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个层次的语言歧义研究中,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倍受重视。词类歧义综合了前 两种歧义的特点,这种歧义词既有两种或更多的意义,又有两种或更多的词类。文章简要介 绍了拼音文字中的词类歧义研究结果、理论争论及研究方法,总结了通过这一特殊歧义现象 可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类歧义解决(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记录阅读范式,考察汉语词类歧义解决过程。阅读材料为含有单字词类歧义词的句子,歧义词前面的语境不提供明确的偏向性信息,后语境提供解歧信息。结果发现,当后语境支持次要用法时,歧义词及后面第一个解歧区的总阅读时间加长,歧义词后第二个解歧区的回扫次数增多,而当后语境支持主要用法时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表明相对频率能够即时影响词类歧义解决过程,结果支持基于制约的模型。文章对汉语词类歧义解决过程、不同实验技术及其引起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类歧义解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定步速移动窗口阅读实验范式,考察汉语词类歧义解决过程。阅渎材料为含有单字词类歧义词的句子,歧义词前面的语境不提供明确的偏向性信息.后语境提供解歧信息。结果发现,主要用法和次要用法的句子都在解歧区比控制句阅读时间加长,表明汉语词类歧义解决没有即时受到歧义词两种用法的相对频率影响,而是在歧义词处暂时不进行完全的句法分配,延迟到获得充分解歧信息的时候才分配句法角色。这一结果支持词类歧义解决的延迟模型。 相似文献
4.
无语境条件下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单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启动命名任务,在孤立词条件下考察了汉语词类歧义词不同意义激活的时间进程特点。实验发现,歧义词的两种意义都能被激活,但主要意义激活得较早,次要意义激活速度较慢;当两种意义都激活之后,次要意义的激活水平降低,而主要意义仍维持在一定激活水平。结果表明,汉语词类歧义词的多重激活过程会受到意义相对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句子语境中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单字词为实验材料 ,采用跨通道启动真假字判断任务 ,在句子语境中考察汉语词类歧义词不同意义激活的特点。被试为 134名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实验时向被试听觉呈现含有歧义词的句子 ,且句子语境分别支持歧义词的主要或次要意义 ,以不同的ISI分别呈现与歧义词两种意义有关的视觉目标词。结果发现 ,当探测目标词在最短的ISI出现时 ,与语境支持的意义有关的目标词反应时较短 ,表明语境在歧义词加工早期促进合适意义的激活 ,同时限制不合适意义的激活。实验数据支持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6.
7.
小引
汉语歧义现象自70年代末(徐仲华1979)以来一直是国内汉语语法学界相当关注的问题,在歧义现象的描写、歧义的分化方式、歧义的成因等方面均有可观的成果问世。这篇小文想讨论一个在国内汉语学界还很少涉及的问题:汉语中有一部分歧义现象的产生跟汉语的语序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操纵短语续接方向及歧义性,采用移动窗口范式,考察了均衡型、偏正型和述宾型三类歧义短语的加工,结果发现,偏正型歧义短语按述宾结构续接以及述宾型歧义短语按偏正结构续按时,在解歧区2上都有明显的加工困难,说明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敏感的。实验还发现,均衡型歧义短语按述宾结构续接时,在解歧区2上仍有加工上的困难,述宾型歧义短语按偏正结构续按时,在解歧区3上仍能看到加工上的困难,这表明歧义消解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实验发现,均衡型歧义短语按述宾结构续接时,在解歧区1上就出现了加工困难,表明被试实际上按偏正结构来分析这种短语。该文从句法分析原则、语言分布知识的使用以及动词论题结构与语义完整性等角度对这一发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视觉呈现干扰词的图片一词干扰实验范式,探讨产生不同语法结构时言语产生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以单字词、名词短语和简单陈述句命名图片时词类信息的加工,结果发现:三个实验中都存在不同词类干扰的不一致,名词干扰比非名词干扰更强烈;语义加工与语法特征加工存在重叠的时间窗,研究结果支持言语产生的交互激活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句法歧义句理解加工中的语义关联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探讨了汉语直接宾语(DO)/宾语小句(SC)类暂时句法歧义句理解加工中的语义关联性效应。