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打断现象是电视节目中话轮转换原则的一种特殊体现。比如,在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中,为了平衡话语权,给予更多人发言的机会,帮助嘉宾明晰地表达观点,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控制互动过程按照预期规定的时间和话题进行等等,主持人适时的打断,能让节目顺利进行,使得节目真正达到为"相亲"牵线搭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80后男女单身族尤其是广大城市白领们,热衷于各类相亲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此而产生的相亲角、万人相亲会、相亲类电视节目、相亲旅游产品等等,一时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城市白领相亲热现象的出现和流行,其主观原因包括择偶标准和需求动机不足,客观原因包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和作为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性。从目前的相亲运动中,可以窥见现代青年婚恋观和择偶观的变迁。但当今许多相亲活动或电视相亲节目却泛滥着拜金主义、喜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对节目的受众尤其使青少年的人生价值产生了不良影响,且在其玫瑰色面纱的背后,使真金白银的"相亲经济"。  相似文献   

3.
电视相亲节目已经成为现今充斥电视荧屏的一类重量级的电视节目形态,作为以婚恋为题材的电视节目,既不同于以往的电视节目,也不同于现实中年轻人恋爱交往的方式。将相亲这一在中国文化中带有特定目的性和一般适用于私密场合的社交行为搬山电视荧幕,许多本应处在后台的话题被搬上前台,往往难以避免各种人性中和社会生态以往力求避免的因素的冲突。举办方电视台安排演员、编造剧情、参与者出言雷人、各种火爆话题频出,随着各类相亲节目的泛滥,表演胜过真实,各类作秀是否让以往定位于社会服务类的宗旨已经名存实亡?场由广告商和电视台联手制造的搏出位秀是。否也印证了消费主义时代赤裸裸的金钱动机蔓延  相似文献   

4.
计文 《天风》2011,(9):1-1
“安全感”这个词近来可并不陌生,不说别的,就连电视上一轰而起的相亲节目中的那些美丽女生,也“赤裸裸”地以对方能否给她“安全感”为是否与之牵手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回乡相亲者”增多名人钱钟书说,婚姻是“围城”,有想出的有想进的;跨国婚姻也像一座“围城”,有想嫁到国外的,有想从国外回来娶亲的。近年来,随着出国人数的不断上升,海外华人回国征婚的数量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大多数华人始终不能认同跨国婚恋,掀  相似文献   

6.
听某个电台的鹊桥相会节目,只听了片刻,便心内后怕,想,幸亏自己是青梅竹马的爱情,两个人从青春少年一直到而今立业成家,相偕相扶,因为那份在时光里沉淀下的纯净的爱,而包容了彼此的缺点,否则,照时下征婚的趋势,我们两个从乡村里一路拼闯到城市的孩子,岂不是因为没有主持人口中的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国与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桥梁,对于推动民众相识相知,促进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阿拉伯国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于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与在阿拉伯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文化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
周末看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一位美丽的女嘉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看起来大约40岁,有着中年女性的成熟韵味,又有妙龄少女的活泼俏皮,一登场就博得现场男嘉宾的青睐。一报出她的年龄,大家都吓了一跳,62岁,现场没人猜对。我也不禁惊叹她的驻颜有术。她一直跟父亲生活在一起,90岁的老父亲也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在跟主持人交谈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我住在长沙,所以照顾父亲的福气就给了我。”就为这一句,我暗暗喝彩。  相似文献   

9.
电视音乐选秀从早期的"青年歌手大赛"到21世纪初期的"快乐男声"、"超级女声",再到当下甚为火爆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已走过了多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从爆红到萎缩再到转型几个阶段,其受众面甚广,尤其是青少年对其情有独钟。大学生作为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最庞大的受众群体,应树立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对于选秀节目学会甄别,从中感受其正能量的层面,而不是不管什么节目都一股脑地去跟风去追随,也不能盲目地去把一些选秀明星作为偶像来崇拜,这必然需要大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树立理性、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国与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桥梁,对于推动民众相识相知,促进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阿拉伯国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于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与在阿拉伯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文化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两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互  相似文献   

