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耶稣说:“为什么你只看到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3)耶稣这话说的意思是:有那么一种自以为是真理化身的人,对别人身上的一点毛病指手划脚,不依不饶,而对自己身上比别人大的缺点却毫无察觉。耶稣当初指的正是犹太民族中的“佼佼者”——法利赛人。 今天,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缺点错误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仍步法利赛人后尘者,总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别人都不符合圣善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3.
梅老师:乡间有一句民谚:“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老妈妈。”我认为那是胡说八道。别人家的事情我不清楚,我们两口子之间的事情我可是一清二楚的。我和我夫人同是三十多岁的人,那句“一枝花”的民谚对于我们夫妻就根本不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我们9年前结婚说起,那年我25岁,夫人是我第一个见到的光身子成年女人,我新婚之夜兴奋自不必说,即使是蜜月过后,我依然照旧热情不减。初婚那几年,我精力旺盛,几乎每隔一两夜就要“现场练兵”潇洒一回。夫人虽然从没拒绝过我的要求,但在言行上却有些嫌我“太勤快”。我脸皮厚,对于来自夫人偶尔的…  相似文献   

4.
一位胎生的盲人在他的朋友家里聊天直到夜色苍茫。临别时,他的朋友说:“让我给你点上一盏灯笼照在路上走。”盲人回答说:“我的眼前始终是一片黑暗,提一盏灯笼有什么用?”朋友说:“你提着灯笼在路上走,别人会老远就看见灯笼,不至于撞在你的身上。这样可以照亮别人,保护自己。”盲人欣慰地笑了:“很好很好!照亮别人,保护自己!”于是,盲人就提着燃着的灯笼上路了。虽然他依旧是艰  相似文献   

5.
《河北日报》的记者同志,要我谈谈有关民主作风和听取别人意见的体会。我这个人,好信不过自己,是个缺点。不过,我的确感觉到,民主好讲,意见难听。谁也知道办事情实行民主、走群众路线好,谁也知道一个人的意见通常是不如大家的意见对。知道是知道,就是碰上问题,常是对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结果,民主、群众路线都实行得不好。为什么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呢?细琢磨琢磨,都有一些“理由”跟着。有主观主义的人,不轻易承认自己不虚心,都是说这理由、那理由,“不是我不听取别人意见,是因为他……。”这些“理由”,实际就  相似文献   

6.
施雅敏 《天风》2003,(11):46-47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又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爱。  相似文献   

7.
略谈宗教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在我面前的,是带有几分泥土气息的《贵州宗教文化研究丛书》的梗概。细品书名,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宗教”?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文化”?为什么要研究“贵州宗教文化”?一、为什么要研究“宗教”?马克思说,“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也就是说,人在实现彻底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达到“围绕着人自身转动”的漫长的过程中,总有“围绕着人转动”的宗教会与之相生相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于是,观察、研究宗教,就是以改造世界、发展自己为己任的人类,不…  相似文献   

8.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9.
从自己做起     
曾有一度时期,我心中被眼前一些问题困惑,以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为什么常到教会却一无所得?为什么信徒中没有爱的契合?为什么教会也有内讧?为什么基督徒还那么诡诈?为什么讲台上的大声疾呼毫无果效?……我问自己,问同工,甚至问上帝。可是我始终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由于内心的困惑,我多想离开教会,躲入深山密林苦修。但又深知太不现实。 我不能抑制内心的苦闷,便将这一切告诉了牧师。他用温和的声音回答我:“看到别人的时候,多想想自己,当从自己做起。”他的话犹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劝人容易劝己难。阅世几十载,我发现这几近真理。生活中,我们总劝人道: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平淡是福。可一轮到自己,总是免不了与人比这比那:别人有房了,为什么我还得租屋住?别人有车了,为什么我就买不起车?别人孩子上名牌大学甚至出国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连考个好一点的大学都这么难……学习上,我们总劝人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  相似文献   

11.
正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我们在少年时原来都有着单纯与宽厚的灵魂啊!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在成长的过程里让它逐渐变得复杂与锐利?在种种牵绊里不断伤害着自己和别人?还  相似文献   