实验采用自定速动窗技术。实验1发现在汉语暂时句法歧义句理解加工中存在语义关联性效应。实验2发现语义关联性与句法歧义性因素在解歧区产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语义关联性因素显著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加工,并且与句法歧义因素共同作用于句子的理解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两个实验以合理型主题信息条件下的句子为对照材料.其它型主题信息条件下的句子为实验材料,考察合理型和非合理型主题信息条件下汉语歧义句意义建构的时间进程和特点。结果表明:(1)合理型主题信息可以顺利地建构一个稳定的基础心理表征;不合理型主题信息则没有这种效应;矛盾型主题信息则引导读者重构一个新的心理表征。(2)在合理型主题信息条件下,语境主要起到证实主题信息区和歧义区所建构的基础表征的作用;而在不合理型、矛盾型主题信息的条件下,语境的作用首先是验证所建构的基础心理表征和歧义句的意义频率,然后有效建构歧义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话语参照语境条件下汉语歧义短语的加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移动窗口和眼动记录两种范式 ,以符合“VP +N1+的 +N2”格式的均衡型和述宾型两类汉语歧义短语为背景 ,在两个实验中 ,考察了话语参照语境影响歧义短语句法分析的机制以及时间进程。结果发现 ,在早于解歧区 1的区段上就开始出现话语语境效应。这些发现表明话语参照语境可以通过概念期望机制起作用 ,而并非仅仅通过参照前提机制起作用。此外 ,实验还证明了话语参照语境在句子加工早期的作用。这一结果为句法歧义消解的参照理论和基于制约的模型提供了证据 ,而对宣称最初的句法分析独立于话语语境的花园路径模型 ,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考察了高广度的中国中英文阅读者在对具有句法歧义结构的中英文句子是否在工作记忆中产生双重表征,以及任务难度对这种双重表征的保持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中文高广度阅读者能对汉语并列歧义产生双重表征;(2)中国的英文高广度阅读者能够对英语Ved歧义产生双重表征;(3)在回答提问的任务难度有所增加时,这种双重表征得以保持,其强度没有立即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眼动法,探讨了被试在理解层次分隔歧义句时,逗号作为书面韵律边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书面韵律边界与词汇信息如何共同影响句子加工。研究选取了裸视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的母语为汉语的成人,完成一个在自然情境下阅读层次分隔歧义句的句子理解实验,同时记录他们句子阅读时的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有逗号解歧的句子的阅读时间明显少于没有逗号解歧句子的阅读时间;逗号偏向类型和词汇偏向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两者在三种眼动指标上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研究所选的三种眼动指标为首次注视时间、第一遍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此外,当逗号偏向将句子结构确定为形容词修饰整个短语结构时,词汇偏向会对语义理解进行调整,表现在三种眼动指标的显著性上。实验结果支持内隐韵律假设,书面韵律信息对歧义句歧义消解的作用从句子加工早期开始,书面韵律信息与词汇偏向的交互作用也发生于句子加工早期。 相似文献
18.
19.
句法歧义消解与句子理解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 句法分析是句子理解的一个基本过程,它操作的速度非常快,操作的结果只能瞬间保留,因此,直接观察有一定困难。然而,研究者可以通过探讨句法歧义消解机制间接研究句法分析过程[1]。近年来,句法歧义消解已经逐渐成为探讨句子加工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2-9]。本文首先对当前几种典型的有关句法歧义消解与句子加工的理论进行评述,然后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的实验证据。1句法歧义消解的理论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句子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的实验发现上,第一,即使句子的结构暂时有歧义,人们也能立即作出一个特定的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