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洁 《美与时代》2007,(12):120-121
在贝内特·雷默教授著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我国目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是朝着哪一方向走的呢?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一再强调,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实用主义者,罗蒂力图把实用主义与欧洲大陆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结合起来,批驳传统的"系统哲学""镜式哲学"以及后来的"分析哲学",提倡"后哲学文化",这对鲍曼的音乐哲学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鲍曼是加拿大布兰顿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是活跃在当今国际音乐界及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和音乐哲学家。鲍曼的音乐哲学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新实用主义倾向,并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音乐教育才能使音乐文化永葆活力。现代科技发展给现代音乐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只有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创新,同时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现代化的音乐教育。一、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赖以整理、保 存、传递、创新的工具或手段 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音乐文化活动。广义的音乐教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已产生,最初的音乐常常以歌舞乐一体的形式并存于各种生产、生活实践中,其教  相似文献   

4.
黄玮 《美与时代》2006,(5):71-73
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当前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实践与体验为主要途径,以感性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以“人本教育”、“艺术教育”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个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播音乐文化知识,训练音乐技能,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般普及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其目标是通过音乐艺术对人的"美感"的潜移默化,进而影响到实际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从我国以往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客观现实来看,我们在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美感发展方面,其实并无太大的长进和突出的收获。原因在于,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重知识的、技能的、理性的和实用的教育太多,而重情感的、体验的、形象的和审美的教育则太少。音乐美感的培养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必需注重音乐美,具体包括注重音乐艺术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二是必需具有音乐审美批判意识,具体包括发现美和创造美以及不断优化自我审美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7.
一、高师音乐教育回眸 我国高师音乐院系的办学之路从诞生之日起已走过20多个春秋.随着历史的发展,她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不断前进的时代步伐.20多年来,高师音乐教育已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基础音乐教育乃至高、中等学校培养输送了大批的音乐教育人才,有些已成为基础音乐教育和高、中等学校的骨干力量或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主要指的是"日常生活世界",是在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的.从生活世界出发理解音乐及其教育,我们会摆脱科学世界支配下的音乐教育所遮蔽的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人文精神的失落,彰显出音乐的文化理解及其体验和建构的生活性,从而真正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和建构音乐的意义,这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师音乐教育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校音乐师资力量即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音乐教育才能使音乐文化永葆活力。现代科技发展给现代音乐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只有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创新,同时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现代化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1.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使音乐教育自身呈现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到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美育成为培养青少年审美素质的重要载体。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审美、益智、怡情、炼志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在这些功能的实现过程中,音乐教师起着不可忽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要旨,以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器乐合奏课能有效地把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它是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对提高学生器乐演奏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在乐队合奏中准确的节奏、节拍、音准概念,以及对多声部音乐的视听、音色融合与音响平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为基础音乐教育事业输送合格的教师。而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则是支撑音乐教育专业的三大支柱,是培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美"为核心,随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喜爱音乐是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前提,对音乐感兴趣是终身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只有保持学习的愉悦心情,学习才能够持之以恒。音乐教学要增强对学生信心和意志的磨练,用美妙的音乐激励他们去追求、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内容是情感,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是精神领域的东西,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尚起来、和谐起来.我们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情感教育与美育的交融,从而达到移风易俗,塑造完美和谐的人,开启人们智慧、升华人们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音乐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幼儿音乐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中外教育专家、学者证实:学前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要比晚期音乐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开发作用大得多。也就是说早期的音乐  相似文献   

17.
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由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的差异,传统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表演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对高师音教表演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对教材的选用、即兴伴奏课程的强化、"钢琴教学法"的创新、"国外音乐教学法"的增设、"文化素养"相关课程置的设置进行探讨,以期在实际的高师音教表演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起到一定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独具特性的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音乐的认识、愉悦、审美和教育等功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竞争加剧,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由此给人带来了大量的心理问题,焦虑、紧张、压抑、烦躁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使得人们不能不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和调节手法的运用.由于音乐所具有的,为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用,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健康情商的形成有独到之处,因此,在诸种审美教育中,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养与高等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养是一切素质的基础,我国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音乐技能、忽视文化修养的现象。音乐艺术课程与人文知识具有实现整合的内在机制,所以高等音乐教育应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新、充实人文素质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具实效性、生动性,真正将知识和技能都转化为学生从事审美教育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20.
赵妍 《美与时代》2014,(1):46-46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出现在我国的各个地区。而音乐艺术教育丰富有趣的形式,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刮起了学习音乐的热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高等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弊端就充分显现出来,自身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给音乐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随着大部分高职音乐院校进入教学改革期,我国音乐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当前的高职音乐艺术教育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