研、建成环境景观要素、使用现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类似的街角空间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发展并改进农村合作社以振兴乡村建设,文章从农村合作社的构成人员及其对办公空间的需求进行分析,具体从空间布局设计、建筑改造设计、装修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将农村闲置房改造设计成农村合作社办公共享空间,让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不仅局限于日常办公还能在节假日闲置期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学习的一个多功能空间,为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经济服务以及人际交流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空间平台。将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媒介,用全新的办公空间共享理念来表达其独特文化,不仅能振兴农村的经济发展,还能传播农村的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式传统建筑的改造升级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中式传统建筑改造升级的探索却一直没有突破性发展。改造升级有两种方式: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翻修,用于居住、商业功能使用;或对建筑进行修复,仅作展示作用。这两种,其一为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而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外貌,另一为保留传统建筑的风貌缺失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面对中式传统建筑升级改造,想要的不仅是对其在室内室外都保留原来的样貌,更想要的是中式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与现代设计元素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在对传统中式建筑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使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生。我国传统徽式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独具特色的建筑美学及其建筑实用性使它一直被推崇。文章主要研究在传承传统徽式建筑文化和考虑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徽式建筑改造与升级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分析徽式建筑改造中融入现代元素的优势,并提出现代设计元素在徽式建筑改造中的整体思路以及徽式建筑改造升级中现代设计元素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庭院作为当代大学校园里一种常见的建筑空间形式,它不仅能为在校师生提供学习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同时具有突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空间层次等多种景观作用。以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楼的内庭改造设计为例,对当前校园庭院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初步探讨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将拓扑几何结构作为设计手法,运用到原南京链条厂旧建筑更新研究中,并以类型学理论指导,研究建筑类型转换和宾馆空间的流线规律、空间建构、建筑历史信息保存。在链条厂旧建筑的改造和利用中,通过对原有建筑要素整合,为新新空间注入了活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和自由。本文作为一种项目实践性分析,补充了公共空间室内类型的研究资料,对旧建筑更新和室内类型设计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尤其在发达城市。绿色建筑更加有利于居民的生活健康,并且更加适用于当代的生活方式和高效的生活节奏,同时也可以让城市和国家能够获得和自然更加和谐共生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本次调研,以西安小寨银泰城商业购物广场为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进行综合分析,试图从中吸取经验并进行反思,以期商业大型建筑的绿色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旧物改造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通过对一些废旧物品的创意改造,使得物品在保留部分功能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新的艺术价性。文章以旧物改造的创作与环保相融合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废旧物品改造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物品装饰美化的基本理论,运用手工布置设计的方法,对回收的废弃物进行了设计,并再次发掘其利用价值,对物品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对环境的特殊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参考无障碍设计的标准,针对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对现有建筑环境进行改造性设计研究,对日渐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关注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尴尬状况,从使用障碍和心理障碍方面去除老年人在原有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便,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以此来阐述老龄化社会转型趋势对建筑空间改造性设计的影响,继而探寻适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建筑环境改造设计之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沈建钰 《美与时代》2023,(12):17-19
围绕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进行研究,聚焦传统建筑的价值、保护方式及改造设计原则等方面,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探究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保护途径与手法,阐述传统建筑的基本改造设计原则,以期为传统建筑保护与改造设计工作提供更有益的助力。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岭南传统古村落建筑空间形态,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岗村为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仙岗村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全面剖析,提炼该村的历史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结合仙岗村的实际情况,总结该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具体策略和途径,以此为岭南地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众多传统民居以及地域性建筑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也与使用者自身需求有关,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需求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式。通过对天等县丽川河畔遗留建筑、口河屯与苗村现有建筑,对天等县人居环境行为和地域民居干栏式建筑进行具体的调查,并从天等县地区居民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等人居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天等县地区传统壮族民居人居环境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天等县传统建筑反映出的是天等地区壮族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思想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技术,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均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建筑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将为人们在设计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合理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所以保护天等县传统壮族建筑,发扬和继承该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设计方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等县地居式干栏建筑对于天等县地区建筑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国内工业建筑现状以及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以及模式,并以重庆过去的印刷五厂改造为N18Loft小院为例,分析改造与再利用方式的优势与特征,并从室内空间更新的角度入手,结合实例对改造过程中个性、多元等空间特质作简要分析,提出旧工业建筑的新陈代谢模式。  相似文献   

18.
"快时尚"是指商业服饰对服装秀场设计的快速回馈和模仿,秉承"快时尚"的经营理念,"hotwind"热风时尚集设计、精选和销售于一体,商品涵盖鞋品、服装、包、配饰及部分时尚生活用品,至今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精选时尚零售连锁品牌,调研小组以展示道具为研究核心及空间布局两个方向,对光谷世界城连锁店"hotwind"进行调研、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安庆市赵朴初故居为例,以修复后的故居的建筑布局和绿化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关注传统民居所在区域空间肌理,乃至对城市历史的延续与文化传承,在阅读大量地方志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区位、人文、布局、空间、材质等角度出发,得到该场地的美学设计结论,总结解读徽州传统明清民居设计美学,并以调研实例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朱彩姣 《美与时代》2024,(1):106-108
以广东省东莞市运河公社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展示空间改造设计。通过对东莞市运河公社展示空间项目的相关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展示空间改造设计的策略。未来展示空间改造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强调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