12.
看到别人一次次被机遇宠爱,不免羡慕,心里却还是有点酸溜溜的感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机遇为什么总是频繁光顾别人?却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呢?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那只有在自己身上好好查找一下原因。以下就是机遇不愿光顾的8种人。一、机遇不愿意光顾懒散、等待的人懒散、等待的人实际上是把生命当成一种负担来应付,他们对于任何事物缺少足够的兴趣,这样的人即使机遇走上门来也会被他们关在门外的。热衷于等待的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等明天吧!明天也许会更好。于是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从黑发少年等到白胡子老人,最后等来…  相似文献   

13.
换一种眼光     
有一个人对自己正住着的房子不满意,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要把房子卖给别人,自己另外再建一座。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碰上他,关切地问:“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出售房屋的广告,现在你的房子已经脱手了吗?”这人说:“噢,那则广告是房屋中介公司刊登的,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想卖了。”“为什么?”朋友问他。“因为我看了中介公司对这幢房子的描写,觉得它正是我理想中  相似文献   

14.
<正>王羲之云:“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卫夫人亦有“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之论,张怀瓘更把书法看作“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可谓“玄之又玄”。那么,书法到底为何物,如何才能学好书法?不妨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无形之相”——关于书法概念的解读首先,从形式来看,书法是通过书写汉字,体现运动、节奏、张力,有着无穷变化的点画线条元素及其递进组合态势的线条艺术。其次,从内涵上看,书法还有意余象外的特点,即通过可视的形象表达作者内在的思想、性情、审美和学养等。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与幽隐     
你说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说:“想隐居是因为世界太浮华,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份才情吧?”  其实,你一点也不例外。林语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踟躇闹市说隐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说,一年到头向往山林幽隐,却极少时间真的去看看山林,别说在山林去居住了。  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经常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呢?  我想,这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们的天性有此两面。一面想要表达自己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一面想要摆脱这种无形的催迫,而希望遗世独立以求得心灵…  相似文献   

16.
智慧语丝     
正为什么不能爱自己呢?是因为无法爱别人。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村上春树《1Q84》纯净而有力量,是很高的境界。复杂常常使人望而生畏,很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叫人摸不着底细,以混浊佯作高深。——《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相似文献   

17.
对于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人们往往不以为然,很少去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人蒙上眼睛后为什么不能笔直地前行?为什么在茫茫雾海中划船,划来划去极易划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为什么鸟蒙上眼睛后只能兜圈子飞?挪威生物学家冯·格鲁伯杰对此发生了兴趣,並作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第四次,二月十九日,星期五。清晨,已有一百多人聚集在洞窟附近。今天陪同伯尔纳德一同来的是母亲路易斯和大姨玛利亚·伯尔纳。当路易斯看见这样多的人,因为伯尔纳德的原故,来到默沙毕尔峰下,心中觉得不安。伯尔纳德走到野蔷薇丛前,跪下,学着“美丽夫人”那样把念珠举至额际,划个圣号后,立即进入了神奋状态。她脸面上的笑容,如同阳光那样,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黯淡,一会儿又变得明亮起来。某种无法描述的喜悦的波涛掠过她的躯体,一种“幸福的电流”时时使她战抖。从她身上似乎有光芒发出。  相似文献   

19.
平常心     
有个美国女子到巴黎游览。一天,她忽然看到有个老头儿在一所漂亮的别墅花园中浇水。他那勤恳操劳的姿态,使这位美国女子想到法国人真是头等的园丁,在美国百里挑一都难,现在既然邂逅,为什么不带一个回国去呢?于是,她走到那位老头跟前,问他愿不愿意到美国去做她家的园丁,她可以给他很高的工资,还可以负担他的旅费。“夫人”,老头儿回答说:“真是不巧,我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在身,一时离不开巴黎。”“你统统辞掉吧!一切我都会给你补偿的。你除了园丁,还兼营哪种副业?是养鸡吗?”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1,(12)
提到赵州禅师,学人大都知道禅宗史上一著名公案:据史载,有两个人去参访赵州。州问一人:“曾到此间否?”答:“曾到。”州:“吃茶去!”又问一人:“曾到此间否?”答:“不曾到。”州:“吃茶去!”院主见了奇怪,问赵州:“为什么曾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