11.
《花样姐姐》是东方卫视引进的韩国tv N电视台明星真人秀节目。节目播出后备受关注。但是观众对于节目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以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支撑,以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解读为视角,分析《花样姐姐》节目的编码与观众的解码,可以将该节目的本来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以便更好地理解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为明星真人秀节目制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引起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热潮,此后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竞相上演,然而节目内容泛化、抄袭模仿、过度消费明星、娱乐至上等弊端也令人诟病。2016年的《旋风孝子》是以"孝"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播出以后不仅取得高收视率,而且赢得广泛好评。真人秀主题从亲子类到孝道类,节目制作从版权引进到原创,体现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变化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千里共良宵》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王牌晚间情感类节目,有着广泛的收听群体和关注对象,尤其是以那些注重精神世界和l心灵成长的大学生、城市务工人员为主。本文以《千里共晟宵》为例,从节目的播出时间、主持人的素质、节目主题以及节目的编排设计四个方便粗略探讨广播夜话节目的主要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真人秀节目的娱乐性尽人皆知,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真人秀节目中究竟有没有传统文化的东西蕴含其中,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些节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真人秀节目中的传统文化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不深入的,它以娱乐性为中心,是服务于娱乐性的,这也是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与大众发生关系的文本,在被解读的过程中给大众带来的意义是多样的。作为文本,其在被构建的过程必定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与时代特征遥相呼应。近年来极受关注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在节目模式上进行拓展进而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同时在角色设计上极具传统家庭人物特色,最后将城市的物质条件置入农村自由闲散的生活空间之中,整个节目设计因这三点文化特性直击当下都市人的内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各阶层的情感与心态。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好声音》在当下娱乐节目泛滥,观众审美疲劳,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的媒体生态下,能够脱颖而出,收视率气势如虹,实属不易。而节目形式新颖,明星亲民,草根蜕变,制播分离,正能量的传达,都是其成功的因素。这也预示了以后娱乐节目发展的趋势,对其研究也就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景观设计中以注重景观效果为主,忽视景观对水质的改善作用。从生态设计的目的出发,提出下凹式绿地、透水地面、生态护坡、人工湿地、喷泉设计等景观设计方法,前沿『生的把景观设计和水质改善结合起来,既有效提升景观的观赏效果,同时又对水质进行改善,为生态景观设计提出新的思路,以对当下的景观设计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今晚我们相识》,早巳家喻户晓,可走上荧屏征婚的回民却屈指可数。由于回族人数少、居住分散和生活习惯问题,回族青年男女要想找到意中人就更需要社会热心人牵线搭桥。笔者慕名来到海淀清真寺,见到了远近闻名的张淑兰女乡老。“张阿姨”是她的官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都有可能参与艺术设计,而跨界设计也成为一种艺术设计的常态。其中,建筑空间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当下热门话题。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以空间为媒介,它们二者结合形成全新可视化的视觉空间,这是二者内在因素相互关联的必然结果。二者的融合与重塑能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空间,提供生活便利。通过对当下融合的新媒体艺术及其特征的阐述,了解当下新媒体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进而阐释建筑空间与新媒体的融合及重塑实践,以期为未来的空间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下环境中谈中国艺术家是否是知识份子,首先要确定中国当下艺术家的身份。中国当下艺术家,在现体制下可分体制内艺术家和体制外艺术家。所谓体制内艺术家是指在中国共产党体制下,为党做宣传服务的艺术家群体多以各大院校、各省美协会员为主。剔除这些艺术家除此之外的以社会商业资本为主、以做时尚、先锋艺术为生的艺术家则为体制外艺术家。从这两方面上看前者体制内的艺术家更像是知识份子,而体制以外的艺术家知识份子身份更模糊。同时从社会大众角度上看体制内的艺术家知识份子成分大一些。体制外的艺术家大众给他们的定义,艺术家的身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